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脱暴動罪,這對香港夫妻的一年候審生活日報

同脱暴動罪,這對香港夫妻的一年候審生活

候審的日子裏,這對夫妻曾經預想過入獄分離的日子,並為此做了種種準備,路透社追蹤拍攝了兩人的生活片段。

李耀泰:去年此時連儂牆上,一萬筆「香港之聲」說了什麼?

於此時此刻,回看去年此時的連儂牆,摸索真心而幽微的「香港之聲」。

追蹤721真相的親歷者們:我不僅僅想知道誰打我

「大家最終只是想要一個公正的說法,痛苦之處是,大家都覺得這個說法不會出現。」

What's new: 民主派立法會初選結果出爐,抗爭派16人大勝,望與泛民謀合作

相比之下,投票結果亦見傳統泛民人氣滑落,在多區的初選投票中位居出選名單最後一兩位,甚至無緣出選立法會。不過,在反修例運動中有突出紀錄的個別泛民參選人,成績相當亮麗。

當文字消失了——國安法後,香港「黃店」連儂牆退潮

「我覺得現在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負擔,每一個身分都有。就我而言,我除了是一個老闆,要對員工、對夥伴負責,我作為一個爸爸也要對女兒負責。」

國安陰霾下,他們為什麼還上街?七一抗議現場特寫

香港主權移交23年,七一遊行首次被禁,國安法已然生效,但街頭上,人們仍然自發遊行,「香港獨立」成為今天最經常呼叫的口號。有示威者表示,「我們不會一夜之間唯命是從。」

讀者來函:「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

瓶子碎了,碎片會記得;火燒盡了,灰燼會記得。

呂大樂:為什麼香港的社會運動不能轉化?

基本上,政黨只是走在社會運動的後面,而未能將其訴求演繹為議會政治所可以代表、推動的議程。同時,政黨也未能為運動提供持久鬥爭的出路。反之,尾隨其後的政黨只想藉此而維持其民眾的接觸,並以此來吸收民意的支持。

流亡者鄭文傑:選擇這條路,是為了做自己,說人話

「什麼條件下回去?我想只有一個條件,就是這個政權產生系統性的改變。如果有一天我們回來,我們就會將民主自由帶回來。」

【獨家數據】香港學者追蹤6000示威者:他們信任誰?還參與抗爭嗎?

今日是反修例運動一周年的日子,端傳媒從追蹤6000名示威者的香港學者取得獨家數據,從中窺見示威者的複雜面貌:他們變得無法信任機關,也無法與撐警人士溝通,同時又一致認為,這場持續進行中的運動相比香港整體民主運動來得成功。

小端網絡觀察:Trump or no Trump?香港示威者及遊說團體如何看美國示威和特朗普?

眾志常委敖卓軒在訪問中提及「特朗普的角色不太重要」,引發連登網民不滿,認為眾志代表香港人和特朗普割蓆。到底香港示威者和網民如何看待特朗普和美國BLM運動?

不一樣的六四集會:燭光遍佈全港,人們為香港抗爭而歌

經歷反修例運動,六四集會有了新的意義和情感,有人認為出席六四晚會的意義「就是守護還可以紀念中共暴政的空間」;今晚各區集會,市民呼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香港獨立」等口號。

612中槍老師楊子俊:命運給我開了頭,我就得這樣走下去

楊子俊中彈後,開始了校內和社會上的雙重分裂生活,校內學生集會,他只是路過和走開,因為擔心會演變成「暴動黃師煽動學生」的戲碼⋯⋯

運動週年,香港教育現場不歸路:那些再回不了頭的少年

經歷一年的運動,阿飛明白到,運動成功與否,原來不能永遠歸咎「權威」和「政治打壓」⋯⋯

不為建國不是Chinatown,他們在海外覓地重建「新香港」

他想像著日後,每個香港人的「特設城市」能互相聯繫,跟香港也保持聯繫。「記住,我們現在不是goodbye and we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有天,如果香港和內地變好,我們還是會回來。」

「港版國安法」人大表決前夕 香港市民遊行反對 港警催淚彈、水炮車驅趕

港區人大代表黃玉山引述韓正消息指,「港區國安法」無損香港特區就《基本法》23條立法,23條立法是特區政府的責任和義務。

專訪黃之鋒:國際攬炒加速,如何在大國角力下謀香港利益?

「要讓香港成為全球外交必然要應對的課題。如果不能成為新冷戰下各國來使用的槓桿,那香港得到的會更少。」

人大立「港版國安法」,港府直接頒布實施,中央可在港設機構

民主派形容程序視《基本法》與一國兩制如無物,形同一國一制,繞過立法會立法對香港傷害極大。

北京強推「國安法」,香港金融中心對中國不再重要?

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在去年反修例運動間未有改變。如今中央不顧反對強推港版「國安法」,進一步削弱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將香港矮化為區內一個小小融資代理人,其背後並不一定沒有經濟計算。問題是,這一切會不會反噬中國自身。

從見證者到潛在犯人,香港警察為何對記者「開戰」?

從搜查、推撞,到針對性武力和圍捕,香港警察愈發以對抗性姿態對待記者。我們採訪了多位擁有豐富經驗的前線記者、工會主席、警政學者,嘗試還原前線採訪經歷,解讀多年變化,他們如何看待警方「假記者」和「運動支持者」的指控,以及行業自律的問題。

香港重傷:誰能接住經歷「戰爭」的人們?

他們心悸、手抖、失落...... 面對浩大的社會創傷,目前香港「沒有機構打正旗號說,會服務這一班人」。

黃色經濟圈的理想和掙扎:紅藍之外,他們要重掌經濟自主

將近一年過去了,將政治理念置於利益之前的黃色經濟圈可以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