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
-
從失去邦交國,到疫情防控獲國際認可,你如何看蔡英文執政四年的「成績單」?
蔡英文就職連任台灣總統,中美台三角關係將會如何發展?你怎麼看?
-
台北車站大廳擬永久禁止席地而坐,有網友號召「坐爆台北車站」 ,你怎麼看?
外界針對大廳空間的使用屢有爭議,你如何看待台北車站大廳作為公共空間的論述?
-
美日等8國發聲支持台灣,你怎麼看台灣加入世衛大會的前景?
世衞稱成員國對此台灣問題「缺乏政治共識」,總幹事「沒有授權」決定邀請台灣參會,你如何看?
-
太陽花學運、反修例案件判決引爭議,你如何看社會運動中的「罪與責」?
在公民抗命中,示威者往往會面臨是否違法的考慮,公民抗命可以與法治兼容嗎?你如何看?
-
復課無期的學年:你認為公開試應該如期進行嗎?
本學年的應試氣氛低落,普遍學生備考狀態未如理想,應試考生該如何排解疫情帶來的壓力?
-
顧小孩還是顧工作?台灣家長不敢請假照顧家中休課子女,矛盾該如何解決?
疫情之下,各類「託管班」是否是孩子的最佳選擇?
-
台灣大選臨近,你怎麼看是次選戰焦點的藍綠之外「第三勢力」?
不區分立委選票你會票投「第三勢力」嗎?為什麼?
-
韓國瑜於辯論會批評三家媒體,是否合情合理?你如何看媒體在此選舉中的角色?
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如箭在弦,扮演監督角色的媒體對待各候選人的態度持平嗎?
-
同志不分藍綠?同志運動先驅祁家威被批為藍營站台,你如何看?
祁家威其後公開宣布挺蔡英文,呼籲大家打破藍綠情結,還有哪些議題的推動需要打破藍綠情結?
-
林心如遭誹謗台獨勝訴,成為首位「中國法院認證非台獨人士」,你怎麼看?
此「法定」的政治取態會成為藝人與「台獨」割席的趨勢嗎?
-
台兒福聯盟斥資3.7億購屋引爭議,公益組織運營資金該如何分配?
有學者認為是次爭議恰體現出公眾對社服團體的刻板印象與NGO困境,最應聲討的是政府在此處的缺位,你怎麼看?
-
台灣「網紅」歡樂無法黨引熱議,你如何看待這個新世代的政治嘗試?
如何喚起年輕世代的政治熱情?新世代的政治型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消失22年的販賣機重返台北校園,被指個資外洩、圖利廠商,你怎麼看?
柯文哲前早曾提及不應讓販賣機進入校園,現在話風急轉彎;在大數據時代,以人工智慧之名為一切行為開脫是否可行?
-
在台港陸學生連儂牆衝突愈演愈烈,校方應如何處理爭端?
你怎麼看撕毀連儂牆貼紙的行為?文化衝擊下該如何進行異議表達?
-
邦交國數量不斷下降,台灣外交何去何從?這會對總統大選帶來變數嗎?
索羅門群島與台灣斷交,將引起怎樣的國際政治變動?
-
郭台銘退出國民黨並批評其腐朽,他參選總統將對局勢有何影響?你怎麼看?
郭台銘的退黨意味著參選總統嗎?這對於2020台灣大選局勢有什麼影響?
-
台灣兒童公益劇團紙風車劇團取消在台中的演出,是誤會一場還是政治綁架?
「政治不是就是在為這群沒有票的拼未來嗎?」如果選舉造勢會變為給孩子的演出,將會變成什麼樣?
-
中國國家電影局宣布暫停大陸參加台灣金馬影展,我們該如何理解藝術與政治?
限制自由行、暫停參展金馬影展,這對台灣局勢釋放了什麼信號?這樣的信號會有什麼走勢?
-
台灣大選前夕,47個中國大陸城市居民赴台旅遊受限,將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被指「過於依賴政府及大陸市場、產業類型單一」,台灣的旅遊觀光業是否存在缺陷?
-
韓國瑜將代表國民黨對決蔡英文,他們各代表了台灣民眾的哪種聲音?
柯文哲及郭台銘是否參選仍未明確,他們對明年的總統選舉將帶來甚麼影響?
-
台灣調查指逾5成上班族擁有網紅夢,你怎麼看網紅現象崛起?
生活方式、語言學習、好物評測、影視吐槽、電競直播……你有收看「網紅影片」的習慣嗎?
-
長榮罷工關鍵「禁搭便車條款」:非工會成員應否共享工會所得成果?
「禁搭便車」有助工會團結、提高工會協商籌碼;長榮公司則認為需重視非工會人員的聲音與權益,並避免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反對「禁搭便車」,你如何看?
-
世新大學性別氣質歧視霸凌爭議:性平課程應該列入必修課嗎?
有人認為對施暴者人肉搜索的行為是在「以暴制暴」,你怎麼看?
-
就算貓咪跟政績無關,但你還是點讚了?你如何看台灣行政院的「幼貓宣傳片」?
以萌寵為主角的官方解釋性宣傳片可以更好貼近民眾嗎?你怎麼看這種類型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