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封杀”金马奖,港片如何站队?政治激化下香港电影的困境和生机

香港电影人不能再回避一个生存问题:在“政治必须表态”的时代,香港电影也没有政治中立可言。

2019年11月2日,铜锣湾一块电车站的电影海报,当中的演员被涂上了黑色口罩。

2019年11月2日,铜锣湾一块电车站的电影海报,当中的演员被涂上了黑色口罩。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作者 邓正健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9-11-21

#香港电影#金马奖

时至今日,合拍片早已名存实亡。香港电影人北上拍片,早就不单纯是经济行为,更是一场政治表态和投诚——不高调“爱国”的话,就得被封杀。但反过来说,在中港政治矛盾已经难以逆转的当下,愈来愈多香港电影人“放弃”内地市场,高调宣示其政治取态。这会否是萎靡不振的香港本土电影进行绝地反击、构建新型本土电影圈的契机?

五部港片,在被封杀的金马

今年8月,内地官方宣布“暂停”所有内地电影工作者参与本届金马奖竞赛,算是单方面“封杀”金马,惟此举亦连带令去年香港电影在金马奖中大放异彩的景象几不复见。消息传出至今,香港传媒对金马奖相关新闻低调处理,甚至连有多少部港片入围的基本资料都掌握得不准确,部份港媒指共有三部,有部份说四部,但实际上应该是五部:剧情长片《金都》和《叔‧叔》、短片《红枣薏米花生》和《老人与狗》、以及纪录片《戏棚》。

五部影片,全都是成本较低的独立制作。相对而言,香港电影人高调配合内地官方抵制,并退出金马奖的消息,则更令人关注了。这说的,是数月来先后有多部商业大片都宣布退选或表明不参选金马,主演男星名单罗列出来,名气之大,令人咋舌:刘德华、古天乐、张家辉、梁家辉、任达华、梁朝伟、郭富城。另刚扬威威尼斯影展的动画《继园台七号》亦主动放弃竞逐。当然最受争议的,是香港导演杜琪峰于9月突然辞任金马奖评审主席一职。其正式请辞理由是“与电影投资方的制作合约所限”,这个暧昧的说法显然是暗示他受制于内地的官方态度,从而让他新近执导的电影《我的拳王男友》,得以在内地顺利上映。

香港影人内地生存法则

在内地工作的香港电影人必须跟从官方风向,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金马奖被封杀而令他们必须马上表态归边,亦肯定不是个别事件。对香港电影人来说,昔日因合拍片兴起而北上发展的美好岁月早已结束,当香港本土电影市场严重萎缩,电影投资者与内地资金千丝万缕,大批优秀的资深香港电影人便如陷入泥沼之中,难以从内地电影市场抽身而走。为了让电影可继续拍摄和上映,他们必须跟随内地官方主旋律,即使强如杜琪峰亦不能悻免。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