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端的读者如何看待古文教育,以及两岸政府对此的不同取态?

“台湾丢,大陆捡。”台湾下调高中国文文言文比例,而大陆大幅增加中小学文言文课文数,被政治与民意冲击的教育,究竟该怎么走?

台湾教育部课程审议会委员提案,将文言文比例从45%-65%降为30%;课纲内必选的古文篇章,从现在的20篇降到10至15篇,委员会又通过网络票选,列出了十篇推荐选文。提案一出,引发社会极大争议。图为台北一所高中生正准备毕业考试。

台湾教育部课程审议会委员提案,将文言文比例从45%-65%降为30%;课纲内必选的古文篇章,从现在的20篇降到10至15篇,委员会又通过网络票选,列出了十篇推荐选文。提案一出,引发社会极大争议。图为台北一所高中生正准备毕业考试。摄:Sam Yeh /AFP/Getty Images

端传媒记者 杨钰 整理

刊登于 2017-08-27

#Your Opinion

专栏 Your Opinion 精选重要报导、争议话题底下,读者的评论、来信、或者获得授权的个人脸书感言,整理成文并发布,让更多人可以读到你的观点,让声音穿透同温层。欢迎你继续在端APP网站写评论,在端的Facebook留言,或者写信给我们editor@theinitium.com。我哋实睇,一条都不会走宝。

8月20日,台湾教育部召开中小学课程审议会大会并讨论国文课纲,课审会普通高中组拟将高中国文文言文课数比例由原45%-55%降至每学期以30%为上限,必读古文也由20降为10至15篇。委员会又通过网络票选,列出了十篇推荐选文,保留《赤壁赋》等4篇原先选文,另加入6篇台湾古诗文。课审大会将于27日审议草案。

然而与此同时,今年9月新学期,中国大陆中小学生将迎来历时4年多最终定稿的新版“语文教科书”,中小学语文课文的文言文比例大幅增加。小学6个年级12册语文课本共选用古诗文124篇,达课文总数的30%,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则增至51.7%。

8月24日,王德威、曾永义等7位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及学者发起联署声明,呼吁台湾课纲抛开文白比之争,认为修课刚不应沦为意识形态的工具,国文课应当抛弃中文、台文、华文的领域差异,追求多元化的语文教育。该声明得到逾2000人连署。

两岸对古文教育比例的不同态度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认为,古文艰深晦涩,过大比例可能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且学生不应成为古人思想的奴隶。然而也有人认为,减少文言文比例是“把文化的根拔掉”,并质疑台湾审议会讨论过程黑箱作业。在本周端圆桌的相关话题下,桌友们的讨论也主要围绕古文教育的必要性、教育方式及其与政治的关联展开,一起来看看端读者们的想法。

文化传承VS今日无用,古文教育有何意义?

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从懵懵懂懂地背诵《静夜思》到在考场上默写《出师表》,一直以来,古诗文都在传统华语教育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和地位。然而,近日的“文白之争”又重新将“古文”的意义和实际用途拉入讨论区。有人认为,学习生僻的古文,并不能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且对使用白话文交流的今日无用。而也有桌友指出,文言文是华语的历史积淀,“学文言文是必须要走的路”。

anniessryohcy:我认为古文教育很重要。

说实在话,中华文化非常多的哲学、理念都藏在诸多古文名篇之中,各家的思想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至于是否成为古人思想的奴隶,我个人认为,若没有先全盘了解,何谈批评?

再者,除了思想的部分,各个朝代的诗文词赋都不失为了解历史背景的佳篇,常说文史不分家,若要研究中国历史,怎么能不读古文?明明有第一手资料可以查阅,为什么要看经过白话文翻译的资料呢?

还有,许多山水游记、抒情写景的诗词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和学习榜样,拥有理解这么多很棒的用法技巧的能力,并化用在现代的作品中,有什么不好呢?

像是开始白话文运动的胡适等人,也都是接受古文教育培养长大,然后再转为白话文的作家的,我认为正因为他们从小接受古文教育,对文字的掌握才更精练、准确。

我自己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一开始当然觉得艰涩难懂,但是读多了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需要逐字翻译也能看懂文章想要传达的意义。古文绝对不是像白话文一样一天两天就可以熟练的,艰深不应该是删减的理由。若可以成为理由,身为一个文组学生,我是不是也可以要求删减物理化学的内容因为艰涩难懂?(笑)

大吟酿:物理是连接实用科学的重要手段,就算文科生有点基本认识也是好事。到研究院因研究需要再补就辛苦多了。

至于古文,少量就好了。对于对文学、历史无兴趣的人而言,那只是无实用性的东西。而且又不见英语国家要求学生必修学习中古英语?英国只独立开了一门“英国文学”让高中学子选修。

其实当你因兴趣而选择文史哲,而需要接触古代文献时,你很自然就能掌握到古文解读能力,但有需要人人都要学吗?

我讨厌古文,因为当年被学校强迫修读中国文学,由于实在非常讨厌这学科,所以跟古文成绩也不好,但长大后还不是因研究需要而读懂《五帝本纪》?做研究时倒是觉得物理化学基础不足,阻碍了对工艺技术原理的理解。

对于一般中学生,中学生涯学几篇古文,让他们知道有这回事就够了。在考试目标的制度下,不要妄想古文教育可以对新世代改变到什么文化传承巨大作用。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考完试,过了海就神仙,古文什么的,以后九成人生都用不著。只有对古文或其背后有兴趣的人才会有价值。

April_Mel:我认为语文课的基本要义的是教人用当代语言和文字逻辑明确、条理清晰地去表达。而对于并非专研古文的普通人来说,古文学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并不是教人"说话写作"。

所以我认为古文更适合作为学校支持鼓励的选修内容,供有兴趣的学生探索,而非成为语文课的偏重点。

AnnhuangatNews:@ April_Mel 同意学习中文应该和学习其他语言一样以阅读理解与组织能力为重,过去台湾的国文教育强调学习文学造诣,作文崇尚优雅的词句,但事实上对于中后段程度的学生而言,学习古文若无法融会贯通,过多的古文量就只能硬背(考试变成比谁背得多),不如降低古文量强调古文的文法与文字起源的系统。至于国学更深广的渊源与优美词句,交由高等教育中的专业科系来教授。

karlm:@April_Mel 写百几个字,意思就系中文够用就好,不用花时间去学,是吗?

AnnhuangatNews:@karlm 我想减少古文的意义并非“中文够用就好”,而是在义务教育的课纲与课堂时数之下,习得一个语言的系统与概念通则,会比追求语文的优美高深来得重要,因此著重学习数篇重要的古文,比起很多篇古文但半数以上学生消化困难,来得更有成效。不知道我这样表达,您的看法是什么?

April_Mel:@karlm 当然不是呀。这里是在讨论中学的语文教育是否应该强化古文的学习。而我的观点是,这阶段应该更重视写作说话这些基础教育。古文需要学,但不应该成为学习重点。我以为一直在讨论的是"程度",不是"是否"。

karlm:@AnnhuangatNews 不追求美,就是够用就好了,不要打官腔。学中文没有捷径,中文精萃就在古人文字当中,学文言文是必须要走的路。用学外语方式来学自己国族既语言,写出来的中文就似洋文,真是民族的悲哀。按你的说法,无怪乎大陆用残体字。自称是中国人,一篇文言文都看不懂,之乎者也恍若外星文字。非不能也,不为也!

AnnhuangatNews:@karlm 我想您误会语文学的概念了,任何语言都是强调系统与组织的,中文的古文亦然,所谓不追求美(文学造诣)的学习语文,仍然有非常博大精深的内涵在(修辞学、文字起源、发展历史、文字系统),也都不是在中学教育甚至基础教育可以全盘教授的。

今天删减文言文的篇数,也不是全部删除,而是著重数篇,我同意中文精萃在古人文字当中有良好(更原始、纯粹)的展现,但因为需要记忆数十篇古文而无法确实融会贯通沦为背诵,难道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另外我不觉得我的说法官样,我不愿意说重话是因为我相信每个人的说法都值得尊重讨论而非一迳批判,不代表这样的说话方式官样。

按照语言学的角度学习语言,非但不会让写出来的中文像外文,反而能因此更了解中文的架构(文字、音韵、语法、语义),也能借此理解各个语言系统的异同(语系中的各分支、各社会语群的比较等),才能就此更接近语言的本质,而非陷溺于华丽艰涩的辞藻中。

孔雀东南飞:@karlm 我认为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大众基本认知学识水平,所以应当追求的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的程度。但可惜在台湾的教学并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原因很多。我相信课程的安排有可检讨之处,不只国文。课程应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之后不用教学生也会自动读;而提不起兴趣的学生硬塞也只是浪费时间而已,何必呢。而且我认为虽然中文为母语,但我实际工作时才发现有部分人连读懂文件都有问题,例如说明书、契约等;甚至再加上口头说明都还是弄错或无法吸收,有些时候真的会灰心,不知道要如何跟他们沟通。这样的人比例若是很高,我无法想像社会要如何运作、遑论议题要如何讨论。

我没有根据的猜测也许提高古文比例会降低白话文程度,这样就更好管了。

karlm:@孔雀东南飞 现代教育太讲平等,人不应有贵贱之别,但不能没高低之分。有教无类,不等于是将所有人置于同一水平。将水平拉低,以迁就跟不上的同学,义务教育就变成毒害教育。很多人不只连基础中文都不懂,甚至基本生活应对能力都没,难道义务教育要教吃喝拉睡吗?不是国文艰深,是教育本身出问题了!

RiceCat:高考作文允许用文言吗?文言书面语正交性太强,不同情境不同语气下用词都不一样,虽然表达非常精确但学习难度太高。如果不允许作文考试、学术表达、公务文件使用文言书面语,那么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了有什用?

文言口头语就是当年大白话,语法不严格用法也随意,是否值得进行正规学习还难说,四大名著都是文言白话,不需要正规学习文言也能被普通人理解。

littlepink:我觉得文言文不应该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因为文言文会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我现在高三的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的文章大多数是列传,里面的故事都是讲传主道德如何地高尚,又节俭,又清廉,充满人治的色彩。这样的文言文教育实在不可取。我觉得我有些偏题了

Pin_Ren_Huang:学文言不是学英文要会古人的对话方式,而是认识并学习古人的哲学跟文化传承,我甚至认为台湾该把日荷西在台湾留下的文献都一并纳入教材

Meg0031:我认为钻研古文不是必要。古文是理解历史的工具,但如果目的不是帮助体会那个时空背景下的哲学观,只是要学生背诵和学会怎么逐字翻译的话,不如将那些课本篇幅拿来介绍原住民与新住民的历史文化,建立学生开放包容的世界观。适量的古文教学可启发真正有兴趣的学生继续钻研,但我认为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交流思辨,所以不该占太大比重。

偷光:有些词句,在年纪还小的时候不明白。但是长大后遇到相应的情况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中。

EugeneQ:语言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母语能力)不仅有主观理解内涵的部分,同样也包括潜意识的感受美与韵律的部分,这都和读与背息息相关。即便是看似无用的背诵对提升语言认知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不用说内涵和历史文化了的理解了。

Cogito:我认为很重要。我一直认为我原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还有所不足,导致我现在有时候想去读一些东西很受限制(我是理科生,读史读诗纯属怡情)。如果说现在中华文化的糟粕都在民间,那么精华大多都被这些先人的著述所承载着,删古文和红卫兵砸文物我觉得是一个性质。说平时用不上就不学,这和买菜不用三角函数有什么区别!

kingcrab:古文是2000多年的历史沉淀,我觉得学习是有必要的。因为大部分的历史都是由文言文书写,我们丢失了这部分的教育,那便会慢慢丢失对于文化的传承。毕竟饿,看不懂的文学是难以产生共鸣的。不过我更推崇局限于只是对文学的探索,而不施予理念的灌输。许多古代文学,尤其是程朱理学,对于现在而言只能是糟粕和荼毒。所以究其根本,学习是必要的,但要注重内容的选择。

“死背”、“生记”,古文应当如何教育?

默写原文,熟记作者生平,背诵国学常识,传统的古文教育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包含这几部分。有网友认为,正是因为这样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生丧失了对古文的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许多桌友认为,如何引导学生赏析古文,如何在教学中对古文里一些传统思想进行思辨,是目前古文教育亟待思考的问题。

欲辨已忘言:身为西方人而未曾上过大陆或台湾的学校。我个人认为当代文与古文皆十分重要、有价值。

但问题或许在于教育丶学习的方式。有些人跟我说他们上学时必须“死背”的东西颇多;不但要背古文的原文,还要死背所有的注释跟白话翻译。要求学生要背一些原文还可以理解,但死背注解跟语译岂能教学生如何欣赏丶更深地了解古文?况且,不同的注本都有一些不同的解释丶语译,这就展现学者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既如此,何以教学生每个问题应该只有一个“完全对”的答案?

不如教学生如何思考丶研究丶讨论丶享受古文,而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辞去解释其含义。对于“量”的问题,宁可重质不重量。希望那类的教育情况会被改善。

空山:我想说古文教育以及语文教育真的真的跟老师很有关系,需要老师好好讲解。优秀的语文老师能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非常幸运高中的两位语文老师都非常优秀,培养了我对各类文学的兴趣,包括古文。上大学之后虽再无语文课,也会自己选修一些诗歌论语课程。高中把《古文观止》当作延伸读物,当时并没有太多领会,毕业之后偶然回看,惊觉古文教育真的会帮助克服古文阅读障碍,而后才能欣赏到文言的练达优美以及表达的思想。

私以为文化文字扫盲只是语文教育最基础的任务,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更重要。古文教育也是,高中理科班很多同学都很喜欢读文言文,因为真的能领会到乐趣。另外,别指望中学语文课能带来思想启蒙。更多的还是词藻和表达的积累吧。

何俊仪:我想这个问题蛮大,我个人是希望学科重规划,像是我主张国文科和历史科合并,成立文史科,内容以历史材料为主,目的是培养史观;然后另立写作课。并且讨论英文是否改选修,再另立日文、韩文、越文、缅甸文、印尼文选修。

这些都应该被讨论,但是实在太少被关注。

沦为篇数的争辩,实在太可笑了。现有的国文选文,根本是科举制度的残余,像是八大家、四书节本。真上承继道统文统,五经为何那么少,为何不读完整本论语。七彩楼台拆成片段,徒余废瓦。

然后我还看到北一女名师很是认真地要把红楼梦放进高中课程。我的妈呀,饶了学生吧。

伊凡IJ:不论文白,就我了解的台湾语文教育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强迫每个人接受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只有一个对的哈姆雷特。

文学之美在于任人意会的暧昧,根据不同背景、年龄,能够读出不同况味,更甚,那些况味并不是作者的深意与伏笔。

身为一个读字也写字的人,我非常不赞同将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的解读当成标准答案,就像是蓝窗帘一定是因为悲伤才蓝,这种教条式乃至迂腐的教育模式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与升学而产生,并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学生背下了所有的注释,不代表他就能够写出一篇论述清楚,言浅意深的文章。

不论是文言文、散文或是新诗,最终问题都是一样的,我们不把语文当作生活工具,只以为它存在琼瑶或教科书里。

璇璇:所谓文白之争在我眼里是一个"伪议题",古文教育最大的问题依旧在于不论是老师还是教材,几乎没有做到向学生解释读古文的意义;换句话说,就是说明“为何学之。”

我刚刚从台湾的高中毕业一年,而大多数的台湾国文教师授课时皆按照一本“教师手册”,所以授课的架构通常不会差距太大。而以教师手册的内容和我亲自上课的经验,我将从两个大面向去剖析目前国文/古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方式过于僵化。

我并不反对“两节课讲解题解和作者生平,之后以一节课一段的速度讲解课文,最后在花一到两节课总结或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这种授课常见方式,毕竟这是国文老师训练出来的专业;问题在于老师呈现这些知识的方式时常沦为“念表格”。比如说谈到作者和题解时,老师通常会先交代作者的祖籍、年代、科举考的如何和最“恶名昭彰”的为何又被贬官了,而交代这些往往会耗掉老师大量的时间。有些老师会在最后补充作者的奇闻轶事,但是通常到那时候学生早已没有兴致去了解那些了。

读国文重要的不只有背诵字音字形和了解国学常识,学习赏析文章的能力更是重要。这也是国文教育在学生毕业后学生带得走的最大贡献。然而遗憾地这通常是国文教育里最容易被马虎的地方。为了讲求授课效率,这个环节通常变成抄笔记时间。教师手册里的赏析应为带动学生思辨和讨论的环节,不过现今却变质成为了考试重点整理。

授课僵化的原因有一大部分来自长期考试领导教学的教育体系。升学制度影响下,老师自然而然会先教授对考试有用的东西。这也是为何国文课本赏析通常很枯燥乏味。我举个例子:在读岳阳楼记写景部分的时候,讲义会强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动景而“岸芷汀然,郁郁青青”是静景。这属于一种统整化、表格化的赏析。这些统整化的赏析是所谓的考试重点,而背诵这些赏析正好扼杀了学生进一步激荡出更深层的赏析的动力。

二、选文和作者的脉络差距

“哀,又是一个被贬官的古人了”是许多学生在上国文课时常见的心声。不过这带有戏谑意味的心得却可以反映更深层的问题:为何我们的选文感觉都是在写贬官或是歌颂个人道德境界呢?中国自古以来优秀的作家非常多,而选文不管三十篇四十篇甚至是一百篇依然会有遗漏之珠。因此,选文不只讲求量,更应当讲求观点多元性。在讨论国文课本的选文时,“为何选之”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话题。为何国文课本关于韩愈的选文不是祭十二郎文而是师说呢?为何每个国一新生入学都要先看一遍绿豆糕和方格子呢?

之前和一个学长讨论了孔子与儒家思想,他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何现今最常被拿来研究孔子思想的不是春秋而是论语呢?在孟子里面孔子曾提到“知我者,其惟春秋,”但是高中却没有任何关于春秋的选文。反观许多小学五六年级生会被学校要求在没有任何注解下背诵论语。

讨论选文背后的动机与涵义本为国文课纲改革的核心所在(历史课纲改革情况也类似),然而在讨论文言文选文背后的脉络时,升学主义观念影响加上媒体的渲染造就了这话题演变成文白之争。

去中国化?古文教育为何又与政治相关?

在台湾课纲审议会经网络投票选出的10篇“推荐选文”中,仅有4篇是原国语文领纲小组的选文——《桃花源记》、《赤壁赋》、《鸿门宴》和《岳阳楼记》,而诸葛亮的《出师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韩愈的《师说》等一些传统名篇均未入选。新增的六篇与台湾相关的文言文,包括《大甲妇》、《番社过年歌》及《七星墩山蹈雪记》等。因选篇冷僻,且其中有篇目涉及歧视原住民,而遭到一些国文教师及学者的反对。有人认为,这样的“去中”,无异于一种“文化自宫”。

Cogito:我一看到这个新闻就想到了台湾的”去中国化“教育。如果真的是这种考量,说实话,我觉得这种事情非常愚蠢。政客们为了自己的立场玩弄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说的难听点,其无后乎?是什么就是什么,为反prc而摒弃中华文化,也不过是另一种自欺欺人罢了。真要反中华,别用汉字,别讲国语啊!

立场:反共,反专制,反台独

Weallservethesavior :古文很重要,是华夏民族2000多年来人文资产的一部分,台湾近年来有这样的争议,一方面是本土意识的抬头,我想另一方面是文言文背后的时代氛围,正是中国2000多年来专制体制下的产物。

就我有印象的作品,《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出师表》的“临表泣涕,不知所云”、《赤壁赋》的“渺沧海之一栗,寄浮游于天地”,不管内容如何豪气万千、作者本人如何情执意重、对世事如何豁达自得,皆不脱君臣、忠义、官场贬谪等传统中国帝制下的样貌,恰恰与现代个人主义、全球化下,主张个人特色、强调人权,所谓民主自由的时代氛围大相迳庭。

回到问题上,台湾还要不要古文教育,也就很容易变成政治问题,若是让自己落入这种政治意识里,而忘记文学背后普世的哲学、人文、历史价值,而选择丢弃古文教育,真的是因小失大了。

ShiroCrow:我比较在意两岸这些行为背后的政治意义。

单纯以中国文学来说,是否钻研文言的文章就只是代表了一个人在运用中文时的底蕴;冯翊纲先生之前的一篇文章“国文没用”里就提过,你可以看到雪说“好漂亮喔”,也可以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至于孰好孰坏,我认为就看你想要用怎样的方式去生活。放在英语系国家,就像他们去阅读莎士比亚、甚至是更早的文学经典一样。你可以像个外国移民一样用很普通的美语生活,也可以在对话中引用莎士比亚的名句作为机锋。

但就像一开始说的,我才不信中国或是台湾的教育部会在意这种事。背后只有政治操作的意图而已。中国方面很可能是要加强“中华民族意识”,在这个21世纪重新唤起陈旧的爱国民族主义;台湾方面则是希望台湾自主意识能够提升,以及过去国民党专政时期强加的教育系统的反作用力的持续。

一群人在这里就事论事辩得面红耳赤,结果上面的政策制定者搞不好根本没想过这些。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