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

明清老宅的“飞屋环游记”:在中国,古建筑都能批发

“古人也许知道我们会拆会搬,所以做了活动的榫卯结构,就像乐高(LEGO)一样。”因此那些粉砖黛瓦的古老宅院,成了商人眼中的“可移动房产”。

巧匠能搭,就一样能拆,古老宅院,成了商人眼中的“可移动房产”。图为杭州灵山大岭村的古建筑修复基地。

巧匠能搭,就一样能拆,古老宅院,成了商人眼中的“可移动房产”。图为杭州灵山大岭村的古建筑修复基地。摄:刘影/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金其琪 发自上海、浙江

刊登于 2018-06-17

江南,自古富庶之地,古时向皇家奉上鱼米、丝绸、龙井;到现代,则拥有一年批量产出227部电视剧的横店影视城,每天批发超过百万种小商品的义乌市场。但鲜有人知的是,从二十多年前起,与横店、义乌同样辖属于浙江省金华市的县城东阳,兴起了一种充满争议的批发产业:明清古宅批发。

东阳木雕,居于中国四大木雕之首,作品收入北京故宫与人民大会堂。巧手的工匠形成世家,代代精于木结构榫卯工艺,也为古建筑的拆除、变卖和迁移,提供了足够的人手。以东阳所在的浙江省为中心,周边的安徽、江西、福建、上海、江苏,乃至于黄河以北的山西,都在过去二十年里输出了大量的明清古宅。而聚集了能工巧匠的东阳,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些古宅寻找卖家的中转地与批发市场。

古建筑都能批发,因为“在中国,这样的老房子实在太多了。”中国收藏最多古建筑的企业之一秦森企业告诉端传媒记者。仅浙江一省,木结构、粉砖黛瓦的江南古建筑,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2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则有501处。尽管国有文物不能买卖,但还有大量被文物部门认为做工不够精细、历史价值不够高、或是藏于偏乡深谷而未被发掘的明清古宅,根本没有被纳入文物评级,数量巨大,难以统计。

但房子不是古玩字画、花瓶,要怎么搬到东阳,买家付了钱,又怎么带走?巧匠能搭,就一样能拆。“古人也许知道我们会拆会搬,所以做了活动的榫卯结构,就像乐高(LEGO)一样。”收藏古宅13年的商人柯海廷笑言,“所以我叫它‘可移动房产’。”但古镇保育界泰斗、学者阮仪三说,这与传统古建筑保护的原则已经大相径庭。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