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會 / 僅限會員 評論| 黃哲翰:新媒介上的台灣民族夢——如何面對社群離散與身份政治的挑戰? 網路媒介傾向將原本的公共領域分裂成個人私密的身份政治,進而淘空公民民族主義的根基,使得對共同體的想像再次離散。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2022台灣九合一選舉 / 僅限會員 評論| 喬瑟芬:台北市長選戰陳時中遇社群亂流,凸顯民進黨哪些問題? 民進黨的台北市長選戰打到現在為止,除陳時中「人設」不斷被攻擊、減分,公眾也開始對頻繁的政治迷因操作感到審美疲乏。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音樂 / 僅限會員 樂團裝咖人:孤魂野鬼還是二二八記憶,什麼是我們時代的「台」味? 這些年輕人的「台」不再是「藍白拖、吃檳榔」,他們用台語叫自己「鄉下人」,他們從音樂、故事、文學中唱自己的「台」味⋯⋯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極端天氣 / 僅限會員 評論| 單信瑜:台灣地震防災之進化——「營運持續」能力為何重要? 營運持續概念指的是,在事前評估災害發生的風險,設想好災害發生的情境,並且為了營運中斷和恢復做好「實質」的準備。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災害 / 僅限會員 【現場】花東連續地震後:從繁榮走向老邁的玉里,遭震災夾擊的生機 對年輕人口不斷外流、獨留老年人的玉里來說,地震時的臨時應急,恐怕比人口結構年輕的都會區還要來得艱難。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極端天氣 / 僅限會員 評論| 林宗弘:921地震23週年——災害頻仍的台灣,如何成為韌性之島? 921震災帶來的啟示是,國家能力與公民社會參與,有助於災後發揮制度韌性,這是民主制度的優勢。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災害 / 僅限會員 【更新】918池上強震全台1死146傷,軌道橋梁斷裂修復估1個月以上 台灣17、18日連續兩天於台東關山與池上發生芮氏規模6.4與規模6.8強震,全台灣有感,並陸續傳出災情。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人權 / 僅限會員 評論| V太太:性暴力作為「例外狀態」——狼師與完美受害者的互為鏡像 當群眾將性暴力行為人妖魔化、描述成與常人毫不相干的存在時,也必然回頭檢查受害者的道德水準,以證成此「例外」是怎麼形成的。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佩洛西訪台 / 僅限會員 「國籍就像俱樂部會員卡」:解放軍圍台軍演後,台灣人想移民嗎? 「我都會這樣形容,買個外國籍,就像買個健康俱樂部的會員卡,可以進去跑步、喝咖啡⋯⋯現在早就不是國家忠誠度的問題了。」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