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冯嘉诚:罗兴亚人道危机,被忽略的缅甸内部角力

国际媒体在报导罗兴亚问题时普遍聚焦“缅甸政府 v.s. 罗兴亚人”的二元对立,忽略了缅甸作为一个整体的管治考量,也惯性只站在罗兴亚人作为受害者的视角了解问题本质。

2017年9月10日,罗兴亚难民穿过缅甸边界,到达孟加拉湾。

2017年9月10日,罗兴亚难民穿过缅甸边界,到达孟加拉湾。摄:Danish Siddiqui /Reuters

刊登于 2017-09-12

#评论#冯嘉诚

8月25日,缅甸西南部的若开邦(Rakhine State)爆发武装冲突,罗兴亚武装组织“阿拉干罗兴亚救世军”(简称ARSA)在貌夺(Maungdaw)、布帝洞(Buthidaung)、拉岱当(Rathedaung)三镇,针对警察及军事基地发动突袭。事件造成71人被杀,12人属缅甸军、警及入境署官员,其余59人都是武装分子。缅甸政府已定性事件为恐怖袭击,让军方可以名正言顺“清理门户”。

事件至今已两星期,军方消息指出逾400人(人道组织指超过1000人)因此身亡,当中约370人是武装分子。有人更目击军队联同佛教徒火烧村庄,迫害信奉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多达27万人不惜长途跋涉流亡到边界彼端的孟加拉。因为缅甸政府的封锁,人道组织及联合国无法运送物资到涉事区域,外界担心这批难民粮食不足,危机会继续恶化。西方媒体甚至描述缅甸政府借着军事镇压,向这群“全球最受迫害的少数种族”实行“种族灭绝”(Genocide)。

若开邦局势越发严峻,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缅甸政府国务资政(State Counsellor)昂山素季对罗兴亚人的遭遇保持沉默。外界认为昂山素季对罗兴亚问题负有责任,但她日前回应事件时,一味埋怨外界发放错误信息,除了简单一句保证“确保国内所有民众权利”之外,没有明显批评军方行为。有不少网民指责昂山素季彻底被权力腐化,违背和平奖的精神,发起联署呼吁和平奖委员会褫夺其奖项。

不过,国际媒体在报导罗兴亚问题时普遍聚焦“缅甸政府 v.s. 罗兴亚人”的二元对立,忽略了缅甸作为一个整体的管治考量,也惯性只站在罗兴亚人作为受害者的视角了解问题本质。基于人道主义的考量,笔者明白这种表达方法无可厚非,但部分批评缅甸的理据有脱离语境的地方,例如把昂山素季的政治力量无限放大,反而忽略背后扯线的军队角色。这些批评不但无助解决罗兴亚问题,甚至有可能变成不负责任的帮凶,让缅甸得来不易的改革重返深渊。笔者尝试引入缅甸不同角色的视角,还原罗兴亚问题背后纵横交错的关系图。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