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撒下数百亿美元,习近平称在中东“不搞势力范围”

刊登于 2016-01-25

2016年1月23日,伊朗德黑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德黑兰会晤前互相握手。摄:REUTERS
2016年1月23日,伊朗德黑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德黑兰会晤前互相握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月19日至23日分别对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3个中东国家进行了国是访问,并于24日回到北京,结束了2016年首次外访之旅。这也是习近平上台3年来首次访问中东,分析认为,其目的是寻求能源、出口市场和经济协定,并与中东地区建立更紧密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合作关系。

习近平此行在阿拉伯国家联盟(下称“阿盟”)总部宣布,为“促进中东工业化进程”,中国将联同阿拉伯国家设立150亿美元“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及100亿美元商业性贷款;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同阿联酋、卡塔尔设立200亿美元共同投资基金。

他还宣布向巴勒斯坦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向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利比亚和也门提供2.3亿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向中东地区提供3亿美元援助以“加强维护稳定能力建设”。

习近平在阿盟总部的演讲中称,“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并为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凝聚共识”。他强调,“恐怖主义不分国界”,“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

我们要抓住未来5年的关键时期共建“一带一路”,确立和平、创新、引领、治理、交融的行动理念,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习近平于21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

与沙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沙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占中国石油进口的六分之一;中国也于2013年首次成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

19日,习近平与沙特国王萨勒曼共同宣布建立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同意建立两国高级别委员会,以指导和协调双方各领域合作;20日,两人共同参加中沙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该项目是中国在沙特的最大投资项目。

与埃及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于21日来到本次中东之行第二站埃及,同埃及总统塞西举行会谈,会见埃及议长阿里、阿盟秘书长阿拉比,并在阿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演讲。

中埃两国签署了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涉及双方的政治经贸、军事和安全、能源油气产业合作等10大项目。

与伊朗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是国际社会于1月16日解除针对伊朗的制裁后,首位到访德黑兰的国际重要领导人,也是14年来首位到访的中国最高领导人。

23日,中伊两国共同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包括能源、电讯等领域的17项协议,包括中国在伊朗南部修建两座核电站以及伊朗长期向中国输送石油,双方还表示有意将双边年度贸易额从目前约500亿美元提高至6000亿美元。

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本次会谈在伊朗履行核协议之后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标志着中伊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他表示伊朗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则强调两国在现实中没有“根本矛盾”,并“欢迎伊朗以崭新姿态出现在地区和国际舞台”。

同日,习近平还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举行会晤。哈梅内伊呼吁两国在经济和安全问题上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他称“伊朗是地区内能源方面最可靠的国家”,因为其“能源政策永远不会受外国人的影响”。他还表示美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并不诚实”,伊朗“从来不信任西方”,因此希望和中国进行更多合作。

10
习近平于1月21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的演讲中,共计10次提到“一带一路”。

声音

如果“一带一路”这么好,沿途的国家为啥不自己抢着修加油站和便利店呢?难不成我们搞一婚礼客人还都是买来的演员?

张一帆

中国的战略在更大程度上关乎保持制衡,而非支持任何一方或者干涉该地区的复杂政治。他们需要伊朗,以免对沙特过度依赖,而他们也需要沙特,以免对伊朗过度依赖。关键是分散风险。这不是挑选赢家的问题,而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体现。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东项目主任 Jon Alterian

中国是唯一一个和所有中东国家都保持牢固关系的大国,而中国也热衷于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大国的形象。中国不太可能会成为协助解决区域争端的老实中间人,例如现在沙特和伊朗之间的风波。自从邓小平在1970年代末推行改革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的都是寻求经济合作,以推动国内增长。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中国研究所所长、国际政治学教授朱智群

中国外交关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外交关系亲疏将与其建交的国家划分不同的外交关系。“伙伴关系”是指互不对立,并遵守“求同存异”原则,不攻击某个特定的第三国。与中国建有伙伴关系的国家或组织,通常属于中国的邻国或者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战略伙伴”意为共同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并在军事、战略方面合作以及国际舞台上展开合作。“战略协作伙伴”指除战略合作的内容外,双方还将在军事、战略的技术方面协作互助。“全方位伙伴关系”指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在战略的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合作”主要指经济某些方面的合作;“全面合作”指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建设性”或“创造性”伙伴关系意为:双方本为敌对阵营,但希望通过合作与沟通建设真正的伙伴关系。虽然外交关系的等级可以作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亲疏的一个标准,但它也并不能准确地显示两个国家的真实关系。(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新华网BBC中文网人民网德国之声南早中文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