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

1999:大使馆的血、北京的游行,与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

当中国大使馆被北约轰炸,如同一记耳光,对美国的愤怒,与被美国背叛的屈辱感一起涌现。世纪之交进入知识界的一代人,国际政治深深地嵌入他们的精神史。

2001年5月9日,为纪念北约轰炸贝尔格莱德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约200名华侨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示威,要求北约停止对南斯拉夫的空袭。

2001年5月9日,为纪念北约轰炸贝尔格莱德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约200名华侨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示威,要求北约停止对南斯拉夫的空袭。摄: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斑戈 发自北京

刊登于 2019-06-24

#中国政治#斑戈

——“啊游击队呀,快带我走吧,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三十六岁的斯洛文尼亚摄影师Matjaz近年来常在中国拍摄,他留着刻板印象中20世纪巴尔干男人的小胡子,大家都叫他老马。这里没有太多人听说过斯洛文尼亚,他总是说他来自于南斯拉夫。

“接着很多人就会开始对我唱《桥》(1969年的南斯拉夫电影)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老马说。这首曲子虽然是意大利二战时期的反法西斯名曲,在中国却因这些游击队电影攻陷了一代人的情感,而成为了社会主义南斯拉夫的象征。

出生于毛时代后期的一代人,少年时代的文化生活并不丰富,从冷战中社会主义阵营引进的为数不多的译制片,被视作珍宝。游击队电影在1980年代进入中国,因其叙事节奏快、故事复杂,区别于早年引入的社会主义电影的情节扁平、人物刻板,受到热烈欢迎。男孩们在课后扮演《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Valter brani Sarajevo)电影中游击队员的角色,想象着像里面的英雄一样牺牲。他们乐此不疲地对接着暗号:“请给我放大一张我表妹的照片!”,“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那些电影塑造了一代人的记忆,让他们对南斯拉夫有着童年乡愁般的亲近感。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