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以「雄雞」比喻版圖形狀,2016年最後一個月,濃霾如洪,PM2.5實時分布圖上,雄雞彷彿被當胸插了一刀,深紅血色以首都北京為中心,上漫東北、西北,下滲華中、西南,華北一片無一倖免。
網絡上有人形容,這是「中國癌症」——12月18日,中東部日均達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達到71個,其中京津冀及周邊53個,之後重污染持續,12月21日冬至日,也被稱為「霾至」。
截至12月21日下午2時,中國空氣質量指數實施排行榜上,大陸365個城市,近四成處於輕度至重度污染中。達「嚴重污染」程度的城市共有13個,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區和山東,河北石家莊、唐山墊底,AQI(空氣質量指數)高達500,石家莊的PM2.5濃度飆至614。「重度污染」城市45個,「中度污染」32個,「輕度污染」33個。
而在中國空氣質量在線監測分析平台上,2016年12月至今,大陸367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排名,山西臨汾和河北石家莊分別為倒數第一第二,屬「重度污染」,PM2.5平均濃度分別高達170和164。在它們之上,共有97個城市屬「中度」和「輕度」污染。代表平均空氣質量「優」的綠點,落在西南邊陲地區,華南、東南沿海部分城市和東北部分邊境地區。
濃霾之中,不見天日,視野混沌,人們戴著口罩,大白天也要打著車燈才敢小心行駛,航班則大面積延誤,甚至因看不到地面指示而要盲降;學校停課,醫院卻爆滿,憂心忡忡的父母抱著呼吸不暢的孩子,無處可逃;網絡上流傳著各種各樣或嘲諷或無奈或苦澀的段子,新聞報導的文字和圖片一天比一天觸目驚心……
官方預測稱,22日隨著冷空氣南下,污染情況有望逐步緩解。但這樣的霾災,中國還能承受多少次?
客觀的說,中國政府還是有進步的,現在霧霾是官員的業績指標。而五年前年一直拒絕承認霧霾的存在,每次公佈都是空氣質量良好,做法跟sars期間一個水平
為人民服霧
陆陆们的忍耐力是被锻炼出来为国家服务的
放心,中国人的忍耐力是惊人的
楼下一派胡言
即便是這樣,我們還是不能忘了黨三十年來的領導,才使今天有了這樣的榮景。
霧霾只是霧霾,黨會解決問題。
我們只要戴上口罩,閉上嘴巴,有點耐心就好。
沒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