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被疫情改变的生活2019冠状病毒疫情

病毒接触者全球监控大网:健康与隐私可以两全吗?

不到两个月内,已有28个国家开始使用数字监控技术应对疫情。这一张张以追踪每个普通人为目的大网,将会带来一个怎样的未来?

插画:Tseng Lee

特约撰稿人 张梦圆 发自德国杜塞多夫

刊登于 2020-04-22

#被疫情改变的生活#2019冠状病毒疫情#全球疫情观察

如何寻找隐形病毒的传播路径?大流行病的阴影下,各国政府正竞逐使用监控技术来控制2019冠状病毒(COVID-19)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体温热像仪出现在公共场所,警方动用无人机巡街羞辱违反居家禁令的人,权力机构收集手机位置数据监视隔离状况……然而,多少数字化举措,是在借防疫为名行侵犯隐私权之实?电子监控忽然泛滥,背后又有多大合理性?这是“温水煮青蛙”状态下的普通人愈发难回应的问题。

据联合国区域间犯罪和司法研究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中心主任伯利兹(Irakli Beridze)统计,截至4月20日,也即疫情在世界范围扩散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已至少有28个国家开始使用各类数字监控技术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其中23个国家采用接触者追踪应用程序(APP),10个国家使用先进的物理监控技术(比如部署装有热传感器的面部识别摄像机、用于监控公民居家隔离的无人机和CCTV摄像头)。这个名单还在快速变长,德国、法国和挪威等国都在部署从5月初铺开使用追踪APP。

在有健全制衡机制的国家,这些防疫措施是成比例且合法的,但在有些国家,这些措施匆忙经过立法机构,未经充分审查就予以实施,甚至有国家越过立法机构直接动用追踪恐怖分子的情报工具来定位冠状病毒患者。

就在不久前的历史教训是,有些权利一旦让渡就再难收回:911后,公民被告知国家需要加强监控手段和数据共享以应对恐怖主义,但在此后20年间,情报机构在真正阻止恐怖主义行动上作为寥寥,却被斯诺登等吹哨人揭露严重的权力滥用。萦绕2019冠状病毒病危机时代的不确定性,无人知晓这种数据收集还会持续多久。等到大流行病真正结束后,各国政府又是否会将扩张后的监控能力缩减到疫情爆发前的状态?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