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花亦芬:台湾课纲,中国史纳入东亚史非关键,下架“自由主义”才是真问题

台湾社会如果继续以为,只要台湾史还在,对中国史问题的处理多少有点进展,历史课纲问题就算解决;那么其曝露的,是长期以来不关心世界史教育的台湾社会,未能知道这次历史新课纲真正有问题的地方在哪里。

正在经历民主转型的社会,如果想“善用”升学考试会来引导学生读书准备的方向,在做作法上,不应是拿被威权国家视为天条的“爱国主义”与“国族认同”来要求学生死记政治教条,而是应该往深化、巩固民主的方向前进。

正在经历民主转型的社会,如果想“善用”升学考试会来引导学生读书准备的方向,在做作法上,不应是拿被威权国家视为天条的“爱国主义”与“国族认同”来要求学生死记政治教条,而是应该往深化、巩固民主的方向前进。摄:陈焯煇/端传媒

刊登于 2018-08-30

#花亦芬#评论

日前,台湾高中历史科课纲的调整再次成为媒体焦点。正在审议中的“12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纲草案”中,高中历史新课纲将原本依时序编排的方式,改为欧美高中历史教育惯用的主题式教学;而过去以国别史为导向的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架构,则依次改成3个“分域”,其中,中国分域与东亚合体(主轴仍是中国史)。这些做法引来某些团体抗议,认为是“去中国化”的举动,也因此成为台湾媒体呈现上唯一的亮点(或争点)。

“中国”与“东亚”合体这个做法如何解读,可以见仁见智。但是,走过二十年的历史课纲改革之路,在台湾此刻必须面对的世局比过往严峻许多的情况下,台湾社会如果继续以为,只要台湾史还在,对中国史问题的处理多少有点进展,历史课纲问题就算解决;那么其曝露的,是长期以来不关心世界史教育的台湾社会,未能知道这次历史新课纲真正有问题的地方出在哪里。

这个新版“世界史”课纲将过去长期收录的“自由主义”条目下架,而让谈论“西方霸权”的“西方与反西方”条目首登世界史课纲,这一调整其实相当严重,但未获足够关注。在台湾国际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打压的此刻,社会集体若继续对世界史课纲抱持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我们真的能够相信持这种世界观的年轻世代能安然走向未来吗?

后威权时代公民社会需要哪种历史课纲

透过历史教育的启发,学生应学习与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积极、有建设性的对话。

德国历史学者Hans Mommsen曾言:“以为可以透过课纲来巩固特定历史图像,这是违反现代史学对历史学特质以及方法论基础的看法”,课纲的确不该被视为以“国家”名义保证过的“正确无误”知识框架。但是,在民主还处在深化、巩固阶段的国家,如台湾,因“科举思想”深入民间,“课纲”不仅对“升学考试”有显著影响力,也会反映官方对“教育”的观点和态度。这也就是为何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积极将注意力放在课纲条目应有重点的政策指引上,并作为对全球民主与人权教育的提醒与检视根据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