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國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要求一、二年級不能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原則上只組織一次期末考試。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傳播,不得根據考試成績設置「重點班」。
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是否真的能緩解內卷、降低育兒成本,又觸及到中國應試教育系統的哪些痼疾?這個9月,端傳媒推出「中國教育專題」,試圖從教培行業、職校教育、創新教育等領域回答上述問題。今天是專題的第二篇,探討中國職校教育如何才能真正培養出具備職業技能的畢業生。
整整十年前,我在《南方週末》參與撰寫了一篇題為《「倒賣」學生工——富士康「團購」,職技校批發》的文章,當年這篇報導的背景有兩個,其一是沿海地區企業用工成本上漲,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進行產業轉移,其二是富士康各地工廠連續發生農民工自殺事件。
在重慶富士康一個多月的卧底調查發現,大量使用學生工成為地方政府和企業解決「年輕、廉價而馴服」的勞動力供應問題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職校學生以實習的名義進入工廠,企業不需要像社會招工那樣簽訂勞動合同併購買社會保險,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另一方面職校老師會進駐工廠,利用自己的權威協助管理,學生如果有違背紀律的反抗行為,可能招致扣發畢業證的處罰。這兩方面因素導致在過去十年,學生工問題不但未能得到有效地治理,反而隨着人口紅利的消失愈演愈烈,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都在普遍使用學生工。
學生工亂象反映的是中國職業教育的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早在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普遍實行的師徒制是工人技能形成的來源,而國家統籌的勞動、人事與分配製度保障了工人的身份和地位。但是隨着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國有企業轉向依賴外部勞動力市場,「入廠包工」成為一種新型的用工方式,導致它們投資內部技能培訓的意願不再,師徒關係逐漸被合同關係取代。此外,出口型製造業基本都採用去技能化的流水線生產技術,工人幾乎不需要任何技能就能完成被高度分解的裝配動作,而勞動力市場上存在大量的無技能農民工,因此勞動密集型企業完全沒有必要進行技能投資。當人口紅利耗盡時,比農民工成本更低的學生工成為替代性選擇,無論在職業學校學什麼專業,他們的歸宿都是去流水線上打螺絲,這就使職業教育中的專門性技能培訓喪失了必要性。
無論在職業學校學什麼專業,他們的歸宿都是去流水線上打螺絲,這就使職業教育中的專門性技能培訓喪失了必要性。
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政府的資源投入在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是不均衡的,雖然兩者招收的學生比例相差無幾,但職業教育所獲得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特別是在中西部地區,職業學校變成了被層層考試淘汰的所謂「差生」的收容所,然後為中低端產業輸送廉價勞動力。正是在這種命定式的軌跡下,政府和職業學校都主動地參與到「倒賣」學生工的生意中,比如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職業學校為本地用工企業輸送學生工,因為給企業大量輸送學生工既是地方政府吸引產業轉移的籌碼,又為職業學校賺取不菲的管理費,這一看似三贏的局面本質上是一種權力尋租,對學生工來說,學而不得、學無所用必然會影響他們一生的職業命運。
技能培訓市場的失敗
對企業來說,技能投資必然存在外部性風險,即一些企業儘管沒有進行技能投資,卻可以通過「搭便車」的方式從培訓企業獲取所需要的勞動力,從而佔有部分培訓收益而無須分擔成本。
從整體的角度看,政府、企業和職業學校濫用學生工上癮的社會後果會是勞動力市場陷入「低技能、壞工作」陷阱,並長期處於技能短缺的狀態。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發布的《中國勞動力市場技能缺口研究》報告指出,新生代農民工雖然在受教育水平上有所提升,但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接受過相關技能培訓,僅有5.9%的農民工具有職業技能等級或職業技術證書,而且大多數農民工的職業技能都是通過非正式的培訓方式獲得的,包括「幹中學」、「拜師傅」等。而國家統計局2019年的調查顯示,七成左右農民工為初高中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學歷僅佔11.1%,接受過官方組織的職業培訓的農民工僅佔33.3%,具有職業技術等級認證的農民工更是極少數。
經濟學視角把這種現象歸結為技能培訓市場的失敗,對企業來說,技能投資必然存在外部性風險,即一些企業儘管沒有進行技能投資,卻可以通過「搭便車」的方式從培訓企業獲取所需要的勞動力,從而佔有部分培訓收益而無須分擔成本。「搭便車」的企業越多,其他企業喪失培訓成果的風險就越大,對培訓投入也就越消極,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因此理性的企業往往不願意投資於員工的遷移性技能培訓,因為員工的流動性使他們難以確定自己是否可以獲得培訓收益。
但是,技能投資在產生私人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不同程度的社會收益,比如公民素質的提高,犯罪率的下降,以及促進整個經濟領域技術的革新和應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技能培訓具有公共物品屬性。因此,當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無法滿足經濟增長對技能的要求時,就需要政府干預。但是濫用學生工的情況表明各級政府實際上對勞動力市場的技能短缺現象是放任的,或者說干預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因為包括學生工的農民工長期以來缺乏工資和就業保障,高流動性導致勞動關係短期化,企業對農民工過度剝削,農民工對企業沒有歸屬感,雙方均沒有意願參與技能培訓。而且農民工在工作中掌握的技能無法獲得相應的資格認證,「有技術無地位」的困境無法激勵他們持續地積累技能。
儘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憑藉「世界工廠」模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增長奇蹟,但是由於企業和政府長期忽視對農民工的技能投資,勞動力市場一直存在技能短缺,使得經濟增長陷入低附加值、低技能和低工資的惡性循環狀態,這種戰略選擇雖然可以帶來短期的增長收益,但是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如果不進行結構調整和制度改革,不但工人無法提升技能水平,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也不能相應提高。因此,從技能的角度看,中國產業升級本質上是要從「低技能均衡」向「高技能均衡」轉變,使企業的技能需求刺激技能供給,促進勞動者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意願和行動。
技能如何升級——以工業機器人為例
新的機器設備需要掌握更多技能和知識的工人的操作和維護,否則資本替代勞動得不償失,因此人力資本的改善是勞動力市場發展的應有之義,只有工程師比重的提高和工人技術能力的增強才能從根本上發揮生產技術進步帶來的勞動生產率提升。
過去五六年間,中國製造業利用新技術革命的契機加快推進自動化、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中國製造2025」、「機器換人」、「工業物聯網」等政府提出的頂層設計和實踐指引在企業層面帶來了不小的改變,比如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快速增長,使得中國自2013年以來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第一大市場。 另一方面,新的機器設備需要掌握更多技能和知識的工人的操作和維護,否則資本替代勞動得不償失,因此人力資本的改善是勞動力市場發展的應有之義,只有工程師比重的提高和工人技術能力的增強才能從根本上發揮生產技術進步帶來的勞動生產率提升。
從這個意義上說,實施職業教育改革,培養新技術工人是推進產業升級的必然要求。因此,2019年1月中國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總體綱領。根據這一方案,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具體內容包括:提升職業院校的教學條件,構建覆蓋大部分行業領域的職業教育標準體系,鼓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增加實踐性教學課時,規定頂崗實習時間為6個月,培養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並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在當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從失業保險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並將農民工納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擴招100萬人的計劃中。這些舉措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值得長期觀察。
以我長期關注的工業機器人行業為例,隨着汽車、電子、家電等行業應用機器人數量的快速增加,企業對掌握工業機器人以及非標自動化設備的設計、安裝、調試、編程、保養和維修等技能的新技術工人的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按照工信部的測算,如果工業機器人裝機量達到100萬台,大概需要20萬相關的從業人員。由於這是一個新興行業,存量的工程師不多,因此教育部2015年把「工業機器人技術」列入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16年全國共有240所高職院校以此專業招生,其中廣東省有20多所。據測算,如果開設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保持在300所的規模,每年預計會培養3.3 萬人,基本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但是新設專業往往存在師資薄弱、實訓設備不足、培養週期較長等問題。
由於職業學校培養存在這些不足,市場化的技能培訓應運而生,過去幾年一些工業機器人本體生產企業和系統集成商紛紛開辦技能培訓機構,它們由於在實際的項目中積累豐富的經驗,在培訓方面具有技術和資源優勢,教學設備更新換代快,教學場景不拘泥於書本理論,而是更貼近現實操作,這類培訓適合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工人,幫助他們在短期內快速上手,培訓結束後比較容易找到工作,並在實踐中積累項目經驗、提升技能。但是市場化培訓的質量往往參差不齊,費用也相對較高。
為了激勵和規範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新技術工人培養,2019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和系統操作員確認為新職業,並於2020年制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為工業機器人領域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供指引。此外,2020年中國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把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列為重要的比賽項目,吸引80名選手參加,在地方層面,2020年底上海舉辦首屆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廣東也組織實施首批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中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技能培訓體制的區別
中國在現階段構建新的技能形成體制離不開企業的積極參與,《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就強調要借鑑德國「雙元制」模式,推進校企合作,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製造業自動化、信息化升級背景下,工業機器人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反映技術進步與技能形成關係的例子,而且政府和市場均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這可以看成是現階段中國構建技能形成體制的雛形。按照資本主義多樣性理論的研究路徑,發達工業國家的技能形成體制可以根據企業和政府對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參與程度分為四類,分別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自由主義技能形成體制,以日本為代表的分割主義技能形成體制,以瑞典為代表的國家主義技能形成體制,和以德國為代表的集體主義技能形成體制。
以此為座標,中國在改革開放前後的技能形成體制存在明顯的轉向,在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和企業對技能形成的參與程度都比較高,國企採用師徒制制,開辦技工學校,國家提供財政補貼,具有集體主義技能形成體制的特徵;而在市場化轉型時期,隨着國企改制和師徒制解體,企業逐漸退出對工人技能的培養,而國家參與技能形成的方式轉為通過公共財政支持各類職業學校的發展,具有國家主義技能形成體制的特徵。
但是正如學生工問題所反映的,僅靠政府有限的投入,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師資和教學水平、以及社會認同度都存在不足,無法適應產業結構升級時代對技能形成的要求。因此,中國在現階段構建新的技能形成體制離不開企業的積極參與,《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就強調要借鑑德國「雙元制」模式,推進校企合作,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這意味着新的技能形成體制將重新納入集體主義的特徵,即國家和企業分擔技能培訓成本,由職業學校提供理論學習,由企業車間提供技能實際操作訓練。對企業來說,投入資金購買先進機器設備,如果沒有足夠的新技術工人,生產效率的提高將受到制約,因此會有動力承擔對工人的內部培訓,但是隻有解決技能形成中的「搭便車」問題,企業投資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提高。
在德國企業聚集的江蘇太倉已經形成了一種跨企業培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具體來說,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當地職業學校和德資企業合作成立專業技術工人培訓中心,學生在課堂、實訓中心和企業車間接受培訓教育,所學內容主要為行業專用技能,畢業後獲得德國商會的職業技術證書。這種模式不限制畢業生在行業內企業間流動,但是企業間進行有組織的競爭,通過合作協議,一方面進行薪酬控制,實現級差工資的壓縮,另一方面直接控制員工流動,限制挖人,從而降低員工跳槽和企業挖人的動力,而未參與技能培訓的德國企業,如果需要聘用技術工人,需要向其培養企業支付一定的費用,這些措施和行規降低了當地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保障了企業進行技能投資的獲益。
綜上所述,當前中國的職業教育正處在一個岔路口,一邊是製造更多的學生工,一邊是製造更多的新技術工人,儘管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良好願望是後者,但是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實現,除了長期投入之外,更需要制度和政策的改善。因此,政府和企業必須放棄短期利益和路徑依賴的誘惑,認識到濫用學生工是一種竭澤而漁,唯有投資技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以致用,既有技術又有地位,才能使未來的經濟發展進入「高技能均衡」的良性循環,即企業依賴高素質勞動力擴大市場份額,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這將進一步強化對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質量要求。
“实习”,指双十一当企业客服,销售额不达标挂科。
学生工也好,新技术工人也罢,决定于市场,劳务市场还是以代工制为主流结构的话,新技术工人又是一个新的梦想,所以,劳务市场需求取决于下个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及其他业态的变还是不变,如果继续内卷,那学生工、农民工的出路将进一步堪忧。
中国职业教育很简单的,就是为了收容和榨取人口红利,意思就是大家收拾好心情准备进厂当民工啦
抛开工程师和工会去谈产业工人既有技术又有地位的“高技能均衡型”乌托邦,太天真了,职业教育做不到啊
而现实又是那么反乌托邦:
疫情的反全球化,产业链的去中国化,人工智能又是中美竞争的指标不断的导入产业中,
所以中国产业工人将来存在的意义就是比用机器便宜,好一点的情况就是被困在一个新发明的系统中
德國不考Abitur進入職業體系,一直都有檢討的音量,過早讓學生對職涯選擇分流,其實也是造成壓力(上課內容差異大 選了職校很難再轉入大學研究)。
重點是德國的成功,是因為
職業體系的收入不低於大學畢業生(之前都會開德國水電工的高薪玩笑),且他們進入大學的學生比例並不高,這種社會思維才是德國雙元制發展的背景根基。簡單要拿德制套入中國,不如先來學台灣。
@Edvard 最怕就是學德國不成,學成了新加坡,學生出來還沒新加坡學生的命。
備註:新加坡同樣採用學生多次分流的體制,但從政府到社會都秉持的菁英主義文化反而令學生的壓力增加 負擔加重。這是電影《小孩不笨》上映時的情況,不知道現在如何。
感謝端媒的”中国教育专题“和作者的分析,正如”編者按“中梳理的近期一系列改革政策,實際不管是雙減政策打擊教培機構還是整頓各類非理性消費行業以及整治網絡文娛產業,均可從其背後隱藏著的同一條脈絡依據大量細節予以串聯分析,無論是將其解讀為對於即將面臨的人口危機的調整抑或針對中美脫鉤經濟內循環的轉型策略,引導重擊之下的失業潮湧入生產流水線都已經是很明顯的主要動向,雙減政策及對(中下層家庭)開放三胎的鼓勵則輔助職校教育模式的培育和人員輸送。作者也在文中提及現階段技能培訓體制已經在向德國雙元雙規模式靠攏,的確,從對德國”反壟斷“規則思路的借鑒、強調製造業而非服務業,以及對於具有教學實用技能的職業教育加以支持的這幾點,都可以看到逐漸摒棄美國模式而向德國模式學習的傾向。不過對於這種模式尤其對雙軌製職業教育模式能否借鑒成功的問題,我持強烈的懷疑態度,在低人權優勢、在勞工權益歷來無從得到保障的前情之下,對德國模式生硬地模仿也只會得到一種畸形的結果,因為如果仔細對比德國教育體制會發現中國根本無力從根源模仿,水土差異過大,除了並不具備使此模式得以成功的關鍵一環即”及早分流“的可能,也由因長久以來社會主流對職業教育的貶低和排斥。可見如果不能首先扭轉這種觀念的認知,職業教育職業高校依然不會成為未來家長們主動選擇的路徑。在德國的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體系中,學生會進過至少三次分流篩選,從小學四年級起即開始區分普通文理高中、實科中學、主幹學校、綜合中學等,考入文理高中的學生是為進入大學做準備,而意願從事技術工作的會進入實科中學;在進入中學之後以後依然有第二次分流機會,錯過第一次機會但希望進入大學的實科學校學生仍有選擇餘地;中學結束之後還有第三次分流,進入大學或進入職業高校。德國的應用技術大學和職業高等學院享有和普通大學幾乎同等的地位,在社會上也不存在對於這類學院的偏見,畢業生工資也不低於普通大學畢業生。去年德國的職業教育法修訂發已經正式生效,工匠等專業技能人員在職業進修之後將有機會獲得和大學本科或碩士同等價值的文憑。然而所有這些,以中國目前的土壤和體制結構,都不具備使得職業學校良性循環發展的可能,因此未來大概率還是會存在各種脅迫行為甚至愈演愈烈。
好文章,感谢作者
1.指标问题:学校有就业率指标,就业率指标关系者既得利益者的“仕途”,这一点在高校行政化的中国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利益链条。我当然不敢说工厂和学校高层有什么直接的利益联系,有直接的回扣,但是在天然的利益链条面前,很多事情就那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2.“实习”只是一个虚伪的面纱,知乎上,贴吧上很多职业学校学生或者一些有良心的老师都说了,“实习”过程中很少有任何“老师傅教技能”“老师傅带新人”的环节,更多是学生直接上流水线,或者在不熟悉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就操作复杂机械,学生工超时工作,超低工资,缺乏劳动保障等问题普遍存在,甚至不签劳动合同都称为学生工“实习”时常遇到的潜规则,导致工伤无法认定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实习中”能学到的很少,实习结束后也只有很少的人能和工厂订立正规的雇佣合同,大部分人实际上被当作了一次性廉价劳动力。而这一切打着“实习”的幌子。
3.职业学校培养“高级工程师”“高端人才”在中国非常困难。我很多回答都说了,中国人作为资源红利来看实在是太多了,根本不缺中高端人才,看看那些流水线工厂招聘的工程师都要求本科以上,也不过拿着那么点工资,职业学校的学生又有何竞争力?考职业技能证?考证又不限制专业,本科生当然更有优势。所以很多人直接把进职业学校等同于人生毁在了低端、工资底下、保障缺乏的血肉工厂里,其实不是悲观,而是普遍案例下的现实。
怎么改变:文章里说的很全面,很好了,我不多赘述。我想说的只有一点,再多温和的改革都是在扬汤止沸,如果要从本质上改变,1.产业升级2.严格执行劳动法3.必须彻底毁灭“廉价劳动力”这一个概念在中国的土壤,在“廉价劳动力”的概念里,工人不是人,而是一直奇怪的扭曲的人形的牺牲品,这一点必须彻底改变。
今天正好是9.9日,毛泽东逝世的周年纪念,很多人在各种平台悼念他为工人做的事,但我想说:Don't mourn, organize! 联合工人的力量,从小事做起,从为权益受到侵犯的同学发起合法的劳动仲裁开始做起。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小笑话
《工会在派福利》
一个左派受命拍一张工会派发福利的照片。
结果来验收照片的官员大吃一惊:那照片上全是日夜不休的人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劳动,旁边还站着个拿着一摞证书的男人
“这是什么?这男人是谁?”
“是学校监督实习的老师”左派回答
“那流水线上的是什么人?”
“那些是学校里的学生工”
“工会在哪里?”
“工会在办公室里派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