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来函:“天真”的人,就是香港人

没有天真,你根本感受不到愤怒,你只会认命。这个城市,不是为什么血统的人而建立的;这个城市,应该为Freedom and Justice而建立。

2017年8月20日,香港数万民众游行声援“新界东北案”、“公民广场案”的在囚抗争者。

2017年8月20日,香港数万民众游行声援“新界东北案”、“公民广场案”的在囚抗争者。摄:陈焯煇/端传媒

毛神神

刊登于 2017-08-21

#读者来函

【编者按】就上周“新界东北案”、“公民广场案”包括黄之锋、罗冠聪等合共16名社运人士被律政司复核刑期得直、改判入狱,香港众志、社民连等组织于上周日(8月20日)发起游行,声援在囚抗争者。本文为一名参加者的游后感受。

湾仔地铁站B出口进入视线范围。前方拥挤的人群,周围逐渐升温的空气,咕哝不清的交谈声,蒸腾起一股躁动。一切好像浑浑噩噩,逼仄于出口前的楼梯上,动弹不得。当朋友和我冲进外面的阳光时,我大大地呼吸了好几口气。

随队伍向前行,再向前行。路痴的我,其实不知道路在何方。抬头看见那幢覆盖鲜黄色外幕的建筑时,我才大概感知到自己在出入境事务大楼附近。

最直白的心声是:好多人,好多人。没想到今天这么多人。一米高的小人儿,年轻到一眼就看出是学生的人,挺著肚腩的人,白发苍苍的人。烈日当空,汗水涔涔。

哪里来的活力?哪里来的行动力?为什么大家愿意在这样酷热的一个下午,走出冷气,行上街头?她们当中,必然不少已去过多次游行。这几年,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究竟大家哪里来的毅力,继续喊著那些熟知的口号?

“袁国强可耻!”“袁国强可耻!”(编按:袁国强为香港律政司司长,负责发起针对黄之锋等人的刑期复核)此起彼伏,又送上掌声。对,我就在想,这些行上街头的人,是源于“义愤”,为没有正义、没有公理而愤怒。而心中要有义愤,就需要一点“天真”。没有天真,你根本感受不到愤怒,你只会认命。正如我的朋友阿圆所说,其实香港人还保有一点纯真。

两天前,朋友小蝶说觉得对一些事好不忿:历史从不奖励“好人”,历史的好与坏,似乎是用生存与否来决定。似乎,不摒弃良心,走不到社会中有权力的位置,就是不能生存,可能就是历史意义上的“坏”。

我怕自己答得太天真,可我仍是答:我觉得如果人类不讲求“应该是怎样”,即使手握权力,仍是黑暗旧社会,没有任何进步。

所以我喜欢看关于“应该是怎样”的书。但答完我好心虚,觉得很白痴。

那不叫做“与香港人站在一起”

六点多离开法院。回到家打开脸书,见到原来有菲佣及印佣群体站出来声援政治犯。有网民说觉得好内疚,觉得这城市亏欠了她们(注一)。我明白这些人的好意,可其实我不太喜欢这种感觉。我想起几日前看到Gordon Mathews教授也在脸书发声,有人留言说多谢:“thank you for standing by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教授回复说,“Thanks, but I'm a person of Hong Kong too, aren't I?”

一语中的。我不知我有否误解,可我有很深的同感。我从不觉得自己要获得“香港人”认同——我就是生活在这里。我说话,写字——因为我就是生活在这里。教授发声,那不叫做“与香港人站在一起”,外佣发声,那不叫做“连外佣都站出来”——去你的,我们就是生活在香港的人。做著觉得“应该”要做、“理应如此”的事。这城市也是我们的城市。

本土派代表人物梁天琦说,“佢地系香港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只要有人被迫害,就系迫害我地,只要有人受苦,就系我受苦。”这说话比起以前那种本土派的“纯种香港人”为基础的论调,实在好一百倍。我觉得是惊喜。借用他的说话:是的,我们就是城市命运共同体。

最值得骄傲的,不是“纯种”而是“公义”

香港从来最需要的,而香港从来最为人所骄傲的,难道不正是这样不分你来自何方、只要志同道合的团结吗?分什么香港人、新移民、大陆人、菲佣、印佣、南亚人、白人(好多人觉得白人先叫“外国人”),可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难道不都在为这城市的运作输入自己的生命,难道不都对这城市“应该是怎样”有著同样的发声权利吗?“Solidarity——International solidarity!”我看菲佣印佣,走得比很多“local”靠前。

香港最值得骄傲的,不是“本土”,不是“纯种”,而是“公义”。

谁是香港人?我觉得,“天真”的人,就是香港人。

我对香港的设想更高,更傻。我觉得要玩,就玩大些。这个城市要行得最前,就要像那些灯塔国那般,有著坚实的地基——这个城市,不是为什么血统的人而建立的;这个城市,应该为Freedom and Justice而建立,就是能让大家,以及下一代,还能天真地去设想,这个城市“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城市。

不过是理想的乌托邦?只是觉得每次,都是从街头的人身上,我才得到对心中理念的一点安定。或许实现的未必是香港,可能是广州呢?Haha, who knows. 但唯有这种理念,我觉得唯有这种理念,才叫做“国际城市”,才真正叫做一个好的未来。

【注一】有记者朋友提醒,2013年外佣争取居港权一案的判决,令外佣无论对香港有多大贡献,在法理上都无法得到香港人的身份。然而,到了2017年,外佣团体依然为政治犯站出来发声。说这城市亏欠了她们,应该源于此意。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