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生死观

生死观:润唇膏小女孩,存储着我们的陌生爱准备过冬

一个人会在父母爱的余热下逐渐适应世界的冷漠,不过这群孩子没有这种安全气垫,硬著陆下往往粉身碎骨。这个世界对她的温柔又能持续多久?

图:Alice Tse / 端传媒

Muk Lam

刊登于 2017-11-04

#生死观

心血来潮的善意不难,日久天长地付出却很难;我不是妳的母亲,所以不管你多么地渴爱,我也仅能给你少许廉价的替代品,如同给嗜酒之人几滴沾湿嘴唇的清水。

有些儿童特别可爱,没有戒心,见到你便打从心底笑出来,主动亲近你。医生说,这些儿童十之八九有家庭问题,按照我的经验,则是百份之百。

你知道所有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都是讨人厌的,但那些孩子乞怜的眼神却那么鲜明。曾有一个小女孩特别亲近我,一见我就要“抱抱”。这当然不是因为我特别能讨孩子欢心,毕竟她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只要是站在那个地方的人她都会那样做吧。那几星期,因为课程缘故,我每天都去病房,也习惯了跟她打招呼,有时下课后陪她玩一会,或是装出老师的样子教她点东西。倒不是出于同情,大家同样生于这个世上,实在没有谁有资格同情谁的。

她喜欢掏我的口袋,倒有两次扔了东西进去,两次都是润唇膏,说是要借给我一晚。

第一次的隔天早上,我进病房找她,见到她便脱下口罩,嘟起嘴来。当然是搽了自己的润唇膏。第二次她再给我润唇膏,我很认真地告诉她:“可是我明天不会来呀,要去其他地方上课。”她不甚认真地耍了一下脾气,我就改口道:“那我明天来吧。”她反而说:“不好,还是后天来吧。”我想到她是一个体贴的孩子,一时之间有些戚然。我觉得我要鼓励她作更多“分享”,她在院舍住了一会儿回病房时,我便问她:“上回我给你的Elsa卡,你喜不喜欢呀?”

“喜欢,我把它们好好收在院舍的柜子里了。”

“那就好。”我想趁机教她分享的美德,便装模作样地说:“如果你的朋友也喜欢Elsa,你会不会送一张给他?反正你有五张卡呢!”

“才不呢!院舍的姐姐说不可以送别人东西。”

“啊?”我一时反应不过来。“为甚么?”

“我也不知道,总之不可以啦。”

我忽然醒悟,知道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啊,儿童的世界当然也是弱肉强食的呀......

我最后一次见她时,她又耍了一下脾气,不放我走。“可是我要回家吃饭,”我顿了一顿,“我很快就要考试了,不回去温书就要不及格了。”说出这些借口时,我其实相当心虚。因为我心知肚明,我回家后会以温习前的小休为名义,上网,发呆,像现在一般写废文,做一切及不上陪一个孩子玩那么重要的事。

就算等到考试结束后,我也会虚度许多光阴,就是不会跑回来看她一眼。只要我想做的话,不让这次成为我与她的最后会面,绝对不难。因为下课后抽一点时间顺道陪讨人欢心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总是讨喜的)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只要一点点善意就足矣,那就像遇到别人家的孩子或宠物,说句“好得意呀”一样简单。然而为他们犠牲时间、金钱、生命,在他们生病时提供照顾,在他们发脾气时给予宽容或教诲,在他们最丑、最衰老、最讨厌、最无药可救的时候仍然不会背弃他们,却很难。喜欢可爱的东西谁都做得到,连同不可爱的地方一起包容的人却很少。

如果人不需要爱也能活得很好,这群孩子又何必与陌生人亲近呢。

我忽然感受到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需要很多很多爱的。心血来潮的善意不难,日久天长地付出却很难;长贫难顾,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都是同一条道理。我不是妳的母亲,所以不管你多么地渴爱,我也仅能给你少许廉价的替代品,如同给嗜酒之人几滴沾湿嘴唇的清水。

据说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长大后行为容易偏差。从什么时候起,对所有人都那么友善的孩子会变成行为偏差者呢?随著人长大,社会加诸在人身上的要求越来越多,人便越来越不可爱了。大部份人类出生时都很可爱,然后随著成长变丑,小宝宝只要睡觉吃奶就很可爱了,就连哭闹都会惹人发笑,成年人的眼泪却怎会令你同情呢。

理想情况下,一个人会在父母爱的余热下逐渐适应世界的冷漠,不过这群孩子没有这种安全气垫,硬著陆下往往粉身碎骨。如果人不需要爱也能活得很好,这群孩子又何必与陌生人亲近呢。

起码现在她是被喜欢的,护士们那么疼爱她,已是青少年的病人也会逗她,所有的善意都不因她是谁、做到了甚么、有甚么价值,而是因为她尚处于亲近他人会被视为可亲可爱的年龄段。

在我最后一次见她前,每回我坐在她身边时,都下意识地想,不知道她的自来熟会持续到几岁?这个世界对她的温柔又能持续多久?如同熊在秋季捕鱼蓄储脂肪般,趁她还算可爱时多陪她一会儿,尽可能地为她存下一些模糊的记忆,等她长大,独自面对漫长无尽头的严冬时——并不是说她的人生将会是寒冬,而是一直到最近几十年,智人行走于地球上时的主流气候一直都是冰河期——偶然会想起生命初期也还有群对她好的人,那就好了。这就是我的希望。

(病房笔记之九)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