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读书时间

当他们大叫女生站后点……

“佔旺的男仔嫁得过,佔旺的女仔娶得过”,这是一句在雨伞运动期间於网络热传的说话。而你要知道,香港是一个女生平日言行豪放不羁一点都会给指骂为“男人婆”(女汉子)的保守社会。

特约撰稿人 杨敏

刊登于 2015-09-25

#读书时间

雨伞运动一周年,四处都是纪念活动与出版,要大家反思与取记运动的意义。当然,相关的出版在运动还未结束或结束不久早已涌现,例如欧家麟的《伞聚》、李鸿彥的《每一把伞》。然而,这类出版并未因运动结束而稍竭,反而愈战愈勇,一年下来,几乎每月都有新书出版,媲美台湾后太阳花运动的出版潮。

全球化年代,雨伞运动与太阳花运动固然有互相借鉴之处,但同样爆发出版潮,恐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两个运动所释放出的巨大创意与能量 ,人们都希望借着出版与阅读,整理彷如昨日发生的前所未有的新鲜经验。对于雨伞运动,固然不乏好像罗永生的《在运动与革命之间读书》与萧若元的《雨伞运动之香港大撕裂》那样大开大合的分析之作,但在这一轮运动出版潮中,更多的恐怕是这场巨大运动中的种种“小故事”。

雨伞女子说

出版社:进一步多媒体 (香港)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作者: 新妇女协进会(策划);访问者:张月凤、陈小明、太公、Repona、邓安怡、戴秀慧

政治素人的小故事

正如不少论者所指出,这一场运动之所以如此波澜壮阔,是因为它主要由大量的“政治素人”所组成。她们大部份都不是社会运动常客,平日跟一般的香港人无异,不一定热中政治,顶多是每年参与六四晚会与七一游行,已是社运参与的全部。这一批“政治素人”大多因为928突如其来的八十七枚催泪弹而“卷进”这一场运动,她们在运动上没有前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样的在地创造。

在这一场运动中,有许多美丽的“小故事”,而其中来自不同年龄与阶层的女性小故事,尤其叫人心酸眼亮。事实上,雨伞运动从来都不乏女性的身影,她们实际上也是运动的中坚,而在芸芸的后雨伞出版中,我们也不难找到她们的小故事。然而,把焦点集中在雨伞运动中的女性,并有意识地从性別角度出发,进行采访的,迄今为止,就似乎只有新妇女协进会(以下简称妇进)策划的《雨伞女子说》。

美丽在细节,不在性別定型

“佔旺的男仔嫁得过,佔旺的女仔娶得过”,这是一句在雨伞运动期间於网络热传的说话,大概的意思是:在占领旺角期间,不少男生都显得非常“勇武”,一夫当关,懂得保护女生,所以“嫁得过”。至於佔旺的女生,则跟男生一样的“勇武”,且有义气,所以“娶得过”。要知道,香港是一个女生平日言行豪放不羁一点都会给指骂为“男人婆”(女汉子)的保守社会,勇武和义气仿佛是男性的专利,被冠到女性头上,而且还要是正面讚词,可谓绝无限有。从“佔旺的男仔嫁得过,佔旺的女仔娶得过”这句话,我们还是清楚看到流通於这个保守社会的血脉的性別定型:在社会运动中,男生总是被认为是“勇武”的,面对危险,有责任保护女性,而女生则由于“天生”力气较弱,顶多只能担当运动支援的角色。

但实情是,在雨伞运动中,不少女生也同样“勇武”。 例如长期留守旺角的社工蓝蓝,虽然不时有人说旺角危险,并劝说“女仔不要去旺角”,遇上前线冲突场面,不少男生一看见女生,就会叫:“女仔企后啲啦!(编者注,站后一点)”,但蓝蓝还是坚持留在前线,因为男女在前线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她提到,若遇上蓝丝来挑战,她倾向不理会挑战者,而集中安抚现场群众的情绪。与此相对,男性则会和挑战者对话,企图以理说服之。又例如清场之后,不少鸠呜团都与警方有过激烈的冲突。蓝蓝提到,在鸠呜团的前线,若警方碰男生还口还手,通常一来便打,但若是女生,警察应不会打女生,顶多是唬唬而已,这是女性的优势。 在《雨伞女子说》一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这类性別定型以外的细节,它们往往充满生活的质感,读来令人趣味盎然。

深远和细致

此外,虽说男性喜欢长篇大论、宏观分析,但就这场运动所见,女性还是想得较为深远与细致。就以在运动现场执意进行垃圾分类与回收的Celia为例,虽然有人指责她们,说这是抗争时刻,不应回收,但她跟同伴还是坚持环保到底,因为:“当大家认识到自由和民主是一个公民可以享有的权利时,也要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爱护环境和香港。”她补充说,三堆一炉在议会中闹得沸沸腾腾,而香港减废问题已逼在眉睫,堆填区与垃圾焚化炉大多建在没有太大议价能力的边缘社区。所以,必须要将民主与环保串联起来,为未来健康的民主发展舖路。

总而言之,雨伞运动的美丽,在于细节,而我们透过雨伞女子的眼睛,都看到了。谢谢雨伞女子。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