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刘绍麟:保卫香港,从提炼“香港模式”开始

“保卫香港文化、香港价值”已是老生常谈,但我们要保卫什么?怎样保卫?

刊登于 2016-12-21

刘绍麟:当我们谈保卫香港文化、香港价值的时候,不应只在于保卫具体的行为层面。怎样将各种香港经验,抽象提纯而成为一种模式、一套知识,才是长远建设的方向。
刘绍麟:当我们谈保卫香港文化、香港价值的时候,不应只在于保卫具体的行为层面。怎样将各种香港经验,抽象提纯而成为一种模式、一套知识,才是长远建设的方向。

“保卫香港文化、香港价值”已是老生常谈,但我们要保卫什么?怎样保卫?笔者的看法是,要将“香港”提升到一个“理论的”、“原理”的水平来思考、反省,这样才是更有效地保卫香港,并将香港发扬光大的进路。要说明这个道理,就先要谈各层文化之间的关系,而最终我们需要的,是要对香港文化核心价值的反省。

什么是文化?粤剧潮剧、张国荣刘德华,以至牛顿物理学、莎士比亚、孔子孟子,自然是文化;鱼蛋烧卖、蛋挞奶茶、跑马拉松,可以是广义的文化。这些不同的文化现象,之间有没有关系?怎样将这些不同的文化现象归类、分析?

文化的五个层次

文化是个多层次的现象,最外层的是行为层面,例如“笃鱼蛋”(串鱼蛋)、说潮语、穿窄脚裤等;又如台湾多年前的单车热、香港近年的跑步热,也是文化的外显行为。但文化不只有这些,较深入的是英雄、大师级人物、著名艺术家、运动员、魅力领袖等。这些人物是当地某项文化的体现、结晶。往住是这类大师级人物带领了当地人穿阔脚裤或窄脚裤、说哪种有趣的口头语等。就看李丽珊1996年拿了奥运冠军后,带起香港的滑浪风帆热潮,即可见一斑。

比起大师英雄更深入一层的是各种仪式。中国人祭祖就是一种仪式;香港每年马季开锣、马迷追捧名骑师练马师;或是大型运动比赛,赛前全城热话,业余参与者也努力练习,也可看成是一个该群体的仪式。这些活动与大坑舞火龙、长洲抢包山、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赛龙舟一般,也可视为文化活动。各类文化活动凝聚了不同投入程度的参与者,亦是大师们展现身手的好机会,大家乐在其中,也使这套文化能传承下去。

比仪式再深入一层的就是知识体系。再以运动为例,跑马拉松不只跑跑而已,要做得好便需要大量运动科学的知识来支持,例如不同派别的跑姿、各种训练规划等。要特别强调的是,运动科学的背后是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例如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体内的各种能量储存及使用方式,用在运动科学上,便成了运动员备战及临阵时的重要参考。这些看似抽象的东西,深深地影响着运动员的表现。香港单车运动员李慧诗就曾提过,香港在运动科学上的发展还要再加把劲,就是看到这个层次的重要性。

比起运动科学及基础学科知识更根本的,就是世界观、宗教层次的内容,这是一个文化的最核心内容。就以运动为例,最基本的问题是,为什么运动重要?古希腊人重视运动,源于其哲学思想;现代人重视运动、认为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是有意义的,这是传承自西方启蒙运动以降的思想。在中国及犹太人的传统文化里,对体育运动就没那么重视了。这类世界观、文化价值,指导了人生于世有何意义、有何值得奋斗、追求等,更宏大的就是说明了世界的本质、宇宙是怎样的一回事。这些事情看似非常抽象,“完全离地”,但正正是这类文化的核心价值,对群体发挥了最深厚的影响。

各层文化环环相扣

举一个例子便能看到各个层面的文化是如何环环相扣的。“中国制造”常被指为只有水平低的高仿产品。当然,中国制造是个巨大范畴,也不见得全都是这样。这种对中国制造的印象之所以成了定型,往往是一些中国厂家抄袭了外国产品的成功版本,但缺乏孕育这些成功版本的较深层次文化土壤。

例如比赛用的小帆船、高性能的玩具遥控车、跑步及三项铁人训练专用的计时工具,也面对这类困境。外国能造出高效能的小帆船,不只是玻纤工艺到家,而是背后整个运动科学、造船工艺、帆船运动员,以至是大量业余爱好者的投入使然。跑步、三铁用的专用手表也是如此,外国领导市场的大牌子,是结连起一批该项运动的顶级运动员及教练,加上大量业余参与者的贡献,一起研究新产品需要什么功能。中国的工厂或能到手一艘高效能的外国小赛艇,以其制作玻纤的工艺生产一个高仿品;中国玩具工厂能高仿出一个外国最新型的号遥控车,但就只能做到这样了。中国具备工业生产能力,但在其他方面的文化基础未到位,只能透过高仿赚一次性的利润,相信这就是不少人认为中国厂商短视的意思。具备创新能力的研发者,便能不断推陈出新,甚至成为带领着该项活动的先锋。

这里所需的,不只是工程师,而是各个层面的文化也有相当发展,而各个层面又能互相支持。要有很多人热爱跑步、三铁,才能产生出大师级人马。这些大师级人马将自己的经验凝聚,或成为一个跑步门派,或成为一种训练方式,便能流传后世。要达致这个水平,不只是他们的天赋,而是要有基础学科的支持。而更深层的就是文化价值的问题,即该社群的人在解决了基本温饱后,会热爱做运动、追求不断突破自己、专心致意生产出最高效能的产品,而不是光爱吃零食看电视,或赚了第一桶金便拿钱炒楼。

如何提炼“香港模式”?

说了许多文化是什么,是要提供一个思考香港问题的框架。在这阶段谈到香港特色、香港文化、香港价值,会谈街头小食、老店、旧建筑、旧街区、广东话。远一点的可能会讲粤剧、广东歌、功夫片;以至是廉洁、公平公正(至少部分人认为是这样吧)。现在所谈到的保护本土文化,大多都从这个方面着手,用上文的分类来看,就是行为层次与仪式层次,未达至对文化核心的反省。

于是乎,保护旧区、保护街头小食、保卫“纯正广东话”等,便成为保护香港的代表。而我们的失望、受挫的感觉,也往往是看这条战线上的成败。例如看到一些好像是贪污事件,或违反了我们对公平公正、法治期望的事件,便视之为香港最黑暗的日子来临了。也有人只视参与保卫外显行为者才算是有价值,做其他事情的都斥之为“完全离地”、“书生之见”。不是说这些事件都没问题,但不能停留在这里,在这个层次以外还可有更深层的努力方向。

思考保护香港,要想怎样将香港经验提升至较深刻的层次,进而是将“香港模式”发扬光大。例如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合气道等,既有外显的肢体动作,也包括知识、武者应有的态度等。唯其如此,日、韩的武术家才能提取他们武术的精髓,并将之制度化,成为一种贡献于人类文明的文化。

李小龙也有这方面的尝试,他的武术集各家之大成,尝试悟出一套他自己对武术原理的理解,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发展。笔者于中学时已追看周星驰的作品,大学时开始看王家卫、许鞍华,他们何尝不是有一套自己对电影的独特了解、独特技巧,足以抽取其精髓,而成为一套门派?就如自廉政公署成立后,香港在八九十年代的反贪污工作做得相当到家,以至香港经验可以成为后进地区的借鉴。

我们要思考的,不只是保护一些外显的文化行为,而是要在这些外显文化行为中,提炼出一套独有的原理,成为一种或多种“香港模式”,这才是一个保护及将香港发扬光大、贡献人类文明的更深层次工程。

独立自尊,发扬光大

不过谈到“将香港发扬光大、贡献人类文明”,相信不少人对此的本能反应是觉得夸张兼肉麻。其实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功夫片,不是成功地在香港的文化土壤中,发展出一种对全世界也有影响的东西吗?广东歌曾几何时是全球华语音乐的重要流派,连台湾创作人也曾经来香港唱作广东歌。为何香港制造就不足以贡献人类文明?为什么思考香港的时候,只老是往保护既有东西的方向去想,而不是往发扬光大的方向去想?

这种“夸张兼肉麻”的本能反应,正是保卫香港的一大心理障碍,也是文首所说,要反省香港文化核心的意思。是否我们一直难以相信香港可以贡献于人类文明?是否香港人一直的自我形象是活在大国边缘,只是跟随别人的游戏规则,缺乏一种卓然傲立于天地之间的气魄?就是说,我们心底里是否其实都不大相信香港算得上是什么,以至一谈起“香港要贡献人类文明”便连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觉得这只是“他们”才有能力做到的事?

事情并不那么神秘,也不是什么伟大的东西。每个社群也面对其独特的困难,也有其独特的条件,深刻反省自己的处境,有勇气提出原创性的解决方案,走出一条路来,这已经很好;能整理这些经验而成为一套知识,便足以让他人借镜,贡献于人类社会。贪污不是好东西,但曾几何时反贪污也成为香港贡献于人类文明的一块金砖。Facebook 的出现,也是源于“既然没有现成,就由我来发明”的气概。

这当中最需要的,就是“独立自尊”的精神,不是说我比别人聪明,只是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找到自己的路,假以时日我也能够。问题是,这是香港人习惯的思考方式吗?还是我们太习惯寻找“外国经验”、寻找速食之道,老认为由我来自行研发、另辟蹊径是难以想像的?

当我们谈保卫香港文化、香港价值的时候,不应只在于保卫具体的行为层面。怎样将各种香港经验,抽象提纯而成为一种模式、一套知识,才是长远建设的方向。努力的方向不只是在街头,也不只是在政治或公众议题的层面,而是每一日生活里,思考怎样将每一件事都做得最好。例如,跑步的、烧菜的,便要求自己跑得最好、烧得好吃一点,钻研最佳的跑姿与烹饪技巧,因着这股投入,进而钻研烹饪技术营养学运动科学。

固然际遇与天赋的限制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大师,但这种认真投入的态度,便成为了支持高尖精的土壤。但何以我们有意欲将事情做到最好?什么因素促使我们具备“独立自尊”的精神?在香港人的价值体系里,什么才是最值得委身投入?这都是有意保卫香港、建设香港的人所要思考的问题。我心目中的保卫香港,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多层文化的反省与建设。

(刘绍麟,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