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毛澤東在著名社論《別了,司徒雷登》中,以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的離開作為象徵,宣告美國對華政策的全面失敗。大概只有少數杭州人知道:司徒雷登 1876 年出生在杭州,講一口流利的杭州話。
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遜(Richard Milhous Nixon, 尼克森)訪華,開始了中美關係正常化及中國重返國際舞台的序幕。除了北京、上海這些中國最重要的城市外,中方特意安排了尼克遜在杭州停留一天。
2016 年,當年尼克遜乘坐過的紅旗汽車亮相杭州蕭山機場,迎接 9 月在杭州的 G20 峰會。這是中國首次作為東道主舉辦 G20 會議,也是杭州首次承辦如此級別的峰會。
杭州在中國外交史上的象徵意義令人玩味。從 1949 到重返國際舞台,到成為世界秩序的重要決策者,這座城市所勾起的聯繫,都象徵著中國政府的外交勝利。
然而,「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的杭州,在一次次的外交會議中,不過是一個空曠的舞台,承載著上演時代劇目的人們。
空城杭州與國家的面子
在舞台幕後,國家層面的歷史敘述之外,值得注意政府如何治理杭州社會,為這次會議做準備。這些準備值得被記錄下來,而其意義並不亞於 G20 峰會本身──非常事件突出展現了政府權力在中國社會中如何運作、民眾和政府間的權力關係如何展開。
早幾個月前,杭州主城區的街道就開始整頓,兩邊的房屋重新粉飾,路面全部施工都在9月前停止;杭州周邊工廠停工以預防污染,為 G20 創造藍天;浙江省內的快遞早在8月以來就被嚴格控制,給杭州的電子商務和快遞業造成嚴重影響與限制;事業單位於9月初放假,各大高校推遲開學; G20 期間,杭州市民在浙江省內旅遊景點免費或打折,遠至安徽黃山和貴州的部分景區也有相應折扣。
在杭州,許多外來務工人員被遣返,出租房空置;會議封鎖區附近的小型店鋪全部關門,只形式性發放少量補償。這一切都以 G20 峰會安保為由,要求市民無條件執行。政府雖然沒有強制所有市民離開,但用盡各種手段使作為東道主的杭州人不要待在這裏。9月初的杭州彷彿一座空城。更為重要的是,許多這些遣返和限制,並沒有明文規定或依法可循,但人們在遭遇暴力機關的要求時,只有順從。
這一切的面子工程究竟為了什麼,其實很難說清。是為了取悅領導?是為了體現杭州的美好?還是害怕人們的騷亂?杭州市民們猜不透。這些行政手段,體現了威權政府的國家主義──維護國家顏面而犧牲社會利益以及公民的私人權利。許多弱勢群體,如外來務工人員的權益,無人去保護,只能為了一場盛會的表演,被迫犧牲。更有來自新疆和西藏的人,由於他們的出身而被嚴格管控,他們開的餐廳被關門。
G20 開幕前後,杭州的大街上隨處可見警察。火車站,公交車和大型公共場所的安保極為嚴格。大量裝甲車出現在杭州的主要街道,一片草木皆兵之勢,如臨大敵。這一切彷彿使杭州來到戒嚴時期。誰又能把這樣的情形,和滿大街的標語「杭州歡迎你」,以及那些溫柔優美的杭州宣傳片聯繫在一起?在西湖景區附近的居民,在家不能用明火煮食,公安局統一按身分證配送三餐,而外面卻是荷槍實彈的警察,遙遠地和「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封建專制相呼應。
在一個思維本位不在社會的國家,此番作為似乎情理之中。然而,杭州的社會卻則出人意料地不介意犧牲,反而看似一片歡樂景象。
封鎖的西湖,狂歡的杭州人
G20 對絕大多數杭州人而言,就是一場「杭兒風」。這是杭州話的一句俗語,指在杭州刮起的潮流,人們趨之若鶩的熱門事件。如某一家新開的餐廳好吃,流行開來,大家跟風去吃,便是典型的「杭兒風」。這個詞早已存在,而社交媒體,尤其是微信廣泛使用之後就愈演愈烈,象征著一場又一場的集體狂歡。
最近的一場「杭兒風」狂歡,源自西湖8月20日到9月1日部分封閉,和9月1日至7日的全面封鎖。杭州市民們趁封鎖前,感受沒有機動車的西湖周邊,在馬路上「凹造型」並拍照留念,瘋傳微信朋友圈。
另外一件「杭兒風」則是大量警察出現在主要街口站崗。其陣勢不禁讓我聯想起電影中民國時期的租界。但杭州人並沒有在意這點。很多「顏值高」(長相英俊)的年輕男警察被拍,女巡警也被媒體大肆報道。人們把照片傳到微信上,瘋狂轉發並持續關注 。大家在朋友圈裏愉快地消費著 G20 的種種周邊。而在這歡樂之中,卻可看到一種恐怖。
這些充滿活力的市民活動,掩蓋了許多人的不滿。那些利益受到損害的人們,那些外來務工人員、那些小攤販的損失,也在歡聲笑語中被漠視。微信上、公共場域裏,人們看不到不滿,只有眾人跟風拍照;沒有批評政府的聲音,只有抒發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歌功頌德和哀聲載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至於哪種聲音更為真實和響亮,都難以辨認。由於公共平台中言論不能自由表達,社會也難以接受多樣看法的共存。反感 G20 者斥其為一場面子工程,於民無益;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一切都於己相關而願意奉獻。前者斥責後者虛偽盲目愛國,後者則批評前者自私自利道德低下。社會的豐富在輿論中並沒有被包容,而是極力抗衡並強調己方的觀點正確而彼者錯誤。各式各樣的意見都在斷裂,彼此排斥,難以和平共處。
多樣的社會聲音在公共場域中被選擇性表達或漠視的同時,政府在 G20 的作為也極具戲劇性。黨組織在杭州全市範圍內組織黨員去填充那些封鎖的區域,比如讓他們去逛西湖,去準備回答外國記者的問題,不讓杭州看起來空蕩。黨員被訓練成演員。
這樣一來,封鎖西湖的安保因素倒是其次,重點在於把設計好的中國展示給世界,把中國社會藏起來。西湖倒是在這一刻,應了魯迅 1925 年寫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中的話:它「不過在戲臺上罷了,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這些做法一經揭示,便看似鬧劇。無論它多荒誕,卻是許多杭州人的親身體會。但又有多少人會覺得這理所當然,又有多少人覺得這是悲哀呢?G20 的召開,對許多受影響的人無疑是個悲劇,而在漫長的中國歷史裏,或許是一出不意外的喜劇。那些無價值的面子工程,已經為許多人所習慣,不願把它撕破──因為他們也沉醉在這些虛榮裏面,不以為這是假象。
社會消失,雷峰塔重建
G20 帶來的虛榮,源自「中國崛起論」於新世紀初在西方發酵。08 年奧運會及金融風暴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從提出「中國夢」,到 G20 在中國召開,一系列的時代進程似乎都印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論調。從冷戰時的對立,到冷戰後的參與、順從,到如今在國際舞台上的強勢姿態,我們看到國家以及國家掌握的資本的威力。這頭被西方帝國主義敲醒的「東方雄獅」經歷了「百年恥辱」,而這「千年未有之變局」會以中國重新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落幕嗎?
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全盤西化」一路走來,今天的「北京模式」,以國家引導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加之維穩至上的政治目標,被用來與民主政體相提並論。國家所取得的國際地位和成就,充斥著公共話語,也充斥在人們對中國和世界的理解之中,各式的詞彙紛繁複雜,無需贅述。但這段歷史敘事中,中國的社會消失了。
不從國家的角度,也不從經濟的角度看到的中國,又是什麼樣呢?G20 峰會給不了人們答案。我們從杭州準備 G20 的種種情形就可見一斑:這場「盛會」背後,中國社會已經喪失了它的獨立性,失去了它的語言,依附於國家。
國家的盛世以壓制著社會為代價,彷彿西湖邊上鎮壓著白娘子的雷峰塔。
雷峰塔是杭州西湖的一座古塔,1924年倒塌。魯迅在1924和25年連寫兩篇雜文,評論這一事件。第一篇講述雷峰塔倒掉的象徵意義:強權的壓迫(雷峰塔壓迫白娘子的愛情)終有一日要倒掉的,自由美好的白娘子將得到解放。
而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中,魯迅說,很多人覺得「西湖十景」中少了一景,不夠圓滿了。他批評說,中國人都有「十景病」──好面子,好大喜功。
杭州市政府在1999年重建雷峰塔,要是魯迅知道,一定會覺得不出意料之外。因為塔的倒塌不代表舊思想消亡,更不代表壓迫結束。人們只想有更好的塔去代替,為了補全「西湖十景」的虛榮。
如今的中國社會,彷彿壓在雷峰塔下的白娘子──更有甚者,社會接受這樣的囚禁,並不以此為不幸,在盛世中,自己都忘卻了那些無處訴說,被迫付出的代價。
果然,雷峰塔在倒塌78年後重建,西湖十景又圓滿了,並在老十景之上創製了新十景。「十景病」在如今經濟繁榮的時代更為猖獗,依然是好大喜功和追逐表面的繁華。G20 也是如此。
為了迎接 G20 的到來,西湖風景區在夜晚採用了全新的照明設備。雷峰塔的燈光映照著盛世的昌明。但只有國家層面的中國,在聚光燈下被表現、被評判、被稱讚。而這個國家之下由每個個體組成的社會,並沒有得到關注。當 G20 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到杭州這座城市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聽起來更像是嘲諷。如果天堂真是如此,這天堂也是被鎖起來的,只有特定的人可以去。而為了這天堂,人間卻只能承受。
G20 在杭州的悲哀在於:盛世的代價被遺忘。雷峰塔倒了一次,又建了起來,建得比過去更大更輝煌。彷彿過去的破爛是一種恥辱,雪恥的方式是更強大的塔。只是沒人清楚,為何還有建立的必要,為何繼續壓著白娘子?「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竟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麼?」
(徐大山,生於杭州,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學生)
作者无病呻吟的功底让人佩服,带薪放假旅游还不好?还想闯进G20会场跟领导人们握个手?居然还生于杭州?搞笑
我見到會寫這類文字的華人精英(對,是所謂華人精英!),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啪!給他一個響亮的巴掌!看這孫子會否會醒!~最不待見的是他居然還是“杭州人”!
杭州户口路过,没见到一万,2000都没见到就被赶走了(哭)
这春秋笔法还是得和美国学习一个,太差。很难想象民众每天看这种报道,跟洗脑有什么区别?做点什么事都是中国不好,中国独裁,中国压制老百姓。你不知道每一位杭州人放假7天有补助1万人民币吧?你不知道杭州人有多开心。
每次读端传媒的文章,读过几篇,都禁不住失望。不知道现在的读者读到的文章里动辄“毛主席语录”是何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我读过那些端传媒文章(例如这篇)的感觉。通篇的引用不仅生硬,而且都来自内地中学的语文课本。我很难想象一位知识量仅此而已的作者能够写出多么有力的文章来。
像这篇文章这样的,都是早已预设立场。而且论述和行文苍白无力,感觉是在喊口号。其实只要报章立场鲜明,空喊口号也没什么。但既然是各种立场都想收,那就要有各种立场都收的道理。把不同立场的口号拼凑起来,并不能算是公正,只能是没有脑子。而如果论述充分,文章深刻,那么立场相反的文章出现在同一期又有何妨,学术期刊不就是那样的吗。
「G20 期間,杭州市民在浙江省內旅遊景點免費或打折,遠至安徽黃山和貴州的部分景區也有相應折扣。」這樣應該會被遊客擠得水洩不通,怎麼會是空城?
其實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言論自由是否意味著行事自由?那麼多人罵共產黨,沒見到共產黨倒台,那麼多人罵中國,不也沒事嗎。「自有批判要有尺度」,其實反而是在現實中不夠自信,需要設定安全閥罷了。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的。
那些口口声声要牺牲他人的请你去。另祝中国共产党长命百岁。
我曾经问一个朋友:怎么样才能变聪明?她想了想说:多跟人交流吧,跟人交流越多越聪明。
现在有人说:中国人民智未开,不适合民主。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民智未开”?答:政府实行封闭、洗脑政策,所以民智愚昧,所以需要继续实行封闭、洗脑政策??
我们在批评封建制度的时候,会不会说,那个时候国民愚昧,还配不上民主制度?
自由言论与自由批判都是需要在一定尺度之内,以现在国民之心性与思想,还未必能容得下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由言论的平台。比如说,一个明星离婚事件,投放到微博之上,热度大过里约奥运会。而传出来的声音则是倒向一边。我不认为带有煽动性的所谓自由言论会是民主制度下一个良好的现象,而是政治家可以玩弄的政治手段,可参考美国政治选举以及台湾民粹现象。
所以说,现在大家吹捧“民主”是不是真的适合于中国?实在找不出一个完美的典范来供参考。
如果美国仍然独大,还能持续掌握全球经济,大多数人会认为民主是伟大的吧。
但现在看来,这何尝不是假象?
当然我不是五毛,偏颇共党,但至少到现在为止,中共能提供给中国一个稳步向前、和平发展的态势。作为一个受益的中国人,只希望这种态势能持续得更久,中国人民的思想能跟得上时代。到那个时代,我们再探讨一个更加美好的“民主”不是更好吗?
前一条评论最后一段“让人放心的倾向”应该改成“让人不放心的倾向”。
忍不住再啰嗦,作者担忧的是我们对“老百姓被迫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最后又被盛大烟火的美丽而安慰”这样的事麻木了、习惯了、感觉不到不正常。中国人因为没治好的“十景病”,不在乎重新镇压白娘子,忽视了那些根本不可能在网上发出声音的底层群体。长此以往,盛世图景当然还会再有,但是钳制越来越深入,被钳制的大众别说有改变的动力,甚至想不到要改变(就像我们习惯了翻墙,接受了翻墙看端传媒)。
孟姜女恨的不是长城,是秦始皇。鲁迅也非要跟一座塔过不去,他骂的是法海以及为法海弄来的塔叫好的人。那些看不到底下白娘子的人,鲁迅恨不得他们消失!
20国领导人一锅端怕是要天下大乱了 不管什么恐怖组织 干这一票都值
个人觉得不能变成一个争论彼岸此岸思维优越性的问题。我不觉得作者是偏颇,他批评的并不单是共产党在G20这件事上的作为,而是它一贯以来的做事出发点。即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随意越过法律、道德等界限,坚决遏制社会出现独立于官方的思潮。中国人只希望别人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自己却很少遵守。
有人说国外也是这样规格的安保,有人说当前反恐形势下不可因噎废食,但至少在民主制度的国家,我们这几个出现在评论里的语言,都是可以公开拿到社会上讲的,包括批评。这不正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吗?
这就好像中国政府一向批评西方国家总把人权问题变成政治问题来施压,西方却不反省自己也存在种种人权问题。但是有观点说,西方固然存在人权问题,但这在他们的社会都是一个公认公开的话题,也是各种当地人权组织努力追求改变的。而在中国,你能找到这样的组织,你能找到公开为人权说话的人吗?中国同样在把人权问题政治化。
总结一下就是——
各位评论的朋友,我们究竟是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可以公开批评讨论的社会,还是希望这样的讨论以及“让人放心的倾向”永远仅仅出现在端传媒这样的平台上?
p.s.总以恶意揣测批评者,我认为是无意间与专制者合谋。建立一个封建时代所没有的、可以自行运转的公民社会,不正是鲁迅先生那一代民国先辈的共同理想?这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及希望所在。
扰民可以理解,下这么大力气扰民,真有必要吗?
中國此次傾「洪荒之力」主辦G20峰會,既然準備如此充分管控人民如此嚴厲,結果美國的空軍一號到了杭州機場,都沒給人家總統準備台階下來,還要歐巴馬自己從機腹走下來。這差錯又是怎麼出的呢?
看到评论是这样,我也就放心了,本身使用端,就是为了多看看各方言论,但不能只为哗众取宠,允许批判,但不能偏颇
G20是世界領袖齊聚一堂的重要聚會,跟什麼奧運、APEC可不是同個等級的。
奧運或APEC這一類的聚會,有個恐攻就是死了一些人,國與國的關係不會變,但G20全都是一國之元首,出個差錯那是一個杭州賠得起的?
中國是個獨裁專制的國度,近年來為了顧及經濟發展,而大幅開放諸多的管控,但本質上中國還是一個專制的體系。這次為了G20,不論是顧及國際關係,或是筆者狹隘的歸於所謂面子問題,中國情願犧牲杭州百姓的福祉,也不願冒險因為鬆散而有所差錯,我覺得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在那生活的百姓,有何不可?
常常有些待過國外民主國度的人,會自認瞭解自由民主是該如何作為,認為個人的人權神聖不可侵犯。但在人類社會裡,自由民主永遠是相對的,是需有眾人的犧牲奉獻,才能維護一個完整且真實的自由與民主,而不是如某些口出妄言的人所為,只是自私的只有個人,不顧國家社會。
想想看,今天這場面影響的不僅是杭州,杭州百姓更是代表全中國的百姓。杭州人有人認為這是為國貢獻與有榮焉,當然也有些人會認為,政府這種不顧民生的行為不可取。但眼光放大點,別在區區的杭州做小我的文章了,沒有中國沒有G20,杭州在哪?
我是台灣人,我都會為華人感到榮耀,何況杭州人!
不能用明火煮饭,由警察配送伙食,这好像是谣言吧???
关于鲁迅的引言用得特别好
就想搞个大新闻,然后把中国批判一番。中国如果不这样,其他国家领导人不愿意来。在前期安保的准备期间,某些国家领导人特别要求中国提供最高级别安保;这里的某些就是你所热爱的充满所谓的自由的灯塔国度。希望你在灯塔国度里,找到自我,感受灯塔的光芒和自由。
鲁迅的话引得特别好,但是别忘了他已经在语文教材中慢慢消退了……评论的朋友,你对各国安保的了解,是来自于哪里的媒体呢?
作者可以去了解一下每届峰会安保大家是怎么做的再来呻吟也不迟,不然感觉打脸打空气的感觉
与里约奥运会如出一辙
天堂什么时候可以随便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