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逃犯条例

何为国,何为民?反修例运动外,大陆网民的政治参与

政治行动长年被迫缺席的背景下,新一代大陆网民如何采取政治行动?

2019年6月30日,一名青年参加添马公园举办的撑警集会。

2019年6月30日,一名青年参加添马公园举办的撑警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李大猫、韩大狗

刊登于 2019-08-20

#中国#逃犯条例#香港#评论

自六月以来,香港反修例运动不断壮大,警民冲突持续升级,大陆互联网舆论监管部门对这一事件的态度也从完全封锁消息到选择性报导并开放评论。从社交平台新浪微博的数据看,六月以来“香港”一词的出现频率呈 J 型曲线增长,两月之间几乎翻了十倍。宣传部门敢于放开言路当然不是为增进言论自由,而是对信息流通控制有加,对主流舆论走向成竹在握。

果然,随着舆论声量增加,大陆网民对香港运动的指责、嘲讽逐渐超过支持或同情。与此同时,对这场运动的诉求、由来的讨论却未见增长。

官媒报导的重点,主要是通过裁剪事实建构示威者的“暴徒”形象;非官方的舆论则将香港示威者塑造为无能而颓丧的“废青”,并充满着对其“跟风上街”、“被煽动利用”、“不动脑子”的指责。而无论是暴徒、废青、还是被煽动者,刻板形象的塑造都在实质上消灭了示威者作为理性个人进行对话的资格。既然对方变成了无面目的他者,政治讨论的价值也就消失,事实变得不再重要,大多数网民进行的,只是单方面的意识形态自我展演。

固然,对政治事件进行简化歪曲,顺便将对方污名化为不可理喻的他者,并非大陆首次,亦非大陆政权首创,在民主国家,这类操作也绝不鲜见。但更重要的问题则在于,这些刻板形象何以深入人心,反映了长期以来在中国积累的某种价值。笔者讨论这些包含偏见与戾气的言论,不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基于身份认同的敌意、在民族主义陷阱里跌得更深,而是希望反映在政治行动长年被迫缺席的背景下,新一代大陆网民的政治参与与政治行动。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