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
    • 简体
訂閱支持
  • 會員中心
  • 繁體
    • 简体
  • 深度
    • 日報
    • 速遞
    • 專題
    • 評論
    • 播客
    • 系列
    • 欄目
    • 互動頁面
  • 多元
    • 國際
    • 大陸
    • 台灣
    • 香港
  • 社群
    • 訂閱支持
    • 訂閱新聞信
    • 參與活動
  • 最新
  • 地域
    • 國際
    • 大陸
    • 香港
    • 台灣
  • 速遞
  • 專題
  • 評論
  • 播客
  • 活動

奧蘭多槍擊

評論|李駿碩:奧蘭多屠殺,被淡化與簡化的同志身份

以「所有人的」或「文明世界的」去替代「黑人的」或「同志的」傷害,是典型自由放任主義對差異的漠視。

評論|戴娜美:奧蘭多屠殺,ISIS式恐襲為何難防?

社會想要消除這種危險已經不可能,因為它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它是生活的結果,是活生生的世界精神。

奧蘭多槍擊發生地Pulse,是間什麼樣的夜店?

這個十二年來一直保護着弱勢群體的地方,在6月12日凌晨,被永久地改變了。

槍擊案後看移民:到了美國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犯罪率上升、族群敵視、甚至恐怖襲擊威脅,生活在美國的移民群體難道只能與這些負面詞彙聯係在一起?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訂閱新聞信
  • 參與活動
  • 帳戶管理
  • 常見問題
  • App 下載
訂閱支持
  • © 2025 Initium Media
  • 隱私政策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