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2019冠状病毒疫情

疫情下的“中国制造”与全球采购:抗疫物资都去哪了?

政府的大额海外采购和工厂的“出口转内销”,已经和民间捐赠形成零和博弈。主持大多数物资供给和调配的政府部门却在争议中隐身。

2020年2月17日,中国河北石家庄一间工厂,工人每天生产26000件防护服,并于24小时内将其送到武汉。

2020年2月17日,中国河北石家庄一间工厂,工人每天生产26000件防护服,并于24小时内将其送到武汉。摄:TPG/Getty Images

端传媒记者 柳石、张妍 发自香港、华盛顿

刊登于 2020-03-02

#新冠肺炎#中国制造

周华所在的急诊科,直到2月10日才渐渐感受到物资压力的减弱,然而这距离武汉市“封城”已过去大半个月。在此期间,就职于武汉一家大型医院急诊科的周华及同事们,反复在消毒水中浸泡一次性的护目镜,甚至身穿武汉卫健委下发的非医用防护服出诊——无法封闭,且布满小孔,也没有常见医用防护服的涂层。“总比不穿强,”周华说。

自疫情披露以来,无论是政府调配、海内外民间捐赠,似乎都无法填满一线医护人员的需求。一些拥有中国政府背景的非盈利组织,例如红十字基金会,因囤积物资、配发不力等遭到公众质疑。然而,冰山一角之外,主持大多数物资供给和调配的政府部门却在这些争议中隐身。

直到二月末,仍有身在武汉的医疗人员向国际社会求助,表示物资告急,这封求助于3日后在作者所属的广州医科大学要求下被撤回。经过数周的调查和数据整理,端传媒发现目前国内医疗前线的物资主要有三个来源:国内工厂生产、出口转内销和海外采购,政府在其中均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在内部生产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授意外资医药企业的中国生产商“出口转内销”,同时发起了总额惊人的全球采购,并和民间采购、捐赠形成了零和博弈——许多民间团体想捐物资却买不到,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断货,因为几乎都被中国政府买空。

2020年2月3日,武汉市隔离区的一间病房里,医护人员巡视病房并查看隔离人士的肺部CT图像。
2020年2月3日,武汉市隔离区的一间病房里,医护人员巡视病房并查看隔离人士的肺部CT图像。摄: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疑问接踵而至。政府的采买分配究竟如何进行?为什么海关公示的进口量与政府公布的物资额差异巨大?从全世界而来的物资都去了哪里?武汉和湖北究竟被分配了多少?以及最重要的,物资供应的“黑洞”究竟存在于哪一环。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