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金庸逝世

金庸作品的前世今生:为何改版?如何改版?

从台湾的“附匪文人”、香港土共点名威胁的报人,到晚年华人社会共尊的“文学宗师”。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金庸作品的面貌有什么不同?

武侠小说使金庸初露头角,帮他撑住《明报》草创时的销路,更使其成为华人界景仰的“大师”。

武侠小说使金庸初露头角,帮他撑住《明报》草创时的销路,更使其成为华人界景仰的“大师”。摄:Alex Hofford/EPA

特约撰稿人 夏丹筵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8-11-06

#金庸逝世#金庸

1998年11月,在台北。

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主办“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两岸三地与欧美各国的学者,发表27篇论文,堪称是“金学”研究领域的一场“华山论剑”。

早在研讨会上,出版金庸小说的台湾远流出版社负责人王荣文就透露,金庸已在进行新一波小说修订。而来自北京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胡小伟也当场“发难”,希望最早的“连载版”金庸小说能够再度出版,供学界有研究、比较的机会。

金庸解释,自己幸运地“比一些武侠作家活得久一点”,所以能好好修改作品,有些错误不改不行。至于最早发表的旧版,他斩钉截铁表示,“没有出版的价值”。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