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当年为生存拼命的偷渡客,他们眼中的自己、香港和抗争年轻人

《过河卒》透过访谈当年的偷渡客,尝试紧握“真实性”重现这段历史。他们探寻问偷渡客当年离乡别井的追求,诘问这段不可遗忘的历史对今天的意义。

《过河卒》剧照。

《过河卒》剧照。摄影:Cheung Chi Wai

端传媒实习记者 杨皓铖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7-08-19

“我们怎样去说我们是香港人呢?我们为什么好像无法面对自己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无论是合法移民还是非法移民,我们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

导演陈敏斌希望《过河卒》能解答这个问题。

《过河卒》公演前,特别设有一场专场,招待这批将近被遗忘的历史的主角。他们悉数安坐,占据不到100个观众席,部分人一头白发。剧场的灯光逐渐熄灭,听觉开始被填充。有人急喘地来回跑动,大力踏著地板、有人模仿鸟叫、有人嘭一声拍打左边观众席旁的铁板,俨如几十年前大量中国大陆人民,穿越漆黑森林,攀山越岭,偷渡香港的情景。嘭的一下枪声,回荡在这班徐徐老去的偷渡者的脑海中。

纪录剧场《过河卒》讲述的是上世纪50至80年代的偷渡潮。当时中国正值动荡时代,“土改运动”、“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接踵而至。剧中引用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丁学良教授的分析。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