国际深度2020美国大选

中港台舆论观察:美国大选最牵动三地网友神经的是什么?

对特朗普或拜登“可能会”怎样与中国打交道的猜测,筑起了三地舆论圈的高墙。

2020年10月22加利福尼亚州科威尔剧院外,市民在观看特朗普总统与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的美国总统辩论。

2020年10月22加利福尼亚州科威尔剧院外,市民在观看特朗普总统与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的美国总统辩论。摄:Liu Guanguan/China News Service via Getty Images

端传媒记者 陈莉雅、李慧筠 特约撰稿人 张美悦、李瑞洋 实习记者 张晓澄 发自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

刊登于 2020-11-02

#2020美国大选

11月3日是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会是共和党特朗普“再四年”,还是民主党拜登带领各路“反特朗普”的希望夺回白宫?这一结果会怎样影响日后的美国政局,进而改变国际、尤其中美局势——华文世界关注2020美国大选的焦点,聚集于此。甚至于,在综合热议度并不高的前提下,三地对美国大选的大多讨论,都围绕著特朗普“加速”下的中美前景、“特朗普爱台 ”vs “拜登亲中”或是谁当选更可能“抗中救港”等展开。

在大选投票日,端传媒梳理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迄今为止关于美国大选的主要舆情。在各地的舆论场中,谁在支持/反对特朗普?为什么要支持/反对特朗普?对这两个问题的解析,早已不限于美国大选语境,而是深深嵌入了各地既有的政治肌理。

中国:“不感兴趣”、民主混乱和“美国崩溃论”

“美国大选”在中国大陆并非全民热议的话题。对比2020年台湾大选和2019年香港反修例运动,官媒对美国大选相关报导数量、曝光量和渲染程度均远远不及前两者。

官媒的报导遵循了传统的议程设置,以信息更新为主,比如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10月27日报导的《美国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长在两分半钟以内,平铺直述,没有议论。揭露美国选举的“负面”的长报导也没有缺席,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0月4日播出的《“糟糕的辩论”》,用近20分钟的时长描述这一场“暴力、粗鲁、混乱的辩论”。遵循同样的议程,新华网的报导也以中性的短消息为主,辅以对美国选举制度的批评——10月份新华网发表了一篇文章,称美国大选是“选举跟著钱走”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