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赵澜标:130多年前,那场早熟的“中国崛起”之辩

在过去一百年间的历史当事者眼中,中国事实上曾不止一次“完成”了“崛起”,中国也曾不止一次地认为,自己已经壮大到有足够实力去挑战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熟悉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一定知道,中国人在过去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追求中国变成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

熟悉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一定知道,中国人在过去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追求中国变成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8-08-23

#赵澜标#评论

近年来,随著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之增长,关于“中国崛起”的话题成为中外学界与民间探讨的热点。作为一个总体处于上升期的国家,中国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表现,都被观察家们放在放大镜下仔细审视。从中国经济的软硬著陆,到中国与美国之间潜在的“修昔底德陷阱”,再到争论不休的“中国威胁论”,关于中国的崛起的好坏与否似乎从没有过一个确切的、信服众人的定论。

盲人摸象般的讨论之所以辩无定论,是因为我等皆生活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而不是生活在一个“后崛起”的时代。用语法术语来说,这是一个“进行时态”,而不是一个“完成时态”。在民族主义史观的渲染下,中国的普罗大众都急切期待著“大国崛起”时刻的完成。而海内外的中国观察家们则注重关注“大国崛起”对国际政治秩序的影响、以及这一现象背后所暗藏的重重危机。

在中国崛起的话题讨论中,有关中国事务的评论家们可被大致分成乐观派与悲观派。前者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确实正在发生的过程,它能够给国际秩序贡献更积极的影响,崛起的中国会主动融入主流国际价值。在他们眼中,中国的崛起是必定会发生的——因为中国从来就是一个大国。相反,后者更倾向于检索这种进程对现有国际秩序的负面影响,中国力量在本质上是否善意,以及中国到底是不是在崛起。

在过去一百年间的历史当事者眼中,中国事实上曾不止一次“完成”了“崛起”,中国也曾不止一次地认为,自己已经壮大到有足够实力去挑战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稍具历史感的人都知道,中国追求“崛起”并非自近十年始,而是自19世纪中期遭遇西方并吞咽败果以来、绵延一百多年的心结。如果说过去百年来中国人始终处于一个追求崛起的“进程”中,那么,宣称中国将要、或者已经崛起,就等同于宣称崛起的“进程”即将结束,中国的大国时代即将到来。当代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正是就这一“进程”是否即将结束而展开讨论。如果我们复盘历史,细心的人会发现,在过去一百年间的历史当事者眼中,中国事实上曾不止一次“完成”了“崛起”,中国也曾不止一次地认为,自己已经壮大到有足够实力去挑战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发生在130多年前的一场争论便是一例。作为当代人,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看前人对中国是否已经崛起的判断,我们也许会发现,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