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民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度。1948年建國,發展至今不過短短半個世紀,鋼鐵、造船、汽車、電子、紡織等產業產量便均已進入世界前列位置。根據世界銀行數據,1963年,南韓人均國民總收入(2000年不變價美元)只有1059美元,到2016年已達到25485美元成為發達國家,坐列「亞洲四小龍」,以及是「未來11國」中唯一一個發達國家。「漢江奇蹟」,是每個南韓人心中的驕傲。
然而,奇蹟背後,必有代價。
上月,南韓男子偶像團體SHINee的成員鐘鉉被發現自殺,在送往醫院途中不治身亡,年僅27歲。據同團體的同伴表示,他曾說過自己不幸福,也曾透露收入不穩。他在去年曾經舉辦了兩場個人演唱會,但在結束前一度笑中有淚的看着全場歌迷,當時所有人還不以為意,現在看來,他的眼中滿是不捨。鐘鉉生前發給姐姐的最後一條信息是:「到現在為止真的很辛苦,請把我送走,並且說一聲辛苦了,這也是我最後的問候。」
在南韓娛樂圈,「自殺」一直不是聳人聽聞之事。曾為女團Kara落選練習生的So Jin,2015年就疑因明星夢碎,跳樓身亡,年僅23歲;曾因為演出電視劇《冬季戀歌》而走紅亞洲的歌手兼演員朴容夏,2010年6月喝酒後,在自家卧室以電線上吊自殺,年僅32歲;因出演《流星花園》走紅的南韓女星張紫妍在2009年自殺,2011年公開的遺書中披露,她出道四年多間被迫從事上百次性交易,被經紀公司社長強迫陪酒更是家常便飯。
南韓著名女演員朴真熙曾以「關於演員的壓力、抑鬱和自殺想法」的研究,在延世大學(南韓最頂級的大學之一)行政大學院獲碩士學位。她在研究中深入採訪了260餘名演員,包括月收入達1000萬韓幣以上(約港幣73000元/台幣27萬元)的主角演員和月收入達100萬韓幣以上(約港幣7300元/台幣2萬7000元)的配角演員,當中有近四成演員(38.9%)患有抑鬱症,而其中40%人曾想過自殺。女演員的抑鬱症患病率爲43.8%,比男演員抑鬱症患病率(35.7%)高出約8.1個百分點。報告同時指出,多數演員感到煩惱的原因,是「缺乏固定或持續的藝人活動,因此會感到不安和憂慮」和「公衆形象與真實個人形象差距極大,感到很多壓力」。
其實因着體制和風氣等諸多原因,除了藝人,南韓社會小到學生,大到老年人,都常出現自殺的情況。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OECD)的自殺率統計,從2003年到2013年,南韓自殺率在OECD國家中都排名第一,從未被擠下去過。2013年,每十萬名南韓人中,有28.7人自殺。
南韓自殺者,主要來自三個人群:學生、在職人士與老人。
學生自殺原因:學業、霸凌
2015年12月18日,一名首爾大學的學生在學校社交網站上公開遺書後,跳樓自殺。他在遺書中寫道:「這個社會的道理是要屈服於先出生的人、有錢人和有能力的人,決定生存的是筷子和勺子的顏色(註一)。我沒有理由繼續在這個與我完全不同的世界上堅持下去了。」一年前的同一天,他同一學科的前輩也在該公寓跳樓身亡。
學業是南韓青少年的最大壓力來源。相比於中國、日本等其他亞洲國家,南韓的學業壓力是公認最辛苦的。在學生時期,他們就要在社會對於名校的推崇下,想方設法考入名門大學。雖然很多家長、學生都認知到這風氣的問題,但是整個社會的環境氛圍就是通過學生的大學來實行階級分化,即以名牌大學或野雞大學來貼標籤。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南韓學生別無選擇,只能通過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面對現實壓力。
南韓的學習方式和中國有所不同,但又有點相似。中國的學習方式多數以在學校為主,放學後晚上自習、補習班為輔;唯有少數以補習班為主,以學校為輔。然而在南韓,是以補習班為主,學校為輔。南韓的補習班稱之為學院(Academy),是南韓教育的特色之一。在學校下課之後,絕大多數同學會去學院學習,直至凌晨12點。此外,學院的收費也比學校貴上好幾倍。有的學生實在學不好,走投無路,會無奈選擇輕生來減輕父母的負擔。
學生自殺的另一罪魁禍首,是校園霸凌現象的蔓延。校園欺凌現象一直存在,但是近幾年有兇暴化、低年齡化的傾向,不少自殺的青少年便是因為受不了校園欺凌,而選擇了自我了斷。男生的校園暴力傾向於身體上的碰撞、索財行為;女生的校園暴力傾向於孤立、謾罵等行為。同時,校園暴力不再局限於時間、場地,加害者會通過社交網絡的方式持續不斷地騷擾和欺凌受害者。南韓著名漫畫《看臉時代》、韓劇《繼承者們》也有描述到這一事實。同時,如果其他學生和這些受排擠的學生共處的話,則會被一起排擠,因此,更多人不敢為這些受欺凌學生發聲,部分更為了避嫌而加入加害者行列。最終,給受害者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
南韓許多名人和財閥青睞的三大私立小學之一──松義小學(音譯)(Soongeui Elementary School),也曾經發生過校園欺凌事件。2016年,南韓三大電視台之一的SBS報導稱,就讀於此校三年級的劉某遭到了校園暴力的凌虐。受害者表示,他本來獨自一人在房間玩被子,結果突然被幾名學生用被子蓋着、用棒球棍毆打。之後,劉某更被強迫灌下沐浴露,施害者卻說「沐浴露是香蕉牛奶」。後經證實,加害者真實身份是錦湖韓亞集團老總、著名演員尹孫河等南韓名門的小孩。事件曝光後,在南韓社會掀起軒然大波,民憤滔天,演員尹孫河被迫移民加拿大。不過,錦湖韓亞集團的少太子卻受到暗中保護,被從此案件中除名,目前動態不明。
又有媒體報導稱,同年11月,就讀於首爾某小學的B某,由於常年被同班同學欺凌,最終從8樓縱身躍下。值得慶幸的是,樓下繁茂的大樹救了他一命,但其左眼卻永久失明。學校高層面對洶湧輿論卻巍然不動,直至負面評價井噴才採取措施,召開校園暴力委員會,決定以扣除十日平時成績或是強制轉學作為懲罰處置施暴者。此事距離跳樓事件已經長達23天,這樣的處罰也根本就是形同虛設。受害者B的冤屈痛苦沒有得到絲毫的補償,還要膽戰心驚地活着,「特別害怕和加害者A某與其他曾經欺負過他的人上同一所初中」。
在職自殺原因:前後輩文化、聚餐文化、下跪文化
即便順利考入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南韓職場對於年輕人們來說也是可怕的煉獄。根據2016年Job Korea所做的調查,現在的職場人士有46.2%認為職場壓力「特別大」,將近49%的人認為職場壓力「有點大」。換句話說,只有4.8%的職場人不將工作視為壓力。在這裏值得注意的是,在職場壓力分類選項(工資、業務量、事物滿足度、上級和同事的人際關係)中,53%的人選擇了與上司和同事的人際關係。同時,另一份2016年的相關報告指出,55.4%的人為了職場生活放棄了「興趣和娛樂生活」,主要原因則多數表示「完全沒有時間,下班回到家就凌晨了」,甚至有職場人自嘲道「我們忘記了如何娛樂」。
南韓職場人的自殺,很大程度上與講究「負責」的職場文化有關。
一、「前後輩文化」
南韓的職場生活極為壓抑,其前後輩、上下級關係極其分明。一般而言,剛入職的員工不以年齡分前後輩,而是以入職年份來劃分。入職年份相同,則以平輩交談;入職年份不同,則以上下級關係交談。一般而言,上級沒有先走,下級則不會離開。根據相關數據,南韓職場人士平均每日工作時間為11.2小時。因為過度工作引發身體疾病的人隨處可見。
二、「聚餐文化」
很多韓劇裏經常會看到南韓公司的「聚餐」文化。如果同事提出下班後一起去喝杯酒,絕對是不可以拒絕的。不然,你會成為不重視「我們組」的利己主義者。公司認為這樣有助於拉近同事間的關係,員工首先要考慮「我們組」、「我們科」的團隊利益。可是,其實下班時間就是員工個人的,被綁架加班還不夠,還要被綁架陪酒,這樣的「集團壓力」多數不分場合和年齡。對於集體行為的負擔和抗拒感,久而久之就會令人變得抑鬱,很可能會進一步促使他們選擇自殺。
三、 「下跪文化」
三星NOTE7炸機事件後,在石家莊訂貨會上,為了讓經銷商多訂貨,三星中國區高管集體下跪。除開銷售時為了博得同情下跪,下級如果犯了嚴重錯誤,上級也可責罰其下跪甚至對其踢打,而下級則要默默忍受,抗拒就會丟掉飯碗。
雖然身處發達民主社會,卻不得不在如此壓抑、令人窒息的職場中度過一生,想想就令人絕望。這樣的職場環境也往往是家庭暴力的禍根──在外飽受凌虐的丈夫回到家,自然不會給妻子和孩子好臉色看。長此以往,非瘋即魔。
老人自殺原因:經濟困難、健康問題、孤獨
據南韓媒體Newsis報導,目前南韓的老人自殺率持續上升,自2009年起,在OECD老人自殺率中,南韓持續六年排名第一。每10萬名老人中,有54.8名選擇了自我了結,高達OECD平均值的3.2倍。而根據南韓中央自殺預防中心的報告,在2015年自殺案件中,年齡超過65歲的老人佔了28.4%,比美國和日本都要高。其中,超高齡的自殺率則更為嚴重。60歲高齡段中,每10萬老人中有36.9人選擇自殺;70歲高齡段中,每10萬老人中有62.5人選擇自殺;80歲高齡段中,每10萬老人中有83.7人選擇自殺,是20歲年齡段自殺率的5倍。根據2014年南韓保健福祉部所做的相關調查報告中,其採訪的68萬名曾動過自殺念頭的60歲以上老人中,經濟困難(40.3%)是讓他們考慮自殺的主因,其後是健康問題(24.3%)和孤獨感(13.3%)。
如今,南韓老年人群體正面臨着巨大的生存挑戰:沒有存款、缺少親人援助、經濟狀況不佳、難以找到工作。很多南韓老人領不到養老金,三餐不繼。在首爾某公園一家由佛教寺廟運營的餐廳前,每天都有大量老人排隊領取免費午餐。這家餐廳原定每天接待上限為140人,如今被迫增加至200餘人。一名志願者說:「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他們一天中唯一一頓飯,如果我們不照顧他們,他們只能上街乞討」。在首爾最為光鮮的街道上,在璀璨的霓虹燈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南韓老人拖着吱嘎作響的木板車緩緩經過,車上堆滿舊紙板及各種廢品,一天能賣幾千韓元,約合港幣幾十元。對於很多南韓老人來說,這些,就是他們每日賴以生存的「食糧 」。
除了老人自身難以溫飽,其子女的經濟狀況也可能成為老人自殺的推手。儘管在傳統的觀念中,子女照顧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南韓兩極分化的社會導致很多年輕人僅能勉強徘徊於貧困線附近,因而無力顧及老人。一名老人在被報社採訪時表示:「我有子女,但他們經濟困難,我不想成為他們的負擔 」。另外,多數老人在得知自己身患不治病時,會選擇自我了斷,以免給家庭帶來更多的經濟負擔。一些老人難以忍受疾病的折磨,也會選擇輕生。
然而南韓老人的傷痛,除了自身原因,被虐待也佔很大的一部分。根據南韓保健福祉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南韓共收到逾萬宗虐待老人的舉報,其中被判定為受虐屬實的案件共有3818件,與2010年相比,短短五年間增長了24.5%,不減反增。同時,數據表明,76.9%的虐待老人案件發生在家庭內部,當中有近半數的案件是子女虐待父母。然而,這些為國家和社會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的老人們,在虐待自己的兒女面前,卻大多選擇「縱容」與「沉默」。親情,是大多此類案件難以結案的重要原因。
老人受虐會引發老人的自殺嗎?答案是會的。南韓神經精神醫學會曾指出,當老人身患疾病、身患憂鬱症、身處貧困或家庭不和時,他們都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此外,在2013年,南韓自殺預防協會會長河圭燮表示,孤獨是致使老人自殺的一大原因。若子女不來看望,老伴也先自己而去,老人的孤獨感就會加重,若還有老病纏身,老人的孤獨感更會大增,決心自殺的可能性也會增加。獨居老人人數的增多也成為致使老人自殺的原因之一。這是因為子女不贍養或者根本沒有家人的老人,每天都承受着極度孤獨的折磨。
經濟奇蹟,未帶來心理健康
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曾經對自殺現象做過深入的研究。他認為,自殺現象的出現與社會因素分不開,人們往往會因為和社會過高或過少的融合而選擇自殺。實現「漢江奇蹟」的南韓,擁有着令不少國家豔羨的發展速度。然而,過快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打破了以往緊密的社會、家庭聯繫,將人們變得原子化,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更將個人局限在自己的小空間中。人人只為自己的生活焦慮、只因自己的進步而滿足,加上追名逐利、強者自強的浮躁風氣,許多人與社會的聯繫已經不足夠支撐他們的心理健康需求。
或許有人會說,學校不是網絡嗎?家庭不是網絡嗎?公司不是網絡嗎?為什麼會孤獨?一個人的心理需求要得到滿足,需要多維度的支撐:家人、朋友、戀人、師長、上下級……乍一看,好像只要你認真上學、認真上班,就不會孤獨。然而,有人在你周圍不代表他們就能幫到你,能伸出援手不代表就能理解你。更有甚之,身邊的人不但不理解你,還會加入施加壓力以至欺凌你的行列,試問這樣的社會談何心理健康?
自殺率居高不下,或許與南韓社會雖然物質高度發達,但對國民心理健康卻不太重視有關。不僅不重視,還有將心理疾病「妖魔化」的趨勢。在南韓,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得了抑鬱症也不會去治療,因為會被人知道,繼而被當做「怪物」,最終導致被孤立、歧視,加重病情。因此,南韓的抑鬱症治療率持續偏低。
目前,南韓民主已經成績矚目,但距離一個健康的理想社會,仍道阻且長──這場無聲的戰爭,已經有了太多無辜犧牲者。
究竟什麼是理想的社會,中西方社會自古以來都在各自探索。5000年以來,還沒有一個國家給出過完美的答案──可能,這個答案永遠也不會有。然而,就像數列極限一樣,雖然達不到極限數值,人類卻可以和應該無限接近它。
(申在原,在華留學十年,目前就讀於浙江大學)
註一:南韓有一種「勺子階級論」,形容比起個人的努力,父母的傳承更加重要。 金勺子:父母享繁華富貴,其子女毋須工作也能夠生活得很好。 銀勺子:中產階級父母的孩子,比起土勺子更高一級。 土勺子:父母貧窮,孩子並不能夠從其父母身上得到經濟援助。
纠结叫不叫大韩民国有必要么…
作者是韩国人
大韩民国对于韩国 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中国 是同样关系
什麼大韓民國,筆者什麼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