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與《日常對話》,日本和台灣編出的「供養」

社會的多元,就如同水墨光譜般可以渲染出複雜美麗的紋理吧!

跨性別題材電影《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跨性別題材電影《當他們認真編織時》。預告片截圖

「17歲進入青春期以後,我無法接受自己的陽具,大概有一年沒辦法直視自己的雙腿之間。」

一位跨性別好友,曾經跟我說過這種話。

跨性別在日本,被稱為「ニューハーフ」或「オネエ」,乍看好像得到某種公民權一樣,實際上,我們很少聽到市井中一般人的真實意見。即使在 LGBT 的概念較為先進的台灣,跨性別在性少數中也是「弱勢裏的弱勢」。日本雖然因為娛樂產業對跨性別大肆消費的緣故,跨性別的知名度不低,但要說到「理解」,我想還是為時尚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