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2019冠状病毒疫情

家暴援助的中国困境:让受害人去改变,怎么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你家有家暴吗?“没有”。那老公有打过你吗?“有”。

插画:Rosa Lee

特约撰稿人 郑莹 发自北京

刊登于 2020-04-25

#家庭暴力

【编者按】:家庭暴力是一种基于性别文化的暴力,大约1/5到2/3的妇女一生中都遭遇过家暴。中国已婚妇女中,至少每四人中有一人曾遭遇过来自配偶的暴力。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的媒体报导监测发现,2016年3月1日到2017年10月31日600余天中,中国境内家暴导致的死亡案件533起,导致至少635名成人和儿童死亡,其中有被殃及的邻居、路人,平均每天家暴致死超过1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

端传媒连续两天探讨中国疫情期间的家暴问题。今天是第二篇,探讨家暴援助中的困境。点击阅读第一篇《疫期隔离下,她们遭遇了家暴》

据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公布,近10%的故意杀人案件涉及家庭暴力。与此同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家暴调研报告(2014)显示,自2011年以来,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家暴离婚案认定的比例一直低于8%。北京千千律师事务所的反家暴案例研究成果中指出,实践中对家庭暴力定义和类型的理解范围过窄:性暴力和经济控制被排除在家庭暴力的认定范畴之外;对同居暴力和共同生活作狭隘理解,将离婚不离家暴力、同性伴侣之间的暴力、追求暴力或者恋爱同居结束后的暴力或离异后的暴力排除在同居暴力之外。

公众对某些类型的性别暴力依旧所知甚少,例如恋爱暴力、性暴力、儿童虐待、性少数群体中的亲密关系暴力。北京性少数权益机构“同语”发布《中国性少数群体家庭暴力研究报告》(2014),对中国8个城市419位个案受访者的问卷调查显示,曾经遭受到家庭暴力的女同(双)性恋者的比例为68.97%;其中来自原生家庭的暴力比例最高,为49.16%,其次是同性伴侣之间的暴力为42.64%,主要遭受精神暴力。

律师李莹承办针对妇女儿童暴力、性别歧视等领域的案件300余起,2011年创办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为家暴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心理援助及紧急救助等综合服务,也做针对公检法、妇联、律师、社工、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她讲述了援助的多类型家暴个案、施暴者矫治、司法现实、暴力与亲密关系等话题。

2017年7月7日,一位穿红衣的女士进入隧道。
2017年7月7日,一位穿红衣的女士进入隧道。摄:Damir Sagolj/Reuters/达志影像

以下为李莹口述: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