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同學在面臨畢業的關卡,時常迷惘跑來問我,念了四年的人類學到底能幹什麼?人類學有什麼用?雖然我暗地裏想罵他說,你現在才問,是不是有點太遲了?但坦白的說,我也不知道人類學能幹什麼。因為你的問題,隱含了你的答案。如果你不清楚你問這個問題的用意,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如果你問的問題是有關人類學對你未來的工作是否直接有用,我的感覺是除非你就是要從事學術工作,或者非常幸運,學的技術直接就能派上用場,又或者你參加了產學合作班,畢業直接上班,否則應該就是沒有直接作用。但不要失望,這不是人類學獨特的問題,幾乎在大學裏所有正常的學科,從數學、物理、生化、農經、文學、歷史、機械到公衛,專門科目所學的與你職場所要做的事,往往沒有清楚的相關,甚至根本派不上用場。許多中、小型工廠與企業需要的專業知識,其實高中教科書或大一的課本就足以應付,你要去的編輯出版社或報社,大都不需要員工對社會現象做階級分析或跨文化比較。大學學科的訓練只是儲備你到達職場、工廠、企業後,處理問題的潛在能力。至於你真的會碰到什麼樣的企劃案,什麼樣的實際困難,什麼樣的工作環境,常常與你在所學是無關的。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可能沒有,但是也不要太失望,別人所學也差不多是沒有的。
如果你問的問題是人類學這個學位的市場價值,那我也可以直接回答說,可能不高,它只會在特定的領域與專業圈(如:需要處理不同文化溝通的跨國公司,或者強調使用者經驗的企業)才會受到重視,才會被欣賞與理解。社會上大多數的老闆可能都不太知道人類學在學什麼,也不清楚要如何看待這個學科的畢業生。所以人類學的市場價值,很大的部分是決定於,你要如何宣稱、如何看待你自己。在這個學科的價值不清的情況下,你自我議價的空間就很大,你越能夠清楚的肯定你自己的所學,你就越有機會創造比較多的可能。
發掘不可抹滅的差異
不過,我今天想要講的「有用」都不是上面那兩個意義下的「用」,而是一種知識實踐層次的用,一種對人類學知識的欣賞與期許。人類學系的老師常常逼迫你們念很多很奇怪、很遙遠的民族誌,以及分析更多難以理解的習俗與儀式。這些故事與人物,對很多人來說,就是蒐集奇風異俗,或者好一點是所謂「多元文化」的展現。有人也許會質疑,在當前這種網路無遠弗屆、他者咫尺天涯的世界,文化的差異還有什麼值得特地理解的嗎?當你可以在Body Shop購買亞馬遜印地安人的荳蔻油與手環,可以在國家地理頻道觀看蘇門答臘原住民的葬禮,還有什麼東西不可以被我們所接近、觀賞與消費?還有什麼文化不能被全球化所連結與整合?文化差異除了是商品以外還有什麼意義嗎?
其實是有的,人類學家的任務一直是不斷在不同的人群的社會實踐中,發掘不可抹滅的差異、難以壓制的抗拒、不可思議的創意,以及無法理喻的荒謬。這些令人驚訝的行動與思維,持續的挑戰我們視為當然的秩序與界限,讓我們無法安穩的靜止與滿意,推擠我們往前往後、上上下下的多看一眼,多聽一點。
這些差異,有時並不是那麼異國情調,例如:遠在希瑪拉雅山顛尼泊爾的雪巴嚮導隊,或非洲坦尚尼亞西部市場中,抱着三個孩子交易的母親;它們可能就發生在你的身邊,像你們家巷口那位水電師傅開設的濟公壇,或者那位一板一眼的台電退休工程師,早上在公園開辦的氣功團體。但是共通性就是,人類學不斷地在探索、理解人們如何生產出特殊意義的現象與不同的價值觀念。這種好奇與同理心的培養,想要塑造的就是一種特殊的習性,一種讓你遲疑一下,停下來反思的習性。跨文化的訓練與思維會給你帶來一種猶豫,讓你意識到眼前所有做事的方式,都不可能只是當然的、理性的、正確的;而是文化的、習慣的、自我合理的。別人做事的方式就是不一樣,吃西瓜的方式就是有一百種。
每個社會文化,都有人們設計、建造出來的各種制度、技術、商品。他們會宣稱這些文化產品都是為了某種特殊的目的或道理而存在,像國家是為了捍衛國土、保家衛民;公司是為其股東營造利益;餐廳是為了提供餐點服務;汽車是為了傳送人與物;三號齒輪是為了讓自行車的鏈條轉動。然而,每一個國家都用不同的謊言在欺騙他的人民;公司分配利潤給股東的比例會因為文化如何看待貪婪,而有所不同;餐廳從來不是只是吃飯的地方;汽車最重要的功用早就不是交通工具;阿米希人(Amish)騎沒有齒輪與鍊條的二輪車,稱作scooter。
想像其他的可能性
但念人類學並不只是要我們面對常規的做事方法,產生遲疑與反思,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開始去想像其他的可能性。然而,其他的可能性是什麼意思? 我認為我們至少可以擁有三種思考方向的優勢:
第一個層次,簡單的說,就是不會把既存的制度與傳統當成是不可變動、不可挑戰,而是應當隨着不同時空變化的需求而改變,這種能力就是讓優秀的幹部與一般人區分開來的特質。人類學式的田野訓練與同理心,往往會讓我們更敏感於什麼是更有效、更貼近使用者、當事者的做法;而跨文化與不同尺度的比較,讓我們更有想像力去隨着環境的變動而調適。因此,我們往往能更清楚辨認出問題所在,並勇敢地提出對策。
第二個層次,比較具理想性,牽涉到價值觀,卻是人類學特別可以提供豐富思考養分的地方。除了前面提到的有效、有用的標準以外,我們應該要能進一步問,什麼構成更加符合社群福祉,更加環境友善,更加具有生命尊嚴的方式? 這裏牽涉到的是領導者的視野,是我們對我們所在的世界的責任,也是人類學繼續在提問與反思的議題。別的學科不是沒有在問或反思,而是人類學家透過對差異的專注與敏感,一再不識相的去激進的想像其他可能,造就我們一種深具倫理的實踐觀,既關注行動中的個人意義,也不怕去要求更基進的改變。
第三個層次,是一個更為抽象的思考形式,我甚至不確定應當說這是一種思考方式還是生存的狀態。人類學把人作為一種存在體,把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來面對,這樣的前提暗藏了一個不可能擔負得起的期待:在面對無可逃避的死亡之前提下,如何追尋一種普遍的、超越的可能性。我不是在談心理學意義上的焦慮徬徨,或者意義與意志的歸宿在哪裏。而是,剝開所有文化的修飾與修辭之後,我們可能面臨的是什麼都不確定,什麼都無從逃避的焦慮。我們透過文化、活動、理想、規範、消費、競爭、衝突、情義等等來延遲、遮掩、逃脫這種焦慮,甚至否認它曾經存在。但歸根究柢,你會察覺它還是就在身後的某個角落。
「無用之用」
我為什麼要談這種完全無用,完全抽象的東西?因為人類學透過極端的同與異,持續地在準備我們去感知這個焦慮的存在。也許你覺得這種焦慮是無病呻吟,或者庸人自擾,但是我只能提醒你,這種焦慮往往能夠讓你做出一些具有美感的東西,一些無法被功利所侵蝕的東西,一些連文化都要低頭的東西。
換句話說,人類學的最後一個用處就是「無用之用」。它就是一種,讓你有機會超過你當下存在的可能。
無論你覺得人類學是不是真的有用,希望你帶着人類學的知識離開校園,繼續開創它的可能。它沒有任何保證,也沒有一定的價值。它對你會有什麼用,就決定於你打算把它放在你身上的哪裏!恭喜你們畢業!祝福你們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林開世,台大人類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編者按】:本文原刊於作者臉書,端傳媒經作者授權轉載。
感谢分享,看完特别触动,找不到人聊的话题,在这里得到了共鸣。
自己并不是念的人类学,而是由于过去八个月有跨语言文化的经历,让我有了文中所说的那种不把一切当做理所当然的迟疑感,让我摒弃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开始有了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让我承认文化差异但不喜国族观念想把人类看成一个共同概念,让我有了意识到现有的制度和秩序并不是理所应当而是发展和变化的,也让我开始有对人生意义、不可避免的死亡的思考……以及找不到人探讨这样话题的孤独,和意识到这些问题带来的焦虑感,混杂在一起。现在我意识到,原来感受到焦虑和有一些意识的本身,就是一种成长,这些问题并不能立即找到答案,由此驱动着继续下去。
看完一頭霧水。
还是没听懂
剛剛文學系畢業,正處於迷惘的階段,讀了這篇文章,繼續迷惘著。
作為一個人類學愛好者,看完這篇文章後十分感動。
“什么都不确定,什么都无从逃避”。让我想起佛学所说的:诸行无常,寂静涅槃。
上人類學課程的時候經常會這麼問自己
想起我一个同学曾经跟我说,应该多了解一下人类学,很有趣,可以开阔视野之类的。(她老公是人类学毕业的)
写的真好啊 虽然不是学人类学的学生 但第一点同样也是我本科四年最重要的所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