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明尼加在剛剛收下了來自台北的50輛悍馬軍車、兩架軍用直升機、數千萬美元的援助之後,無預警的宣布與台北斷交並與北京建交。台北的前駐多明尼加大使馮寄台怒稱「這個國家不重要、唯利是圖」,而網路調查顯示,50%的台灣民眾對此事無感,畢竟許多台灣人連多明尼加在地球上的哪裏都不知道,更遑論在部分台灣人眼中,多明尼加面積只比台灣島大一點點、人口只有台灣一半,國民平均收入為台灣的五分之一。
這次斷交,從台北的走過場低調面對、北京的淡然,以及華盛頓無關痛癢的呼籲北京不要單方升級事態,看起來真的沒什麼重要,就像一場大家都不奇怪的茶壺裏的風波。但是,若把格局拉大來看,它並不是一場「本來就一定發生」的茶壺內風波,而是一場攪動美中勢力板塊對衝、凸顯北京困局、台北困局、華盛頓困局的巨大漿糊缸內的風波的開始。
多明尼加和「誰」斷交?
要說明狀況以及其巨大後座力,可以由一個最簡單的、然而華盛頓、北京、台北三方都回答不出的提問開始:請問,多明尼加這次是和「誰」斷交?
被多明尼加斷交的對象,是那個英文稱為「Republic of China」的中華民國,還是那個英文稱為「Taiwan」的台灣?
台灣的大多數媒體,包括政府人士的發言,稱之為「多台斷交」;除了政府最正式的官方文件,「Republic of China」是不見蹤影的,而社會民眾即使在私下交談中,大概一千個人只有幾個會用「多明尼加和中華民國斷交」這樣的語言。
北京方面,絕對不會使用「多明尼加和中華民國斷交」,因為中華民國對北京來講並不存在。但是,敘述此事時總要有個主體對象吧,總不能說「多明尼加和 X 斷交」吧?因此,北京無法迴避「台灣(Taiwan)」這個字眼,只能打補丁的加上一些類似「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世界上只有一個China」等等的定語。
華盛頓呢,在美中三公報的約束下,不能說出「Republic of China」,只能依循台灣關係法的慣例,指謂台灣這個島嶼為「台灣(Taiwan)」。美國自始至終都只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但從未認定「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
這都哪裏跟哪裏啊?多明尼加斷交的對象究竟是「誰」?
這個如此簡單的提問,如果讓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或孔子來回答,或許可以講清楚,但在二戰以後縫補拼湊、強國上下其手的「國際體系」邏輯下,完全講不清楚。換句話說,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漿糊缸內的問題。
這問題留在漿糊缸內已經四十年,不斷在發酵,遲早有一天會發酵到缸體承受不住的地步,漿糊就要噴發了。請原諒我用一個不太文雅的俚語來比喻那一天:當屎噴到風扇葉的時候 (When Shit Hits the Fan)。那一天將發生在何時?觸機是什麼?沒人知道。但是,多明尼加斷交事件,可以被視為那一天的凌晨零時一分,而秒針還在轉動中。
北京的困局
北京心知肚明,在這19個國家中,除了梵蒂岡需要北京踩油門才能建交,其他的18個,北京只需要把腳離開煞車,這18個國家就會自動投懷送抱。與梵蒂岡的建交,北京只需再做一些技術性的讓步,就可畢其功。
但是,大哉問來了,如果令「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在地球上一個邦交國都沒有,「台灣(Taiwan)」就自然而然的代位了,「台灣共和國(Republic of Taiwan)」在邏輯上就只差臨門一腳了。屆時,台灣島上還舊情綿綿的依戀「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人士,就頓時失去立足點了,北京就痛失台灣島上還對和平統一抱有期望的內應力量了。
事實上,這正是法理台獨派的深切期望:讓北京搞砸「維持現狀」,為改變現狀的正名制憲鋪陳國際道路。北京當然明白這一點。
那麼,北京究竟要給「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保留幾個邦交國,才能維持脆弱的平衡呢?五個?十個?相信這是一個中南海內經常在辯論的話題。天真的激烈派認為,這是一個偽問題,因為當時機到來時,武力收服台灣就可以了。這些天真的激烈派,坦白說,都不是得到共產黨真傳的人;一個得到共產黨真傳的人,應該有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高度的思維框架,陰陽互用、造勢不成就順勢,而不是以為靠打架就能得天下。
然而為什麼中南海內的高人無法說服天真武力派?正因為高瞻遠矚,這些高人深切認識到一點:台灣的背後還有美國呢,世界上最希望保留「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人或許不是台灣島上的國民黨或深愛中華民國的遺老遺少,而是美國白宮。又得向讀者致歉,為了撥雲見日,不得不再用一個不雅的比喻:有時,小三存在的意義,並不在於小三的優異或感情,而在於箝制大房的囂張,婚姻關係維繫不下去的時候,永遠保有和大房離婚、扶正小三的威嚇餘地。
以上是北京當前兩難的困局。這個困局,十年之前,哪怕在五年之前,北京都還沒把它當作一個真實的困局,因為當時北京還相信,中國的經濟會直線成長,軍力也會直線成長。但最近這十年、五年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脆弱已是無人可以否認的現實,至於整體國力呢,容我插播一個案例:美國對中國中興集團的芯片(晶片)禁運令,瞬間使得中南海明白,中國的所有科技硬體包括軍事,只是沒有靈魂的軀殼,而由於過去30年中國只重權勢和金錢,扼殺了發展靈魂所必需的制度與環境,因此即使現在開始改過修煉,自己的靈魂還在二、三十年之外。
台灣的困局
回過頭看台灣的困局。如前所述,50%的台灣民眾對多明尼加斷交無感,但等到梵蒂岡斷交(將中華教區中心撤離台灣),台灣社會勢必會大鬧並自殘一場。至於其他18國倘若一個一個的斷交,台灣社會的反應大概也和這次多明尼加斷交一樣,有些人傷心,有些人酸言酸語自嘲,有些人樂見。
如前所述,如果北京蠢到讓所有18國和中國建交,對台灣可能是去了一個心理包袱,對美國而言則是做實了中國單方改變現狀的企圖。何況,台灣內部的法理台獨力量,其實並不真正在意北京把18國都搶走,因為那是「中華民國派」以及「華獨(保持實質獨立)派」的損失,法理台獨派的加分。
台灣當下的困局,來自內部的因素遠遠大於來自外部的因素。台灣社會內部目前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陣營:保持現狀派,實質獨立派,法理台獨派,和不反對終極統一派。各「派」的真實力量比例,其實非一般民意調查可確認,因為幾乎所有的民調都採取暗示性或限縮性的提問方式。另外一種粗糙分類的方式就是把人民的感情狀態分為「台派」和「非台派」,甚至分為已經嚴重失焦的「綠營」和「藍營」(或泛綠、泛藍)。
台灣的政治現況,其實處在一種「動態的分裂」當中,隨著議題的不同還有輿論導引力道的不同,人們(尤其年輕世代)會把自己歸約到不同陣營。在成熟的民主社會中,動態的分裂很難走到威脅社會生存的懸崖邊緣,但是台灣的民主程度目前還只走到「一人一票+(幾近放浪的)言論自由」的階段,一般人民還沒有完成從「百姓」演化到「公民」。因此,「動態的分裂」在台灣,缺少了民主程序和法治的足夠保障,幾乎毫無例外的投射到頻繁交錯的選舉活動內。不誇張的說,台灣現在可形容為天天在選舉鬥爭,無事不牽扯選舉鬥爭,因而整個社會處於原地打轉或說鬼打牆的狀態。
生活層面有許多美好事物的台灣,在政治層面,幾乎可以用三種狀態道盡:一群為了選票而刀刀見骨的人物 +一群明哲保身、自求多福的人士 +一群嘲弄世態的游擊戰士。固然台灣不缺火爆性的社會、經濟議題,例如勞工待遇、軍公教年金、核能、空汙、食安、同性婚姻等等,但是在所有議題中,最具可燃性、一點就爆的,依然是前述(儘管分類粗糙)的所謂統獨、藍綠議題。
在還有19個邦交方的當下,再來幾個個別的斷交事件(除了梵蒂岡),相信也不至於成為牽動上述「動態性分裂」的要素,但是,還是那個老問題:究竟要等到剩下幾個邦交國,才會成為台灣內部廝殺自殘的燃點?北京的邏輯應該是,每次接近台灣選舉,若綠營勝面大,就來他個兩三個國家斷交,若藍營勝面大,就不進行建交。然而,這又牽涉到前述的背反定律:邦交國越少,法理台獨的籌碼就越多。
你說,這是不是一個扯不清、理還亂的漿糊缸?
美國的困局
美中兩國的摩擦,已經進行了四十年,但累積的壓力現在已經到了板塊對衝的階段了。板塊對撞將發生在亞洲,而亞洲境內有四個可能的對撞點:朝鮮、南海、東海釣魚島,還有台灣海峽。目前,雖然北京對台灣的文攻武嚇動作不斷,但我認為台灣在四個可能撞點中,還處於末段尾端。
美國的戰略困局,來自這大格局、大歷史、大地理;早已實質獨立的台灣還剩下幾個「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邦交國,完全不在美國的戰略雷達上。但是,當一個邦交國都不剩的時候,或者當邦交國數量降到「黃金交叉點」之下而導致法理台獨聲浪高漲的時候,美國的「台灣困局」就開始了。
我認為,美國不會願意陷入「台灣困局」,在對中國壓力升級還是降級、對台關係是升級還是降級的分寸上,美國有自己的節奏和尺度,而那節奏和尺度,絕對環繞美國利益而進退。這點,白宮和中南海之間絕對有某種默契,如果有一天這默契被打破,那絕對不會是因為中美的一方愛台灣,而會是因為中國或美國的執政黨愛自己。
台灣別插隊
美中板塊的對撞期,已經在2018年顯現;四十年的累積能量,應該至少需要10年才能達到新的平衡,不管那平衡點的基礎是什麼。如前所述,台灣在目前還排在末段班,雖然不排除中美兩國因為某事件而單方將台灣由末段班移至前段班,但台灣自己此時此刻,最應該懂得的是順勢而為、不插隊。
倘若台灣出現插隊行為,不管是政府主動的還是被內部壓力所迫的,攪亂的是美中兩強板塊對撞的摸索進程;換句話說,任何「插隊」動作,不但是對中國的打擾,也是對美國節奏和步伐的打擾。
台灣當前最大的風險點,不在於對北京的誤判,而在於對華盛頓的誤判。不論華盛頓的白宮及參眾兩院,對中共的策略和態度發生怎麼樣的轉變,不論華盛頓對台灣的政策和姿態如何升級,沒有一個有理性的人應該相信美國會把自己送進「台灣困局」。除非台灣出現如季辛吉、諸葛亮式的高人,說服美中兩國:世界上並沒有「台灣困局」這件事。否則台灣在接下來十年美中板塊對撞期間,只能謹小慎微、步步為營,順勢而為。
台灣可以積極做的事
請別誤會了。以上所論,並不是說台灣在大局上無事可做。以上所論,僅僅是說台灣不要傻到在美中板塊對撞期間插隊,台灣可以做的其他事還有許多許多。但這些可做之事,都落在台灣人必須認識自己、檢討自己的心理陰影的基礎上。
如前文所提,台灣在大歷史下,目前還只開發自己到一種「次民主」的階段。其實,若台灣人用心用力把台灣的民主成熟化,在一人一票、言論自由的已有基礎上,終止糊弄民主機制、加強法治、人民發自內心的將自己由自憐自悲的「老百姓」轉化成為有理有節的「公民」,並讓全世界的地球人都看到台灣的這份努力,用盡一切自己可掌握的資源和力道,對各國人民宣傳,政策上開放人才,讓世界走進台灣,那才是台灣在未來的最大安全保障,威力勝過核彈及航母。
多明尼加的斷交,若台灣人有如上格局,那麼真的只是芝麻綠豆小事一樁,但是若台灣人缺少格局和視野,發了霉的芝麻綠豆也可讓人腹瀉,甚至死亡。
其實,不止斷交事件,所有中共對台灣的其他文攻武嚇事件,都可以用同樣的格局和視野來對待。台灣人,你說呢?
(本文作者范疇,連續創業者、跨界思考者、時政專欄作者。本文原題為:「聖多明哥、北京、華盛頓、台北 - 漿糊缸內的中、美、台困局」)
覺得這篇寫得好,確實若中華民國邦交斷光了就等於給法理台獨派一個絕佳的機會。但等到零邦交的情況下是否真的能夠正名制憲還很難說。可以想見到時候中華民國派和維持現狀派可能會為了不想統一而支持正名制憲,但說不準屆時中國使出的經濟利誘和外交脅迫能影響到多少人。
認同作者所說台灣的民主化需要更加成熟,對其他國家輸出台灣印象和認同才是最大籌碼。我更認為台灣在這部分必須把自己放進比亞洲更大的視角,畢竟在許多進步價值的堅守上,台灣還有籌碼可以用來和中國做出區隔。可惜台灣的政治氛圍太過關注兩岸關係,人民的視野到達不了那個高點。
台湾人应该没有咋乎邦交国,真正重要的是护照免签证吧
浪费时间看了一篇YY文章
文章确实有点水,比如谈到中国内地经济脆弱,只是在部分方面脆弱。相比几十年前国力提升确实很大,注意只是几十年,但是欧美国家已经发展不止几十年了。另外台湾问题相信终究会解决,终究要回归祖国的。
我觉得「中华民国没有邦交国 = 没有国家承认中华民国 = 台独势力大涨」的逻辑很清晰啊
作者個人主觀性太強,不得不說這篇文章寫的真水,,,我都想說“以後台灣時政人士就別投廢稿了”
Boring
现在什么水平都能在端发文章了?就算中华民国零邦交,台湾就能所谓法理台独了?你说的是孤独的独吧?没有别国的承认,它怎么能成为一个“国家”?作者可笑的逻辑。按照你这样说,我们村也没有一个邦交国,那我是不是独立了?
感觉语言不太严谨,过于口语化。
浪费时间看了一篇YY文章
1. 是否我看漏了?沒有邦交國和法理台獨有什麼關係呢?作者有詳細解說嗎?
2. 按作者的想法,等中華民國沒有邦交國,法理台獨聲浪高漲的時候,台灣困局才會開始。那就是說台灣這幾十年來都未是困局,真好啊!
3. 還剩19個,北京需要多少時間來處理這19個呢?
4. 多明尼加和誰斷交?這明顯是偽問題。人家建交時,是和中華民國建交,那斷交時,是和誰斷交呢?一個沒有人會問的問題,還算是問題嗎?就算是,也應該去問當事人(多明尼加)。作者問了多明尼加嗎?
5. 其實作者發起的問題,都沒有什麼意義可言。用斷交來引出困局,太牽強了吧!
感觉是凑字数,言之无物。
个人感觉北京的困局在于在没有兜底的情况下没办法放弃武统,没有办法降低对岸的心理防线;而若真要武统又必须等待遥遥无期甚至和自身发展愿景相冲突的外部条件。
我倒覺得提升人民的民主素質和軍事、經濟、人民的危機意識是一體的,台灣人民都應該對社會的各種議題有建設性論述,才能避免過度眾聲喧嘩處於無效率的民主,讓各面向的發展更顯著的提升。
生於憂患的概念也是仰賴著公民意識的養成。當下社會意見紛雜,如果因為這些眾多的意見而失了自己的看法,進而放棄去理解和參與,長期下來只會讓自己對中國的舉動毫無感受。
翻墙出来看看,透透气,拜拜
鬼扯,我也是華獨微偏台派的,民主成熟固然要緊,但在這個東亞隨時會爆炸的準亂世中,南韓民主有成熟了嗎?日本民主有成熟了嗎?新加坡民主有成熟了嗎?再換位思考,強敵環伺的以色列民主很成熟嗎?不想辦法創建一個先進有凝聚力的國軍、不讓國民有生於憂患的小國危機意識、不給人民一個安定均富不過勞的社會、能源供應朝不保夕,還在談讓地球人看到台灣的民主云云,像是在跟小7打工的高職生談上了哈佛後如何照顧儀表禮節一樣
感覺「中華民國」政權在地球無邦交國並不會對台灣人造成多大面積的靈魂打擊,別說台灣一大堆本身早就看「中華民國」這殭屍招牌不爽的人,就算在乎「中華民國」的那一波,「中華民國零邦交國」的想像早已在台灣社會掀起廣泛的討論和心理建設。對台灣人會造成實質性爆擊的是「中華民國」護照在國際社會的認受度和他們自己獨立於中國的事實遭到破壞。
「中華民國」邦交國歸零,但護照依然獨立於中國並行之有效,台灣在國際事務中依然是完全獨立於中國而自主行事,台灣人依然有屬於自己的政府和軍隊以及貨幣等,那麼我覺得中華民國依然事實上存在。(我不是台灣人)
這篇文章寫得太廢。
BTW,
中華民國零邦交國,
催生的唯一最大效果是台獨思潮和行動百分百大爆發,
台灣人不是香港或中國的反賊,
他們有槍,
自不必過多惶恐焦慮。
加油,呆丸~
😁
缺少格局和視野,的確是台灣目前最大的短板。
若整個地球上的國家都不承認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段交,自然繼續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種不切時間的說法了吧。好比所有人都認為我是個胖子,但自己卻始終覺得自己苗條,那到底誰是誰非誰傻呢?
看完感覺實在是虎頭蛇尾。文章要討論的三個問題,字數和質量完全不成比例。
第一點個人覺得作者太過糾結於中國式的文字遊戲規則。作者假設一旦中華民國的邦交國為零,「中華民國」的概念就會崩潰。這怎麼會?像北塞普勒斯和聶斯特河沿岸這樣幾乎完全沒有主權國家承認的事實國家概念都沒有崩潰,中華民國又憑什麼崩潰?雖然不可否認的是,0邦交國對於「中華民國」的聲譽是個巨大的打擊,但是這同時也不會對於台灣作為共和國之名有多大的幫助啊,因為屆時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國」都是沒有外交關係的。。並且顯然的是,「中華民國」的遺老不會因為中華民國沒有邦交國就不依戀中華民國了。而台灣普通人屆時對於國號的認同程度也是一個問號。我個人覺得大多數人不會因為沒有邦交關係就突然興起對於變國名的狂熱。
然後後面,「美中板塊對撞」這樣莫名其妙的話語,讓我懷疑我是不是在看中國御用學者的裹腳布。
最後一段「台灣人能夠積極做的事」也是正確而沒有用的廢話。台灣對比最成熟的民主國家肯定是有太多不足,但就以目前的作者想像中的所謂「半民主國家」這個級別,中共想悍然入侵也要好好掂量掂量。
為什麼邦交為零 「台灣」就可以代位?
中華民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定義?
我是台灣人?我是中華民國人?
这种文章,竟然是我付费阅读的呃……
真是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
對於相信有普世價值,有正義,并且人類會向這個方向前進(雖然有波折反覆)的人來說,民主可以帶來富裕,也可以當作武器。
對於只相信叢林法則,社會達爾文主義,以及槍桿子出政權的人來說,民主也許一分錢不值。
写一半没动词了。这种行文质量编辑不改的吗?
要说明状况以及其巨大后座力,可以由一个最简单的、然而华盛顿、北京、台北三方都回答不出的提问:请问,多明尼加这次是和“谁”断交?
謝謝您的提點,我們修正了。
原來民主不僅能當飯吃,還可以當棍子使,我真是大開眼界了!
若台灣人用心用力把台灣的民主成熟化……讓世界走進台灣,那才是台灣在未來的最大安全保障,威力勝過核彈及航母。
——説得好!而且不僅僅是臺灣。
还有就是楼上说的经济那条。当年我党好心好意扶持台湾的液晶产业,将大陆大量的订单带到台湾。可是呢,台湾这些产商,和韩国的产商相互勾结,恶意垄断抬高价格,使得当时大陆内的液晶价格骇人的高。没办法,我党一看养了个白眼狼,终于想起国内还有一个叫京东方的亲儿子,转而扶持国内产商,提升科技。京东方也不辱使命,不惜以自身的亏本来打价格战,终于把这些恶意垄断的商家赶出了中国市场。对不起,我党已经吃过一次亏了,不会再吃第二次了。
以經濟體大小來比較,就知道所謂中台經濟越緊密,台灣對中國的依賴就越大,台灣則越難自主呀。怎會反而令台灣有籌碼呢。
共產黨和民進黨是最好的盟友 一起合作消滅中華民國
现有的和台湾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的国家都是和美国有利益挂钩的。另外之前与台湾“断交”的无非也是一些和美国无利益相关的国家。但多明尼加不同,它是收着美国的赞助而活的国家。而这次多明尼加的行为,没有被美国“一票否决”,只能说明这是美国所默许的。不用怀疑了,美国爸爸已经把台湾卖了,可惜的是台湾还在帮着别人数钱。噢,对了,中国人都喜欢凑个整数,现在还有19个,我估计又有一波“断交潮”要来了。
台湾人不要逆着我党的意思,让我党得虚名自己拿实利。只要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交往上升到我党不敢动台湾的时候那时候谈判就对台湾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