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唐捐:春夜读杨牧,重建多神的星空

楊牧诗作,或猎其鸿裁与艳辞,或衔其山川与香草,不同读者进入诗行总能捕捉到美感与哲思。

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中的杨牧。

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中的杨牧。图:目宿媒体提供

特约撰稿人 唐捐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20-03-22

#现代性#现代诗歌#台湾诗#汉语#台湾现代性#杨牧

【编者按】3月13日,台湾诗人杨牧辞世,享年八十。一时四野声恸,其影响本超越诗歌及文学界。于其生平、创作及影响,杨佳娴日前曾于端传媒撰文分析;今诗人唐捐再为文,自汉语与现代性之脉络,讲解杨诗给我们留下的无法绕开的文学景致。

1.

杨牧十六岁进军台北诗坛,正是“现代派运动”大肆展开之际(1956年)。纪弦提出“横的移植”、“主知”与“纯粹性”等口号,青年诗人闻风而起,竞相猎奇出新,风格警策者固多,但也不乏鲁莽灭裂、纠缠紊乱、惺惺作态者。(依照杨牧看来,是使新诗创作进步了三十年,又退步了十年。)惟在讲求前卫性之余,当时尚有“现代抒情”的路线,郑愁予、林泠、痖弦皆为个中好手。愁予凭其少年天资,把1940年代以前的抒情脉络融入1950年代的现代风潮,堪称前驱。

叶珊时期的前三本诗集,已有自家面貌,但在头角峥嵘的1960年代里,大抵仍属后进。就前卫运动的立场而言,叶珊的诗观略嫌保守,风格婉约柔弱;从本土视野看来,又显得耽美而雕琢,远离现实生活。惟他以青年之姿浸润于潮流,又能适度加以抵抗与反省,仍极可贵。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他发现浪漫主义的现代价值,坚持以“优美的中文”写诗,尽量放大并凿深对中西文学的理解(而不是什么“波特莱尔以降”)。

到柏克莱攻读比较文学博士(1966-1971),杨牧学养大进,诗艺亦有显著的突破。《传说》(1971)的出版,更标志著诗坛新典范的形成;此后十五年,我们将看到他逐渐“超车”,跃为诗界大宗师。此集的〈延陵季子挂剑〉、〈流萤〉、〈武宿夜组曲〉诸作,取材于中国经史,又善用英诗的戏剧独白体,恰好符应乃至引领战后台湾诗史第二期的新动向(回溯传统资源,关注当代现实,救济晦涩闪躲之弊)。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杨牧的现代主义技艺也有显著的增长,甚至颇具前卫性格。〈十二星象练习曲〉与〈山洪〉都是重量级的篇章:前者表现越战时代青年的爱欲与虚无,句法横恣,触及非理性美学;后者为具有强烈悼念情怀的叙事诗,蕴含神话与哲思,但对内面世界的经营超过情节。即便是短制,亦展现出滂沛的创造力: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