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立會佔領案:藝人王宗堯等12人最高被判監逾6年|Whatsnew香港

2019年立會佔領案:藝人王宗堯等12人最高被判監逾6年|Whatsnew

判刑時,距離2019年衝擊立法會已經過去4年。

你的社區,我的工作,他的DQ——「非建制派」區議員助理失業記

經歷區議員助理工作的常規和例外,他的地區勞動瑣碎、有意義且與時代共振,直到為新時代不容。

止暴制亂的後遺症:大檢控數據,解讀反修例示威者的命運

「進一步將法律與法庭武器化,就能止暴制亂?還是要偃旗息鼓,以應付更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

反修例運動四年,in limbo的被捕者:其實沒有結束這回事

「當警察打電話告訴你,哦,你可以拿回自己的(證物),就代表你的case closed,19年的事就跟你再無關了。」

從英國、加拿大到日本,海外的六四集會籌辦者在碰撞中相認

「割裂之後信心從哪裏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行動創造的。」

香港眾籌法——國安法時代下,民間團體面對的新挑戰

港府展開為期3個月的眾籌法諮詢。規管眾籌如何成為政治議程?如何影響公民團體運作?

香港研究立法打擊「假新聞」︰國安法下的新責任?如何保障新聞自由和人權?

掌握公權力的機構往往會指控傳媒是反對派或在撒謊、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這種說法破壞了公眾對新聞業作為公共監督機構的信任。

香港醫管局員工陣線最終章︰二萬會員變七百,組織新工會的殘酷與美好

雷樂雯再不是當初那個「普通護士」,「能夠參與在不同人的生命當中,即使未必能改變結局,但至少可以陪伴到別人的最後一程。」

DSE考生的跌宕三年:高中生活從未開始,回憶只剩下Zoom

「現在好像只是為沙紙(證書),把書讀好就算。如果沒能力,就要接受留在香港。」

大型社運創傷之後,他們在時代崩壞中如何自我療癒?

「我覺得這一代人會有一種迷失。不斷參加社運,但過後我們到底是誰?」

反修例運動三年,出獄的少年後來怎麼了?

「每次有人提起,你都會記得:呀,你就係個『監躉』(你就是一個囚犯)。」

從維園燭光集會到香港社運,五個大陸人在這扇窗口看到真實的中國

花了很大力氣,從一個「六四是禁忌」的地方,到了另一個「六四是禁忌」的地方。這個日子成為了我的執着,我的責任。

612人道支援基金5名信託人涉國安法被捕——支援反修例運動,基金如何被盯上?

自反修例運動,612人道援助基金支援逾2.3萬人次,至2021年9月停運。2022年5月,警方以國安法拘捕5名信託人。

五個關鍵字,直擊國民黨靈魂:「黨主席」們的兩岸政策是什麼?

兩岸關係風雲變幻、張力日漸升高,國民黨內代表人物江啟臣、洪秀柱、朱立倫、趙少康有何對策?

黃雪琴:「哪有記者不發聲」

她堅持報導維權者、行動者,只是沒想到,步入了和他們類似的命運。

區議員散席,辦事處斷捨離:如果人還在,所有東西都可以繼續下去

香港各區的議員辦事處上演著一幕幕的撤離和道別,雖然區議員身份不再,但沒有議席的人,仍可以繼續服務街坊。

走出仇恨、哀痛與愧疚:高壓時代,香港人如何情緒自救?

在面對種種社會和個人問題的輾壓之時,人們怎樣找到屬於自己的活下去的方式?好像沒有事情可以做,但也總有事情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