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关焯照:内地股市大跌 自取其咎

这次“暴力救市”尽显内地金融制度发展根本未达国际水平。

刊登于 2015-07-09

在过去60多年,内地的经济表现总是不能逃离“一放即乱,一收即死”的魔咒,今次内地股市爆破也正好印证政府过分介入市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经济周期是周而复始的,一旦政府以政策改变周期,最后多是得不偿失。以金融海啸期间中央政府推出4000亿元刺激经济方案为例,从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这方法的确短暂地改善了内地的经济表现,但却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包括生产过剩、去存货、楼市泡沫、影子银行、地方债等等问题,最终再次令经济放缓。

中央政府在过去几年已逐步放松宏调。在2014年11月,人行更开始减息,但始终未能解决内地经济放缓的局面。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2015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今年内地经济增长预期也只有6.8%,低于总理李克强所订下的7%经济增长目标,看来权威机构也不太看好中国今年的经济表现。

虽然内地经济仍然放缓,却无阻中央政府推出结构性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是逐步开放资本帐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在2014年11月17日,万众期待的沪港通终于开通。在互联互通机制启动后,资金出入两地的资本市场便变得容易。中央政府相信海外投资者会对内地股市有浓厚兴趣,预期有大量外地资金透过沪港通机制买卖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另外,领导人相信制造一个牛市是可以为人民创造财富,对内部消费会产生支持作用。

领导人的如意算盘却打不响。虽然内地股市在沪港通正式通车后便展开巨大升浪,以沪综指为例,由2014年11月下旬至2015年6月中已升了超过一倍,而沪综指的市盈率也同时升至26倍,反映股市的估值已相当贵,但最令人震惊的是创业板指数的市盈率竟然升至超过100倍,这疯炒情况也在大量细价股和庄家股出现,从股民的参与程度、成交量持续庞大和大市的市盈率高企来分析,内地股市已形成泡沫,爆破只是时间问题。

今次内地股市爆煲显示,政策制定者的思维过于狭隘,未能掌握全盘大局。首先,股市的其中一个功能是反映经济走势。然而,当经济的基本面未能配合股市升势时,股市疯升便为经济埋下一个计时炸弹。虽然内地金融暨监管部门也明白这道理,因此在上月开始陆续推出措施严打炒卖,尤其是在融资(margin trading)方面大力收紧。然而这做法却令炒家大失预算,一旦出现去杠杆化和股价见顶回落,整个股市便进入一个崩溃式下挫,投资者信心也大失。

首要工作是提升制度质素

在这个疯狂升市中,内地股民为了尽快赚钱,不惜用尽杠杆去尽情炒卖,这种“以小博大”的炒法一旦形成雪球,股市是可以升到你唔信(不信),但却令这只“慢牛”成为“疯牛”。笔者明白中央政府希望将这只疯牛步履减慢,但发觉时已经太迟。在调整市中去杠杆只会加快股价跌幅,最终引发斩仓潮,在股民争相践踏下,股灾便不能避免。

沪港通的本质是好的,大陆也需要金融系统改革去达至人民币国际化。无奈金融监管和制度未能配合,尤其是在沪港通开通前,未有将杠杆倍数下调,以减低市场风险。另外,在救市方面也出现颇多漏洞,例如,内地证监容许大量上市公司停牌,这无疑为市场制造流动性风险。股民为了“揾水”,只能狂沽未有停牌的股票,甚至使机构投资者和大户在香港市场沽货套现,将资金调回国内救命。

最后,这次“暴力救市”尽显内地金融制度发展根本未达国际水平。为了救市,监管机构可以改变游戏规则,这做法只会令外国投资者对内地金融制度失去信心。假若内地继续以互联互通机制来推动改革,首要做的工作是提升制度质素,否则难以令内地金融体系与国际接轨。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