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高舉「印度製造」大旗,台商應該趕緊追上去嗎?

現在國際製造業產能過剩,印度不可能複製中國當年世界工廠的定位,印度製造其實看重的是內需市場。
台灣

2017年第一個工作天,台灣電子業最熱門的新聞,莫過於印度當地媒體傳出鴻海集團可能於印度製造iPhone;同時,電子代工廠緯創也傳於印度提出擴大廠房申請,引發市場揣測與「啃蘋果」有關。

雖然兩項消息至今仍未獲得證實,卻非空穴來風。因為自2014年9月,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提出「印度製造」政策,鼓勵進口替代以來,包括鴻海、仁寶、英業達都已經響應,於印度投資設廠。

2016年底,富比世(Forbes)、彭博(Bloomberg)等媒體也紛紛報導蘋果正與印度政府就稅負等條件協商,考慮在印度組裝iPhone。

擁有13億人口,且國內生產毛額(GDP)已超越英國,排名全球第五大的印度,會在5到10年內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嗎?

缺乏製造業

印度製造_繁

雖然鴻海等電子大廠已響應,但台灣有更多的電子代工、零組件與半導體業尚未去印度設廠。從未表態去印度設廠的電子大廠廣達一位高階主管便坦言,印度稅制複雜、土地取得困難,加上基礎建設缺乏,是廣達一直觀望的原因,「而且印度中央跟地方的政策配合度很差,這些不確定因素,把你從中國移到印度的(成本)價差都吃掉了。」

在世界銀行的「經商環境容易度」評比中也可以看見這個事實。全球190個受評比的區域當中,印度的綜合排名是130名,遠低於中國的78,同時在「申請施工許可」、「法治精神」跟「稅負」三個項目中,印度更位列全球倒數20名之中。雖然目前「印度製造」仍有許多困境待克服,但已布局的大廠和研究印度的幾位學者都相信,這是大勢所趨。

「印度這個國家就是一頭緩慢移動的大象,」長期研究印度的台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陳牧民認為,發展製造業已是印度全國共識,「未來2、30年都會推『印度製造』,因為這國家現在最缺的就是製造業,不發展製造業能有什麼機會?不可能13億人全都做軟體。」包括台經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華昇、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也同意,製造業是印度的未來。

目前,莫迪除了拿出鞭子,針對從外國進口的電子零組件、半成品課以較高的關稅,藉此鼓勵在地生產;另一方面也開始端出胡蘿蔔,試圖簡化印度各邦之間的稅制、設立單一投資窗口等。日前推動廢鈔雖造成市場動盪,但當初的立意之一,也是希望讓地下經濟浮上檯面、增加稅收,以進行基礎建設,改善製造業發展條件。

內需市場是發展重要

印度製造「玩真的」,製造業台商面對中國成本上升、美國特朗普(Donald Trump,或譯川普、杜林普)抗中傾向,不得不認真思考向南移動,但該如何踏上這條既險峻,長遠而言卻又必行的征途呢?

首先,在產業別上得「投其所好」。曾多次赴印度考察的陳華昇觀察,印度在工具機、農業機械、食品加工、汽車零組件與太陽能等產業均相當缺乏,這些剛好都是台灣的強項,「印度雖然工業保護主義很強,但只要你投資的項目是他們想要的,行政效率就會很快。」

其次則是要「抱團」,結伴同行。陳牧民表示,台灣其實非常缺乏了解印度的人才,如果個別的中小企業無法深入研究印度,建議透過同業公會等組織成立小組,共同考察。陳華昇舉例,日本、南韓在印度從德里到孟買的工業走廊中,也都是聚落式的發展,台灣雖以中小企業為主,但例如工具機產業,也許便能複製在台灣的聚落模式,到印度共同深耕。

最後,則得着眼於印度內需,而非外銷。陳牧民分析:「雖然他不會跟你說,我只是要你來做內需,但現在國際製造業產能過剩,印度不可能複製中國當年世界工廠的定位,印度製造其實看重的是內需市場。」李淳也表示,印度對貿易一直採取保護主義,短期內台商到印度,應思考自己能在印度內需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不要說對外,印度不同邦之間的貿易障礙都很高。」

20多年前的「中國製造」,讓世界經濟大洗牌,一個世代的台商因而崛起。當前的印度製造雖然對台商是更嚴峻的挑戰,但除非打定主意無視這13億人口的市場和勞動力,不然,這便是台灣製造業不得不面對的未來。

(原稿由商業周刊提供,經端傳媒刪節、編輯,與商業周刊共同發布)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印度的主要问题就是受传统文化荼毒太深

  2. 印度制造一旦真正形成共识进而全国一力去推行(虽然在印度这个类似泛民主国家做到确实比较难),对天朝以制造拉动的就业绝对不是好消息。

  3. Side 氣啦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