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萧家怡:被逼上选举的“澳门队长”与“收楼团”──奇趣背后的公民社会失语

吵闹、换人、执位,然后呢?在近年大小争议频生之下,澳门立法会势力分布没甚改变,澳门公民社会的前途会如何?

2017年9月17日,澳门第六届立法会选举投票日,慈幼中学票站。

2017年9月17日,澳门第六届立法会选举投票日,慈幼中学票站。摄:林振东/端传媒

刊登于 2017-09-19

#萧家怡#评论

天鸽风灾有否影响澳门立法会选情?过去四年,澳门政府闹出不少丑闻,群众活动也不少,会令立法会选举有新气象吗?今届不乏年轻人参与,是否代表公民社会的某种渴求?

以上这些都是过去这两三星期内,香港传媒朋友抛给我的问题——的确,过去四年,澳门这个小城出现了多宗引起外地关注的事件:一、“反离保”游行集会,抗议政府拟立法让特首在任期间拥有刑事豁免权以及主要官员的巨额离任补偿金;二、“反利益输送,崔世安下台”游行,抗议特首崔世安透过澳门基金会,向其任副董事长的暨南大学捐出一亿元人民币;三、天鸽风灾,澳门十死两百人伤,全城陷入断水断电断网络的“第三世界”状态,澳门政府由预警到灾后安排统统失当。

以上这些事件都直指当权者与政府机关的弊端与失当,但假如我们将目光放远,台港澳三地在过去几年间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群众运动,当台、港两地的政治局面都被牵引至新一页的时候,澳门的情况又是否一样呢?是次立法会选举结果或可作参考。

2017年9月17日的澳门第六届立法会选举,投票人数高达十七万四千,历届最高,投票率为57%。民主派阵营整体得票也较上届增加超过一万二千票,总得票率26.1%,但仍比2009年民主派大胜时稍逊,反映了过去几年的大事件,似乎也没有起到太大的“催票”作用,民众对澳门“鸟笼议会”的作用依然质疑。不过若论整体公民社会的发展,我认为是次选举中有三个重点值得我们留意。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