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
僅限會員
鄭力軒:戰爭的昭和、曖昧的平成,曙光初露的令和
午夜一過,日本將正式告別平成時代,迎向令和。平成時期為面對昭和時期「戰後重建、奮力追趕」留下來的諸多難題,形成曖昧的性格,這將成為令和初年的重要底色。
/
僅限會員
東京大學入學致辭:年輕人,等着你的,是一個無論如何努力也得不到回報的社會
等待你們的,是與至今為止所有理論都不相符,不可預測的未知世界。一直以來,你們都在尋求有着正確答案的知識。從今以後,等待你們的,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世界。
/
僅限會員
「不是日本人」的日本人:國族神話下的北海道愛努族
日本政府日前正式以法律承認北海道的愛努族為原住民族,等於正式打破了日本「萬世一系」、單一民族的神話。究竟愛努人是誰?又是如何成為了「日本人」,再重新恢復為「愛努人」?
/
僅限會員
重磅調查:被強制絕育的淳子的一生
在二戰後的日本,一場為了「日本民族的再興」進行人工絕育手術的計劃,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十年間1.6萬人的命運被悄然改變。受害者之一的飯塚淳子追尋了五十年,真相終於慢慢浮現了出來。
/
僅限會員
讀者來函:建構文化創傷——從南京大屠殺與「文革」說起
中國官方在紀念南京大屠殺時多忽略作為個體的受害者或者讓受害者為宏大的中華民族崛起的敘事背書,使得南京大屠殺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宣揚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工具。
/
僅限會員
讀者來函:淺談南京大屠殺在中國和日本的社會記憶
高度情感化和政治化的敘事也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對戰爭更宏觀以及更具人文關懷的反思,僅僅局限於本族、外族這種生硬的二元區分與對立裏,對人性的討論也淺嘗輒止。
/
僅限會員
評論| 林泉忠:安倍訪問北京後,中日美台四角關係何去何從?
安倍訪華後,中日關係是否就此「好起來」?中日美台新四角競逐關係又將如何展開?是否會出現新的合縱連橫,對東亞新區域秩序的重構將帶來何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