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阮庆岳:百岁贝聿铭──庄重的艺术家,还是灵活的推销员?

贝聿铭能宜人宜时的柔软,是他绝对天赋的优点,却也可能正是使他的整体建筑生涯,过于偏重外象的话语叙事传达,因而仿佛有着缺乏真正核心信仰的遗憾。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环顾与他同世代的华人建筑师,或是困于时代政经大环境的现实,或者难以拿捏西方价值观主导下的现代建筑位置点,举足运筹各有其困顿犹豫处,似乎皆没有贝聿铭的自在灵活。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环顾与他同世代的华人建筑师,或是困于时代政经大环境的现实,或者难以拿捏西方价值观主导下的现代建筑位置点,举足运筹各有其困顿犹豫处,似乎皆没有贝聿铭的自在灵活。摄:Owen Franken/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7-12-15

#阮庆岳#评论

2017年4月26日,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年满百岁,虽然已经正式宣告退休,据说依旧参与建筑设计的讨论,活力与能量均惊人。事实上,如果环顾与他同世代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无疑是其中最多彩缤纷的表现者;其他人或是困于时代政经大环境的现实,或者难以拿捏西方价值观主导下的现代建筑位置点,举足运筹各有其困顿犹豫处,似乎皆没有贝聿铭的自在灵活。

“国际风格”与立体派绘画风格

贝聿铭是广州的苏州望族之后,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的创始人之一。他童年就有机会出入于苏州家宅的经典园林“狮子林”,18岁由上海搭船赴美,先后就读宾州大学、麻省理工与哈佛大学,并在哈佛遇上因纳粹迫害而迁往该处的包浩斯教学团队,其中有掌旗手葛罗培斯(Walter Gropius),与同样具深远影响力的布鲁耶(Marcel Breuer);当年的同班同学还包括有日后美国建筑界教父之称的菲利普.强生(Philip Johnson),以及几乎埋首台湾数十年的王大闳。

贝聿铭1989年在巴黎完成的罗浮宫扩建工程,作品选择了与殖民历史隐约有矛盾对话的金字塔造型做为宣示,是贝聿铭的生涯重要代表作。
贝聿铭1989年在巴黎完成的罗浮宫扩建工程,作品选择了与殖民历史隐约有矛盾对话的金字塔造型做为宣示,是贝聿铭的生涯重要代表作。摄:Insights/UIG via Getty Images

1983年贝聿铭获得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也是第一位亚裔的得主。他以理性几何的绝对线条与造型(尤其是标签般的正三角风格),对源自欧陆的现代主义做出承传与致意,甚至因此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早期作品有着浓厚的后期密斯(Mies)“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的影子(简单说是以工业量产的模具化钢骨与玻璃所搭起的建筑物),但他对此似乎无意承认。

在书籍的访谈里,他说:“……葛罗培斯与我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国际风格’的定义,这是当时一个很大的话题。葛罗培斯坚信世界按不同的速度工业化,先西方后东方,世界早晚都将被工业化,这就是柯比意也曾提及的‘国际风格’将席卷全世界。但是我对此有怀疑,觉得这种看法对我来说太僵硬了,我以为建筑不该仅如此而已,但我还不能决定到底应该是什么,当时我还太年轻。”(注一)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