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人,恰恰就是那些能給從來不讀書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蘇聯解體後長達三十年的時間內,烏克蘭的寡頭如何產生?又對烏克蘭的經濟與政治、甚至當下的形勢有著什麼樣影響?
無論懷念、感激,還是批判乃至咒罵,評論者的視角都是從本國國情出發,往往明顯不同於西方或俄羅斯人士。
承諾中的改革已註定將會落空,而如何看待這個國家的過去,正與如何籌劃這個國家的未來一起。
徹底反思帝國和「殖民」遺產,是俄羅斯從知識階層到普通民衆在未來必須直面的挑戰。
半個世紀以來,德國都在以「貿易合作維持和平」的名義購買蘇聯與俄羅斯的天然氣,卻最終深陷其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