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中大民调:近三成香港年轻人自认“本土派”

刊登于 2016-04-14

2016年2月28日,香港, 日,香港本土派政团“本土u001bu001b民主前线”候选人梁天琦(右)在新界东u001b立法会议席补选中,取得15.32%选票。有分析认为,本土派正在崛起,有望跟泛民主派、建制派形成香港政局“三分天下”。摄:罗国辉/端传媒
2016年2月28日,香港, 日,香港本土派政团“本土民主前线”候选人梁天琦(右)在新界东立法会议席补选中,取得15.32%选票。有分析认为,本土派正在崛起,有望跟泛民主派、建制派形成香港政局“三分天下”。

香港今年2月的立法会新界东补选中,本土派政团“本土民主前线”候选人梁天琦的得票率达15.32%;有选后分析指,香港政局可能将出现本土派、泛民主派和建制派“三分天下”的局面。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下称中大民调中心)近日公布于3月份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本土派确已呈现出冒起的势头,有超过8%市民自认为是本土派;18至29岁的市民中,更有高达29.8%自认为是本土派。

颇为确定的是,年轻人对“本土”的认同度非常高。在将来的日子,随着新旧世代持续交替,本土的呼声会继续上升。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峯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峯于4月14日在明报撰文,指中大民调中心在今年3月8日至24日间,进行了两年一度的“市民对传媒及舆论的看法”意见调查,通过电话随机抽样,访问了1012名18岁或以上、能操粤语的香港市民。

调查中的一道题请受访者回答自己的政治立场属哪一派别,选项包括本土派、激进民主派、温和民主派、中间派、建制派、亲中派和工商派;被访者也可表示自己没有政治取向或拒绝回答。

结果显示,选择温和民主派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32%左右;选择3个建制阵营(建制派、亲中派、工商派)的共有14%左右;选择本土派的有8%;选择激进民主派的则只有不到3%。此外,共有4成多市民自称中间派或无政治取向。

若以年龄划分, 18至29岁市民中自认为本土派的比例较高,但该年龄段中仍然以选择温和民主派的占最多,有38.7%;李立峯认为,这显示了年轻人并不特别抗拒温和民主派。但相比上几代香港人而言,年轻人极少是建制派的支持者,18至29岁选择建制派的比例仅为2.8%,远低于30至44岁的12%。年轻人也更少选择中间派或回答无政治取向。

中大民调中心对比其在去年7月份进行的另一项民调,在今次民调中加入了“本土派”这个新的政治派别选项,但结果显示,今次民调中选温和民主派的受访者比例并没有明显降低,反而是选中间派的比例从28.8%下降至20.1%,下降的百分比约等于本土派市民的比例。李立峯指出,这不等于中间派的市民直接变成本土派,最合理的推论是一些原本选择中间派的市民选择了温和民主派,而刚好差不多比例的温和民主派转而选择了本土派。

除政治派别外,调查还询问了市民对于今年2月旺角骚乱的态度。结果显示,超过四成市民不认同示威者的行动,但认为政府是问题根源;近三成市民谴责示威者的行动;约25%的市民不认同行动,但认为政府亦有部分责任;只有不足5%的市民明确支持行动。若从政治派别来看,本土派和温和民主派存在明显差异,约三分之一本土派支持者明确支持行动,而只有不到2%温和民主派支持者明确支持当日的行动。

1460
李立峯表示,在慧科新闻搜索器上搜寻,2014年“本土派”一词在13份香港中文报章中出现过586次,2015年飚升至2036次,到今年头3个月,已经有1460次。

声音

当本土论述继续在大众媒体恒常出现时,年长的几代香港人会否也开始接纳“本土派”这个标志?“本土派”能否再进一步扩展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本土”能否由一个属于新世代的符号转化为一个跨世代的符号。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峯

右翼本土其实是揉合了反对阵营两大力量的元素:恐共恐中的意识(泛民),和强调破旧立新的形态(近年的青年社运)。这不但是右翼本土能快速冒起的原因,而且也是为何泛民和泛社运界,无法有效回击右翼本土的主因之一。

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讲师李峻嵘

面临9月立法会大选,传统势力重新洗牌。过去数年一直建立论述、累积行动事迹的本土派迅速崛起,正式挑战泛民地位,可以预见后者支持度将进一步下滑,反建制力量将重新订定政治光谱。

网媒记者兼撰稿人无妄斋

香港本土派

是香港于2010年后兴起的一个政治及学术派系。被认为成为香港政治光谱中,泛民主派与建制派以外的第三势力。本土派认为民主回归已经失败,主张香港应该有权决定及选择自己的前途,拥有选择脱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支配及控制(即反对大陆化、“抗赤化”)的自由,反对中港融合、反思中港关系及要求香港人应优先享有社会褔利等。本土派在社会和政治层面的立场都与中间派和泛民主派存在分歧,例如给予褔利予居港未满七年的香港新移民的立场,取回单程证的审批权,以及思考六四事件的角度等(部分泛民主派主张争取香港民主的同时必须认同大中华主义及关注中国的民主及人权状况,本土派认为香港没有责任及义务推动中国民主)。部分人权组织认为本土派的主张和要求涉及歧视。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明报立场新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