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安徒:不断下沉的2017年香港

2017年的香港,基本上以半年为界:上半年的政治动力,就是环绕特首选举而旋转。2017年的下半年就是一个“没有梁振英的梁振英时代”,亦即威权主义强势出场的半年。

2017年7月,维港对岸,一个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巨型屏幕。

2017年7月,维港对岸,一个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巨型屏幕。摄:林振东/端传媒

刊登于 2018-01-01

#评论#安徒

2017年,香港人过得一点都不平安。

政治上,前特首梁振英的任期告一段落,本是值得高兴的事,可是情况并非如此。过去数年以来,香港不少人都将香港的困局归咎于梁振英,甚至把“倒梁”作为首要的政治目标,期待一个情况不致太坏的“后梁振英年代”。可惜的是,梁振英其实只是一个被指认的象征,一个权力的载具,甚至只是更大的权力游戏下的一只棋子。

这一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接着梁振英下台而来的“后梁振英年代”,并没有换来一个较佳的政治环境,让香港社会的内部撕裂状态得以复修,让政府与社会之间减少疏离。反而是,香港社会抵抗难以聚焦,香港人要面对更强大的威权、更多的不确定性的“梁振英2.0”年代。

2017年的香港,基本上以半年为界:上半年的政治动力,就是环绕特首选举而旋转。这一台戏吸尽了所有眼球,既吸纳了主流泛民,也吸干了这几年随雨伞运动所释放出来的政治活力。不过,与社运民运老手们预期不一样的是,这些来自普通市民的政治活力并没投入抗争,反而希望走捷径、扮聪明、玩策略,以为妥协可以粉碎“伪激进”带来的挫折,为香港郁闷的困局找到出口。虽然这是一场并没有市民一人一票的“选举”,但却骑劫了这几年雨伞运动所带起的政治热情,卷起了前所未见的情绪投射,把本土情怀转化为但求无功无过的怀旧,希望以众筹数目、造势大会、候选人走访街头等来竞赛民望,影响选委们策略投票,抵挡北京方面的全面操纵。可惜的是,事与愿违,民望竞赛和小圈子投票博弈并不能丝毫动摇早已由幕后操盘的结果。当一切都按既定剧目进行,完成了梁振英时代版本1.0向2.0的升级,2017年的下半年就是一个“没有梁振英的梁振英时代”,亦即威权主义强势出场的半年。这一年来,值得回望的焦点包括: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