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5項作品入圍第二十四屆卓越新聞獎

今年卓越新聞獎共吸引771件作品參賽,各獎項得獎名單將於11月18日頒獎典禮上揭曉。
八仙粉塵燃燒中的倖存者黃博煒,他的貓晚安親近他的手。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入圍2025年卓越新聞獎四項大獎,我們能夠持續紀錄這個時代需要的深度報導,來自會員的信任與支持。未來的每一步,我們仍需要你同行。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一起訂閱守護獨立報導,讓真相持續被看見。

台灣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公布第二十四屆卓越新聞獎入選作品名單,端傳媒共有5項作品入選:

《為烏克蘭而戰的台灣人:民主自由,理想成就,與戰死異鄉後的未竟解答》入選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特寫新聞獎

《消失的樂園,新生的人——八仙塵燃十年系列報導》入選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特寫新聞獎

《AI心靈樹洞:人類心事的機器傾聽系列》入選平面及網路(文字)類解釋報導獎

《政治角力》入選新聞攝影類單張新聞攝影獎

《從邊緣到復興:台灣銳舞文化三十年系列報導》入選不分媒體類藝術與文化新聞獎

今年卓新獎參賽總件數為771件,經過評審團37位委員一個多月的審閱討論後,共選出98件入選作品。各獎項得獎名單將於11月18日頒獎典禮上揭曉。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2002年元月正式立案,成立宗旨在透過頒發年度新聞獎,為新聞倫理及新聞專業建立標竿。在此前,台灣新聞獎多由官方頒發,但許多新聞工作者都認為,媒體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監督政府,因此由政府頒獎鼓勵新聞媒體,實非恰當。因此推動成立以「符合第四權邏輯」的民間新聞獎,取代過去難免威權政治殘餘的官方新聞獎舊格局。

端傳媒入選作品介紹

台灣志願軍呂子豪。攝:陳焯煇/端傳媒

《為烏克蘭而戰的台灣人:民主自由,理想成就,與戰死異鄉後的未竟解答》-入選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特寫新聞獎

一篇跨越個人悲痛與國際政治的深度報導。它以吳忠達的生死為軸,串連出台灣志願兵的戰爭經驗、家庭的傷痕,以及台灣社會對遠方戰爭的複雜回應。

報導以一位母親對亡子的追憶開篇,吳忠達的烏克蘭迷彩夾克象徵戰爭如何侵入普通台灣家庭。但文章並未止步於悲劇敘事,而是揭露志願兵赴烏的多重動機,從「民主自由」到「冒險」,反映台灣青年對國際政治與自身處境的矛盾。

2025年6月4日,於八仙粉塵燃燒事件中受傷的林祺育。攝:陳焯煇/端傳媒

《消失的樂園,新生的人——八仙塵燃十年系列報導》-入選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特寫新聞獎

本系列專題帶領我們重回2015年那個悲劇瞬間,並追蹤倖存者十年來的心路歷程。499名年輕人在那場粉塵燃燒中燒傷,15條生命就此殞落,十年過去,曾充滿笑聲的水池早已荒廢,但對倖存者而言,八仙從未遠去,它烙印在身體與記憶上,如影隨形。本系列從不同視角回望這段公安歷史,提出關於創傷、記憶與社會責任的深刻追問。

2024年1月3日,板橋。攝:陳焯煇/端傳媒

《AI心靈樹洞:人類心事的機器傾聽系列》-入選平面及網路(文字)類解釋報導獎

〈AI心靈樹洞:人類心事的機器傾聽系列〉從人工智慧在心理健康支持領域的可能性切入,透過深入的調查與訪談,完整呈現了生成式 AI 與人類心理諮商師之間的張力與互補關係。兩篇報導分別聚焦於政策、學術與臨床觀點,以及一般使用者的真實經驗,兼具宏觀視野與細膩的人性描摹。

2024年12月20日,台灣台北,立法院因審議選罷法、憲訴法和財劃法三項爭議法案爆發衝突。19日晚間,民進黨立委砸窗堵門阻止會議。20日議場內,民進黨立委與國民黨、民眾黨立委搶佔主席台,互相推擠導致受傷,場面混亂。攝:陳焯煇/端傳媒

《政治角力》入選新聞攝影類單張新聞攝影獎

2025年2月22日,台北,一場Rave派對內的年青人。攝:陳焯煇/端傳媒

《從邊緣到復興:台灣銳舞文化三十年系列報導》入選不分媒體類藝術與文化新聞獎

在社會快速變遷、價值多元並陳的當代台灣,端傳媒以兩篇報導,爬梳台灣銳舞(Rave)文化從1990年代以降的發展與轉型,勾勒出一段由地下萌芽、歷經污名、衰敗後又復興的文化軌跡,也描繪出一個以「共舞」為信念、穿越三十年光景仍不斷更新的台灣青年次文化樣貌。

編輯推薦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