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普立茲獎得主、移美港人趙漢榮:香港人哪裏都可以生存

「許多東西都是爭取得來的,32年了,我爭取到,你們都可以爭取得到的。」
2021年6月11日,移居美國多年的美聯社港人攝影師趙漢榮 Ringo Chiu 得知自己獲普立茲獎後與太太 Suki 慶祝。
國際 美國 香港

今年6月11日上午 ,52歲的攝影師趙漢榮(Ringo Chiu)在美國洛杉磯家中緊張地盯住電腦。這天是「新聞界奧斯卡」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揭曉的日子,他與線上多位同事一起等待結果,直到宣讀出美聯社名字的一刻,Ringo高興得跳起並擁抱太太,與她擊掌。

「我做了32年,終於拿到這個獎項!從香港來到美國,就是為了追逐這個夢想,人生不斷地前進,在這個行業奉獻了這麼多,這個獎項是一個給我的答案。」兩年前,他作為特約攝影記者,與美聯社團隊拍攝加州山火,曾入圍相同獎項決選,最終跟獎項擦肩而過。

去年5月,美國黑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員以單膝跪壓8分鐘至死,美國多地爆發「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BLM)運動大規模示威,抗議警方濫用暴力、種族不平等議題,Ringo與美聯社多位攝影記者走訪多個城市拍攝,照片最終奪得「2021年普立茲突發攝影獎」。

美聯社得獎的15張照片中,由Ringo拍攝的兩張照片,內容都比較正面地呈現這場運動,他解釋,希望自己的照片「表達到示威的矛盾,示威者裏面有兩批人,不是每個人也是暴力的。」其中一張照片,他拍攝到一名女抗爭者站在路中心打開雙手,試圖阻止其他示威破壞警車。

2020年5月30日,美國加州城市洛杉磯,有示威悼念明尼亞波利斯被警察粗暴壓頸致死的黑人男子 George Floyd,一名示威者嘗試阻止其他示威者破壞一輛警車。
2020年5月30日,美國加州城市洛杉磯,有示威悼念明尼亞波利斯被警察粗暴壓頸致死的黑人男子 George Floyd,一名示威者嘗試阻止其他示威者破壞一輛警車。

「那位女示威者很勇敢,」Ringo憶述,當時附近已有幾輛汽車被焚毀,旁邊有示威者用腳踢向自己,不讓他拍照,他忍痛拍完照片離開現場,翻開牛仔褲,才看到自己的腳部流血。可惜現場太混亂,他最終沒能問到被拍攝的女生名字,之後無法再聯絡她。

槍林彈雨中,相機為他擋了一槍

在採訪美國連串示威活動中,Ringo總共中了5發橡膠子彈,「兩槍分別射中兩側的大腿,一槍是我左邊手臂。另一槍幸運打中掛在心口的相機,它幫為我擋了一槍,如果打到身體上,後果不堪設想。」

堅固的相機全被震壞,鏡頭金屬遮光罩被打出一道誇張的凹痕,「total lost(全數報銷)」。由於維修費用高昂,他只好把相機放在家中留念。同事在他得獎之後開玩笑說,幸好這樣,現在這台相機更有紀念價值。

Ringo說,自己以往多年採訪示威活動,從未試過去年那樣感到危險。他見證起初和平的遊行集會,演變成後來縱火、堵路、破壞汽車,示威者在火光熊熊之中與警方對峙。「從前警察發射催淚彈時,會通知記者走到一旁,最多只射幾槍,不會像現在那樣。」

另一次去年8月份BLM示威,警方施發橡膠子彈驅散人群,一發子彈毫無遮掩地擊中他的腹部,「痛到我差點暈倒,示威者合力把我抬走,由於救護車駛不進現場,示威者開車送我到醫院急症室。」檢查過後,幸好肋骨沒有折斷,但需要幾個月才能完全痊癒。

2020年5月30日,美國加州城市洛杉磯,有示威悼念明尼亞波利斯被警察粗暴壓頸致死的黑人男子 George Floyd,一名示威者在一輛焚燒中的警車前舉起拳頭。
2020年5月30日,美國加州城市洛杉磯,有示威悼念明尼亞波利斯被警察粗暴壓頸致死的黑人男子 George Floyd,一名示威者在一輛焚燒中的警車前舉起拳頭。

Ringo認為,當時警方是故意瞄準記者開槍,事後他透過美國全國攝影記者協會(NPPA)向警方作出投訴。事發8個月之後,警方完成報告,結論認為警員沒有犯錯。目前Ringo正與律師商量,打算向警方進一步提出法律程序。

中彈之後,Ringo幾乎每次落場採訪都會穿上沉重的避彈衣。「矛盾就是,有些示威者也穿避彈衣,警察當你是示威者,示威者又會當你是警察,到底我穿不穿好?」但不穿的話隨時有生命危險,最後,Ringo又再穿一件大衣蓋住避彈衣。

2019年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期間,Ringo曾因參與攝影展短暫回港。

一次警民衝突期間,沒有戴防毒面罩的Ringo走到彌敦道一帶拍攝,用兩個小時左右拍了一輯照片。不久他便中了催淚彈。有批年輕人馬上將他拉到一旁,用水幫他洗臉。那天他拍攝到示威者投擲汽油彈,也拍攝到防暴警察以催淚彈清場。

一年之後,當Ringo看到美國示威者穿著全黑服飾,在城市中樣四散牽引警察周圍走,少數抗爭者會拿起雨傘抵擋警方的催淚彈,示威者之間也會分配不同崗位,有自己的醫療隊協助傷者,這些都讓Ringo想起香港。Ringo認為,2019年香港示威全球關注,不只美國,更成了世界多地抗爭者的學習對象。

他覺得,美國民權運動經歷多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對於運動的劇烈化和暴力化發展,在現場記錄的他這麼看待,「這些運動每個社會都有,香港也有,你說它很暴力?不暴力的話,也不會將這件事反映到出來,才令到它改善。搶掠行為是過激了。為何香港的示威者會得到同情?因為他們沒有去搶,只是為了一個目標去爭取。」

2019年10月20日,香港反修例運動,示威者在旺角投擲氣油彈。
2019年10月20日,香港反修例運動,示威者在旺角投擲氣油彈。

「不勤力做好工作,別人會更加歧視你」

1989年,北京發生六四事件,香港首次有百萬人上街遊行,演藝界在不到一星期內成功舉行大型籌款活動「民主歌聲獻中華」,聲援北京學運。Ringo深刻記得,家人觀看電視新聞片段時哭了起來,當時剛剛中五畢業的他拿起相機,記錄民眾和民主黨領袖冒著狂風暴雨上街示威,自此萌生對新聞攝影的興趣。

當時的Ringo與不少北京學生年紀相距不遠,「如果當時我置身北京,像我這樣的性格,很有可能我會成為他們之中其中一個。」同年,他放棄了原本薪金多兩三倍的製衣廠工作,加入《快報》任黑房技工,後來轉為攝影記者,轉職至《星島日報》。頭幾年香港維園六四晚會的照片,幾乎都是Ringo他拍攝的。

1995年,因為在珠海書院新聞系畢業後,自覺學歷不足,決定繼續到海外求學,27歲的他向《星島日報》申請停薪留職,在聖誕節來到美國洛杉磯,讀社區大學,兩年後再轉到正式大學,從此離別香港。

在美國讀大學的時候,他到《洛杉磯時報》當實習生,在報館努力爭取每星期跟一名攝影師學習,突發新聞、體育、人像、特寫等不同領域的攝影,他各有「師父」。

2021年1月4日,美國加州城市洛杉磯,市民開車前往道奇體育場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2021年1月4日,美國加州城市洛杉磯,市民開車前往道奇體育場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儘管自己勤快、不怕吃虧,但他坦承,作為移民,總有各種障礙。「你說有沒有岐視也好,你不勤力做好工作,別人會更加歧視你,」他沒有直接回應自己有沒有被歧視,強調一切只能靠自己加倍努力。

直到現在,他每次拍攝前,都會看很多相關的新聞資料,也會上網參考別人的英文圖片說明怎樣撰寫,每次向受訪者查詢姓名,他都會叫對方用紙筆寫低,確保名字正確。他自言,語言能力始終是自己的障礙,「但我20年來,沒有因為語言問題出過一次錯誤。」

他後來以自由攝影師的身份,開始為《洛杉磯時報》拍照,一拍就是10多年。他與美國攝影業界的關係良好,2000年初正式申請移民時,得到報業工會正副主席和《洛時》多位編輯和攝影師,包括1998年普立茲特寫攝影獎得主Clarence Williams 寫推薦信,最終他成功申請到特殊人才移民身份。

2020年1月26日,美國加州城市卡拉巴薩斯,群眾遠觀一輛墜毀在山邊的直升機,據報直升機上載著籃球明星高比拜仁和他女兒。
2020年1月26日,美國加州城市卡拉巴薩斯,群眾遠觀一輛墜毀在山邊的直升機,據報直升機上載著籃球明星高比拜仁和他女兒。

過去多年,他作為自由攝影師,為不同報章和全球各大通訊社拍攝。拍攝過不同的美國總統,籃球員高比拜仁(Kobe Bryant)直升機意外過身的現場,加州山火等重大事故。

在拍攝加州山火時,他險些喪命,「在火場入面,突然風向轉了,將整個區域燒毀,我馬上跑到自己座駕,車身已有一邊微微溶化。」他說:「我50多歲還可以和消防員上山拍攝山火,60歲如果做不到,那你就去拍攝其他東西。」他認識一些70歲的老前輩,依然在努力工作。

「提起Ringo,他們不會說我是最好的攝影師,但都認同是我是最勤力的攝影師,」他坦承。較為可惜的是,20多年來,他仍沒有取得全職新聞攝影師的職位,而自由攝影師,收入較不穩定,缺乏基本保障。

疫情期間,他認識不少全職攝影師因為健康安全考慮,決定留在家不出外工作,暫時領取政府的失業救濟金渡日。Ringo卻總覺得,2020年這個大時代,作為一個新聞攝影記者,有好多事情都值得報道,怎可以不拍照呢。

在洛杉磯,目前從事新聞攝影工作的華人攝影師不多,Ringo可能是現職的唯一一位。恰好這次普立茲得獎作品也與種族平權有關,而美聯社拍攝團隊中,一半也是少數種裔,當中一位攝影師特地打電話給他道賀:「我感到非常光榮,作為移民的一代,可以證明到給別人知道自己的能力。」

2018年11月9日,美國加州城市馬里布,居民 Tim Biglow 嘗試在山火中挽救他的傢俱。
2018年11月9日,美國加州城市馬里布,居民 Tim Biglow 嘗試在山火中挽救他的傢俱。

年輕人不用害怕

移民美國多年,對於自己新聞攝影的起點——六四事件,Ringo不能忘記。

每年悼念六四的活動,他說自己從未錯過,「如在香港我一定出席維園晚會,如在這邊,我就會拍攝中國領事館(前不同團體舉辦的)的活動,就算沒有工作在身,我也會來坐坐。」

對於人們曾經高喊的「平反六四」,他覺得已經很難實現,但堅持悼念,還是個人可以做的事。「好多事情不堅持就沒有了,我也堅持了32年。」Ringo說,他堅持悼念六四,也堅持用鏡頭繼續記錄六四相關的活動。

這20多年來,香港也經歷著一個個重大轉變。1997年主權移交、2003年沙士爆發、七一50萬人遊行,2014年雨傘運動,2019年反修例運動。

每次目睹香港爆發大事,Ringo都恨不得返港拍攝,對香港,他總有擺脫不了的情意結。
反修例運動期間,他長期留意香港的消息和新聞,甚至每天觀看示威現場的直播片段。「好辛苦,日日晚晚都去睇,這邊日頭是香港夜晚,有段時間好累。但始終也在香港長大,有情意結。」

2020年11月7日,美國總統大選前夕,時任總統特朗普到加州比華利山拉票,支持者迎接。
2020年11月7日,美國總統大選前夕,時任總統特朗普到加州比華利山拉票,支持者迎接。

他承認,身處海外,很多時候,人們分不清他是香港人還是亞洲其他的人。特別是這一年多,疫情影響了美國人的生活,不少當地人對中國人帶點敵意,但他們不懂得分辨不同的亞洲面孔。

在聖塔莫尼卡市,他拍攝一場聲援香港反修例示威的活動時,有途人站起來對他們叫囂「Go Back to China(滾回中國)」,並指罵示威者說他們是「病毒」。不過,最近一次聲援香港的活動中,坐在旁邊餐廳的外國人又向示威者舉手,示意支持。

無論如何,Ringo覺得,許多美國人還是比以前更了解香港的處境,多了人關注和支持香港抗爭者。

Ringo歎息,作為60年代生的香港人,自己見證這個城市由貧乏變為繁盛,經歷許多高低跌蕩:「來到現在年輕這一代,香港應該要比以前更好,沒想過會變成這樣,很可惜。」但他始終相信,勤快、變通、轉數快是香港人的特質,如果真的在香港生活真的變得艱難,移民也不用害怕。

「報導說有年輕人,只有幾萬元積蓄不敢移民,我當年出來也是窮得好緊要。我告訴你,香港人在什麼地方都生存得到。我們既勤力,轉數又快,所以我會鼓勵他們,年輕人不用害怕。」他說,「他們(年輕人)有的是時間,國父在國外努力多年才成功,好多事情都可以去做。還有,在外國的世界好大,何必要留在一個地方呢?」

「許多東西都是爭取得來的,32年了,我爭取到,你們都可以爭取得到的。」他想對自己家鄉的人們說。

2021年6月4日,美國加州洛杉磯,一名男孩手持蠟燭,參加在中國領事館外舉行的六四悼念集會。
2021年6月4日,美國加州洛杉磯,一名男孩手持蠟燭,參加在中國領事館外舉行的六四悼念集會。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5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香港人真tm搞笑,32年来都在争取,英国人殖民的时候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所谓的争取就是自己躲在美国让别人去送死,还有一堆废青把这种人当偶像,真是笑死人

  2. 同意RYW的觀點,這篇其實就是拿一個獲獎的人做噱頭,然後講一堆自己帶有濃厚傾向的政治觀點。沒有成長經歷,沒有作品分享解讀,把一個有故事的成功攝影師的故事,講成一個失去焦點的、乏善可陳的抗爭者的故事。


  3. 冒著生命危險都照影,佩服!明明這麼厲害,不知道做不到全職攝影師是甚麼原因了?想多知道一點他在香港的事,或是工作的日常~

  4. 这篇报道写的不好。其实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这篇文章作者太集中在抗议,尤其是刻意地和大陆、香港那些事件联系在一起,无形中带进了自己的政治观点。不是说不该写香港的抗议活动,包括大陆的六四,而是如果主线从这位摄影师的人生履历来写,带出来这些内容,会比较全面和有深度。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本来应该是很让读者感兴趣的,不得不说看完觉得有点失望。

  5. 世界那麼大,何必要留在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