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香港大學接連爆出兩起惡性欺凌事件。「下體滴蠟」、「陽具打頭」視頻片段在網絡上流傳,引起公眾對大學之舍堂文化和霸凌現象的討論。去年12月,北京中關村二小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也在內地社交網絡上持續發酵。
在校園暴力的怪圈裏,施暴者、被施暴者、老師、家長、學校以及社會這些角色中任何一環的崩壞,都會造成一個世界的塌陷。恐怖的是,這個塌陷世界有如黑洞,外界往往一無所知。
近幾年來,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的頻率在逐年上升。語言侮辱、恃強凌弱等隱性的暴力在無聲無息中發生,正是這一類暴力讓受害者難以反抗,也缺少成人真正的關注。被欺凌的孩子往往會覺得尷尬、羞恥和恐懼,並覺得求助無用,從而不願意告訴別人,哪怕是最親近的家人。當受害人緘口不言,暴行就變成了沉默的深淵,埋藏於人們的心底,校園的暗處。
面對校園暴力,老師、家長往往和孩子一樣手足無措,絕大多數的發生在中國的校園暴力事件都只是以「批評教育」告終,並沒有相關法律、政策加以約束。當越來越多的報導湧現時,也有很多人站出來懺悔:昔日欺凌發生時,作為旁觀者的自己沒能施以援手。
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
在校園暴力中,施暴者一定程度上也一樣是受害者。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與父母的溝通,不被尊重與傾聽,不被肯定,這些都有可能導致他們將欺凌他人當作宣泄的方式。當被施暴者都求助無門時,施暴者的吶喊就更不會被人聽見。
你有經歷過校園暴力嗎?
若你旁觀暴力發生,會選擇沉默嗎?
在日常生活之中,怎樣醒察隱蔽的暴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