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莫迪高举“印度制造”大旗,台商应该赶紧追上去吗?

现在国际制造业产能过剩,印度不可能复制中国当年世界工厂的定位,印度制造其实看重的是内需市场。

商业周刊记者 吴中杰 撰文

刊登于 2017-01-12

代表们在古吉拉特全球贸易展览会开幕式现场等待印度总理莫迪抵达。
代表们在古吉拉特全球贸易展览会开幕式现场等待印度总理莫迪抵达。

2017年第一个工作天,台湾电子业最热门的新闻,莫过于印度当地媒体传出鸿海集团可能于印度制造iPhone;同时,电子代工厂纬创也传于印度提出扩大厂房申请,引发市场揣测与“啃苹果”有关。

虽然两项消息至今仍未获得证实,却非空穴来风。因为自2014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提出“印度制造”政策,鼓励进口替代以来,包括鸿海、仁宝、英业达都已经响应,于印度投资设厂。

2016年底,富比世(Forbes)、彭博(Bloomberg)等媒体也纷纷报导苹果正与印度政府就税负等条件协商,考虑在印度组装iPhone。

拥有13亿人口,且国内生产毛额(GDP)已超越英国,排名全球第五大的印度,会在5到10年内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缺乏制造业

印度制造_简

虽然鸿海等电子大厂已响应,但台湾有更多的电子代工、零组件与半导体业尚未去印度设厂。从未表态去印度设厂的电子大厂广达一位高阶主管便坦言,印度税制复杂、土地取得困难,加上基础建设缺乏,是广达一直观望的原因,“而且印度中央跟地方的政策配合度很差,这些不确定因素,把你从中国移到印度的(成本)价差都吃掉了。”

在世界银行的“经商环境容易度”评比中也可以看见这个事实。全球190个受评比的区域当中,印度的综合排名是130名,远低于中国的78,同时在“申请施工许可”、“法治精神”跟“税负”三个项目中,印度更位列全球倒数20名之中。虽然目前“印度制造”仍有许多困境待克服,但已布局的大厂和研究印度的几位学者都相信,这是大势所趋。

“印度这个国家就是一头缓慢移动的大象,”长期研究印度的台湾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陈牧民认为,发展制造业已是印度全国共识,“未来2、30年都会推‘印度制造’,因为这国家现在最缺的就是制造业,不发展制造业能有什么机会?不可能13亿人全都做软体。”包括台经院两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华升、中华经济研究院WTO中心副执行长李淳也同意,制造业是印度的未来。

目前,莫迪除了拿出鞭子,针对从外国进口的电子零组件、半成品课以较高的关税,藉此鼓励在地生产;另一方面也开始端出胡萝卜,试图简化印度各邦之间的税制、设立单一投资窗口等。日前推动废钞虽造成市场动荡,但当初的立意之一,也是希望让地下经济浮上台面、增加税收,以进行基础建设,改善制造业发展条件。

内需市场是发展重要

印度制造“玩真的”,制造业台商面对中国成本上升、美国特朗普(Donald Trump,或译川普、杜林普)抗中倾向,不得不认真思考向南移动,但该如何踏上这条既险峻,长远而言却又必行的征途呢?

首先,在产业别上得“投其所好”。曾多次赴印度考察的陈华升观察,印度在工具机、农业机械、食品加工、汽车零组件与太阳能等产业均相当缺乏,这些刚好都是台湾的强项,“印度虽然工业保护主义很强,但只要你投资的项目是他们想要的,行政效率就会很快。”

其次则是要“抱团”,结伴同行。陈牧民表示,台湾其实非常缺乏了解印度的人才,如果个别的中小企业无法深入研究印度,建议透过同业公会等组织成立小组,共同考察。陈华升举例,日本、南韩在印度从德里到孟买的工业走廊中,也都是聚落式的发展,台湾虽以中小企业为主,但例如工具机产业,也许便能复制在台湾的聚落模式,到印度共同深耕。

最后,则得着眼于印度内需,而非外销。陈牧民分析:“虽然他不会跟你说,我只是要你来做内需,但现在国际制造业产能过剩,印度不可能复制中国当年世界工厂的定位,印度制造其实看重的是内需市场。”李淳也表示,印度对贸易一直采取保护主义,短期内台商到印度,应思考自己能在印度内需市场扮演什么角色,“不要说对外,印度不同邦之间的贸易障碍都很高。”

20多年前的“中国制造”,让世界经济大洗牌,一个世代的台商因而崛起。当前的印度制造虽然对台商是更严峻的挑战,但除非打定主意无视这13亿人口的市场和劳动力,不然,这便是台湾制造业不得不面对的未来。

(原稿由商业周刊提供,经端传媒删节、编辑,与商业周刊共同发布)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