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

专访宪法学者张千帆:宪政文明的暖流会融化中国体制的坚冰

摩擦还会不断发生,自由民主国家也会遇到移民、民粹、两极分化等问题的困扰,但是应该会有惊无险,社会契约即便破裂也会修复。

张千帆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宪法学者之一,研究领域包括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司法制度,中西方政治、道德与法律思想。图为摄于2011年的张千帆。

张千帆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宪法学者之一,研究领域包括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司法制度,中西方政治、道德与法律思想。图为摄于2011年的张千帆。图:IC photo

特约撰稿人戚振宇 端传媒记者符雨欣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9-04-16

#中国宪政#张千帆#中国政治#中国大陆

“一所大学失去了土地、资产,都知道是损失;失去了真正的学者,却浑然不知所失,甚至反而庆幸自己去掉了一根‘芒刺’——这还是大学吗?”3月27日,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发表文章,为其好友、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教授发声。一天前,许章润因其发表的一系列言论,而被清华大学撤销一切职务并启动调查,在此期间被停课、停止招生,并停止一切科研活动。

许章润教授之所以遭到清华的处罚,并不是因为他发表了什么激进或出格的言论,而是因为他秉公直言,在恶劣的言论环境下说出了众人不敢说的常理,因而是典型的‘因言获罪’。

张千帆

同为宪法学者的张千帆处境并没有好多少。在声援许章润的文章发出后不久,他的微信账户就被封锁。而在今年1月,他所编撰的宪法学教材也在全国范围内被下架,网传被下架原因是“宣扬西方思想、鼓吹西方制度”。这套教材于2004年9月出版,十五年来多次再版,被中国多所高校法学院所使用,但1月初,中国“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一份《关于开展高校宪法学教材全面摸底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高校对学生正在使用的宪法学教材进行全面摸底,并将结果上报“教育部教材局马工程教材处”。可以预见,未来将不会再有高校会使用这套教材,而“马工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所编写的材料将会被优先使用。

重重压力之下,张千帆并没有退缩,在声援许章润的文章中,他写道,“思想的力量终究是挡不住的”。今年3月,他获邀访问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并发表公开演讲,呼吁北京给予香港更大的自治权,以社会契约精神建立彼此互信,解决香港目前的政治僵局。

今年55岁的张千帆,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宪法学者之一。他在20岁时取得南京大学物理学学士,随后负笈美国,于1989年取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之后兴趣转向法学,1992年到1995年在马里兰大学修读法律,并于1995年进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修读政府学博士,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赴南京大学任教,后于2003年进入北京大学担任教授至今。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司法制度,中西方政治、道德与法律思想。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