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希望之黨失望而回,立憲民主黨哀兵得勝,安倍修憲一馬平川?

修憲已經不再是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問題,而是何時以及如何修改的具體問題。
2017年10月22日,日本舉行第48屆眾議院大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與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共獲得313個議席,在國會選舉中的強勢地位依然維持。圖為10月11日安倍晉三在靜岡縣燒津市發表競選講話的情況。

2017年10月22日,日本第48屆眾議院大選如期舉行。本次選舉最大的看點之一、新成立的希望之黨最終沒有給人帶來希望,反而是其排斥的立憲民主黨上演了黑馬逆襲,一舉成為國會第二大黨,同時也是最大的在野黨。由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與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共獲得313個議席,雖然較選前318個席位略有減少,但是本次選舉較上次選舉的總席位減少了10席,所以可以說自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的強勢地位依然維持。

希望之黨高開低走,難成氣候

本次眾議院選舉給人最大失望的,恐怕就是希望之黨。希望之黨是在安倍宣布解散眾議院之後不久成立的新黨,該黨糅合了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的一些擁躉,同時又有民進黨黨魁前原誠司高調宣布將民進黨整體併入希望之黨。「小池旋風」餘威未了、前原誠司又加新料,成就了希望之黨的高人氣。在成立之初的民意調查中,該黨的支持率甚至一度接近自民黨,從而製造了「政權選擇選舉」的假象。但是此後,小池本人以及黨內部敗筆連連,導致其支持率不斷下滑,最終結果不及選舉前保有的席位(只有50席,較選前減少7席)。

希望之黨失敗的直接起因是其高傲的姿態,該黨成立不久就有報章說小池有意拒絕接納民進黨內部的自由派議員,這讓選民們懷疑希望之黨作為一個成熟政黨的資質和包容性。小池的這番排斥言論成為希望之黨支持率的轉折點,自此其支持率一路下滑,最終被那些她排斥過的民進黨籍議員所組成的立憲民主黨超越。

2017年10月18日,東京都知事兼希望之黨黨魁小池百合子在埼玉縣與支持者見面,為大選拉票。
2017年10月18日,東京都知事兼希望之黨黨魁小池百合子在埼玉縣與支持者見面,為大選拉票。

再有就是小池本人的意向模糊,陷入兩難境地。小池是藉着東京都知事選舉刮起的旋風而獲得高人氣的,但是在東京都知事的位置上一年有餘,就把心思放在國政選舉上面,東京都選民未必買帳(事實上希望之黨在東京選區的成績非常糟糕,小選舉區加比例代表只有4名候選人當選,這反映了希望之黨在東京的失勢)。另一方面,小池其後又宣布不參加眾議院選舉,作為一個有意實現政權更迭的政黨黨魁,卻不參加眾議院選舉,意味着她在選舉後首相提名投票中不具備投票資格,這又似乎難以服眾。

最後,希望之黨政策主張並無亮點,未能獲得選民信任。在安全保障、集體自衛權甚至是修改憲法第九條等問題的立場上,跟自民黨相比並無突出特徵。在國內政策上,希望之黨向安倍政權說不,主張凍結消費稅並逐步取消核電,但該主張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選民,值得商榷。根據東京大學谷口將紀研究室和朝日新聞的聯合調查顯示,消費稅和核電存廢作為焦點已經不再那麼突出,選民們在其他方面的訴求(經濟、民生領域),希望之黨則並未滿足。

立憲民主黨哀兵戰略,贏中間票

本次大選最大的黑馬立憲民主黨在選前只有15個議席,而本次大選一舉突破50人大關,較選前增加近四倍。該黨在眾議院中的席位今後可能還會增加,目前一些新當選的獨立候選人特別是前民進黨籍的獨立候選人,在選後與立憲民主黨合流的可能性極大(比如民進黨大佬野田佳彥、岡田克也等)。

立憲民主黨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於下列三方面因素的眷顧。

第一,哀兵戰略湊效。立憲民主黨的成立是遭到小池希望之黨排斥的直接結果。希望之黨在排斥民進黨自由派議員並遭到輿論批判的同時,也成就了立憲民主黨的崛起。立憲民主黨黨魁枝野幸男本來在之前的民進黨黨魁選舉中惜敗於前原誠司,而如今其組建立憲民主黨,表現出不與希望之黨「同流合污」的姿態,獲得更多的同情票。

第二,政策主張耳目一新。立憲民主黨正如其政黨名稱所宣示的那樣,在立憲的基礎上實現民主,這也是對戰前傳統自由主義譜系的延伸。當前有相當多的日本國民或許認可安倍自民黨的政策主張,但是對程序和規則卻未必認同。而立憲民主黨的主張,則是要把立憲主義的原則重新拉回到國政選舉的討論框架中。正如枝野幸男所言,當前日本政治的問題不是「左與右」的問題,而是「上與下」的問題,是自民黨挾國會多數席位而罔顧立憲民主原則的問題,這在廣大選民中間產生共鳴。

第三,廣大中間選民將選票投給立憲民主黨。在此前多輪輿論調查中,無特定立場的中間選民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維持在30%左右,也就是說不到選舉的最後一刻很難判斷這些選民的政黨支持傾向。但是選舉結束後共同社所做的出口調查顯示,大約有31%的選民將比例代表區的選票投給了立憲民主黨,這高於自民黨的21%和希望之黨的18%。也就是說,立憲民主黨成為中間選民的首選,這也給該黨議席增加提供了有力解釋。

前日本民進黨創黨元老枝野幸男帶領他新成立的立憲民主黨在今次選舉中贏得無特定立場的中間選民的選票。
日本前民進黨創黨元老枝野幸男帶領他新成立的立憲民主黨在今次選舉中成為最大在野黨。

鷸蚌相爭,安倍自民黨高歌猛進

安倍所領導的自民黨在本次選舉中可謂過程曲折、有驚無險、穩坐基本盤。安倍本人也成為連續五次國會選舉(其中三次是眾議院選舉,兩次是參議院選舉)中都取得壓倒性勝利的自民黨總裁,這項紀錄可謂前無古人,也為安倍謀求連任攢足了政治資本。

自民黨之所以能夠獲勝,其首要原因還是其在政黨以及國政經營上有方。安倍本人團結和平衡黨內派閥的能力毋庸置疑,目前自民黨內還沒有哪個政治家和派閥可以正面抗衡安倍,這讓自民黨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應付選舉,而不是像其對手民進黨以及希望之黨那樣,忙着內部滅火。

在治國理政上,安倍亦有他獨特的一套方式。安倍經濟學雖乏善可陳,但是主要的參考點,諸如股票市場、就業市場等指標都一掃前任民主黨政權的陰霾。對外政策上,北韓核問題等現實威脅不是憑空捏造,選民和自民黨在北韓核問題的立場和態度上也有着驚人的一致性,這也是安倍有自信拿北韓核威脅來解散國會的重要原因。

另外,民進黨的「神助攻」也讓自民黨的選票得來的更加輕鬆。安倍宣布解散眾議院後不久,民進黨黨魁前原誠司宣布將民進黨整體併入小池百合子的希望之黨,這導致了民進黨事實上的分裂。民進黨部分候選人納入希望之黨參加眾議院選舉,另一部分候選人在遭到希望之黨排斥後,則另立立憲民主黨,最後剩餘候選人以獨立候選人參選。民進黨一分為三、希望之黨高開低走、立憲民主黨羽翼未豐,其實都在客觀上成就了自民黨的一家獨大。這些在野黨為了反對自民黨而反對,自身卻未能拿出讓選民信服的政策綱領,從而導致了選民們在投票行為中產生慣性思維。

安倍政權逃過一劫,修憲一馬平川?

當然,安倍以及自民黨內部也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透過這次選舉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雖然自公聯盟穩獲眾議院超過三分之二的議席,在接下來的四年眾議院任期內修改憲法議程看似一馬平川,實際上則還是需要面對一些困難。這些困難既有個人層面上的,也有政黨層面上,最後還有制度層面上的制約。

雖然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穩獲眾議院超過三分之二的議席,在接下來的四年眾議院任期內修改憲法議程看似一馬平川,實際上則還是需要面對一些困難。
雖然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穩獲眾議院超過三分之二的議席,在接下來的四年眾議院任期內修改憲法議程看似一馬平川,實際上則還是需要面對一些困難。

就個人層面而言,安倍晉三毫無疑問是修憲的重要推手。自民黨雖然獲得勝利,但是選民們對安倍內閣的評價並不高,在內閣支持率不高的前提下還能夠贏得大選,只能說明選民的票是投給自民黨的,而不是投給安倍晉三的。根據目前日本各大媒體的民調顯示,安倍內閣的不支持率普遍高於支持率(特別是《朝日新聞》的數據,大概有51%的反對)。安倍雖然在連任的道路上佔得先機,如果不經營好內閣的話,要想持續執政恐怕也是困難重重。自民黨內其他派閥的首領且具有競爭首相資質的如石破茂、岸田文雄、野田聖子等雖然也主張修憲,但是要合規、合情、合理。一旦安倍任內遭遇不測而下台,那麼修憲的大業勢必會延緩。

政黨層面而言,在修憲的具體內容、步驟以及方法上,執政聯盟內部仍有不同聲音。目前自公聯合政權雖然佔據眾議院三分之二多數席位,但公明黨一直都想牽制自民黨的激進修憲。正如公明黨黨魁山口那津男所說,「人們都說安倍自民黨往右的方向走,公明黨的責任就是把它往正確的方向拉」。日本國內輿論、各大政黨所討論的修憲,是否就等同於安倍所主張的修憲,這個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凝聚共識。其他諸如希望之黨、維新會也主張修憲,但是具體內容上也存在爭議,彼時一番討價還價也在意料之中。

就制度層面而言,修憲最終需要全民公投。如果說在國會內部動議修憲需要三分之二多數同意的門檻看似難度很高,全民公投的簡單多數似乎將難度降低了不少。實際上卻恰恰相反,代議制議員的選舉可以給政黨、候選人更多可操作的空間,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它未必能夠反映民意的訴求,但是全民公投則不然,修改憲法關係到日本國家內外政策的未來走向,日本國民對此慎之又慎。各大民調的結果也顯示,贊成與反對修憲議題的比例在伯仲之間。如果沒有穩定多數的民意支持,貿然動議公投,不排除會讓安倍前功盡廢。

總的來說,自民黨的勝利意味着安倍政權暫時逃過一劫,安倍本人所陷入的各類醜聞可以暫時消弭。安倍本人的各項政策也會得到很好的延續。在國內政治領域,安倍經濟學以及各項衍生政策恐將持續;在安全保障領域,安倍所提倡的積極和平主義將會更加積極。安倍也會更加有自信和實力來動議修憲議題。修憲已經不再是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問題,而是何時以及如何修改的具體問題。

(王廣濤,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員)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这次连任北朝鲜也是居功至伟

  2. 就看北朝鲜了 再来一波核危机之后就是最好的时机

  3. 自公聯盟……令人發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