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異鄉人:求職好像相親,我在日本是如何找工作的
明明從小就很聽話,遵循社會規則,可是為什麼還是連打工人都做不成。我不知道怎麼才能在沒有正確答案的「相親」中牽手成功。
-
《該死的阿修羅》導演樓一安:他這樣講述一個隨機殺人的故事
縈繞在心頭的夢境是「撞向國貿大廈」,幾篇深度報導幫他找回了創作初衷。
-
散場之後慢慢吵
生活很喪,深夜日劇的叛逆很孤獨
日劇榮景不再,但深夜劇的內容依然任性且關懷,它們偶爾提醒我們,活着也很重要。
-
當38億貧者的財產總和都比不上這26個人,富豪稅是收窄貧富差距的良藥嗎?
英國智庫經濟事務的研究主任 Jamie White 認為更重要的是以更有效的方式抑制權貴資本主義的現象持續擴張,而非一次性進行財富回收和再分配,你怎麼看?
-
中國「貓狗經濟」急速增長,是單身人口增多,還是社會老年化之故?
「怎麼不給父母」、「捐給貧困孩子更好」,你怎麼看網民們對寵物花費過高的指責?
-
Facebook員工指其內部立場不容右翼,「政治正確」是否壓倒「言論自由」?
你怎麼看Facebook員工成立的要求公司內部意識形態多樣的「FB'ers for Political Diversity」小組?
-
標榜共享經濟的 Uber, 動了誰的蛋糕?
你更習慣在路邊揮手叫停一輛空的士,還是拿起手機在虛擬網絡裏預約一趟Uber?
-
面對新生兒,為什麼查基因正當,查性別違法?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生孩子也可以預先畫好設計圖紙。
-
不靠廣告,媒體如何生存?你願意為內容付費嗎?
從媒體的角度思考,如何才能靠內容本身生存,並持續發展呢?
-
政治人物開粉絲專頁,能觸到民意嗎?
大家逐漸意識到,社交媒體是未來宣傳和行銷的重要平台,商界、媒體、政界都不甘人後⋯⋯
-
提到「宗教信仰」,你最先想到哪三個詞?
「過去,我們以為不開心是因為窮;現在我們富了,可還是不開心。我們意識到有些東西缺失了,那便是精神生活。」
-
「預設默許」器官捐贈,你願意嗎?
社會應當默認每個人都願意在去世之後捐贈器官嗎?
-
為幼兒接種疫苗,是必要還是多餘?
反疫苗爭議越演越烈,如果你身為父母,你會怎樣抉擇?
-
台灣2萬人附議「鞭刑」酒駕累犯,嚴刑能否遏止酒駕?
鞭刑、加重拘禁刑期、到殯葬所服役,這些刑罰有用嗎?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