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個人至少收藏了一篇年度好書榜。這些榜單,有老牌權威媒體發佈的評選委員會推薦,有新興網路書城票選的暢銷讀物。榜單,稍稍安慰了這一年對閱讀的渴望,同時帶來信息焦慮。更多時候,我們想了解的不是出版趨勢,也不是一本書的內容摘要,而是一個有趣的人分享的閱讀體驗。既沒有「必讀」的壓力,也不是一句話讀懂一本書的速食。
端傳媒繼續為你尋找網絡時代的讀書人。這次邀請了四位推薦人,有科普作者、詩人、獨立書店合夥人、出版策展人。關於這些書,如果你有任何想和他們交流、分享的,歡迎發郵件到:editor@theinitium.com
2016,我們繼續一起閱讀。
腦神經和生命起源
1.《連接組:造就獨一無二的你》(推薦人:姬十三,大陸科普作家,果殼網CEO,科學松鼠會創始人)
《連接組:造就獨一無二的你》(Connectome)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承現峻(Sebastian Seung)
譯者:孫天齊
人類能否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大腦和宇宙同樣複雜,它承載了遺傳而來的先天特質,同時在後天不斷更新、豐富,產生奇妙的心智現象。「你不只是你的基因組,你是你的連接組。」關於基因組的研究已經很深入,個人基因組測試不久就會更為方便快速。但連接組的探索還是新領域。一個連接組,意味著一個神經系統中各個神經元之間連接的全體。 這些連接,隨著我們的生命經歷,不斷生長、死去、更迭、變化,其影響遠遠超過生命伊始就固定的基因組。對連接組的研究,沖淡了人類的命運色彩,給了我們更多自主的希望。變化無窮的連接組,不斷塑造、修改我們是誰。
2.《萬物:创世》(推薦人:廖偉棠,香港作家,詩人)
《萬物:創世》(Alpha Directions)
出版時間:2015年4月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作者:[德]延斯·哈德(Jens Harder)
譯者:王遙路 / 陳亮
人類終極問題之一:世界和生命的起源。以宇宙大爆炸為起點,我們認識的所有生命過程,都在這本書中,用圖像連綴起來。宗教中的創世力量、傳說中對極樂世界的想像,科學的種種理論,都背納入書中。延斯 · 哈德說,他希望這本書營造出一種全景,對世界起源的各種表現手法來一次總結。不完美的世界不斷變動,永不終結。
現世與過往
3.《疊韻:讓邊界消失,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推薦人:黃湯姆,台灣作家,讀書展覽策展人)
《疊韻:讓邊界消失,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ALLITÉRATIONS : CONVERSATIONS SUR LA DANSE)
出版時間:2015年2月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作者:尚-路克.南希(Jean-Luc Nancy)、瑪蒂德.莫尼葉(Mathilde Monnier)
譯者:郭亮廷
活着的感受,和對活着的意義探索,交錯起伏。語言、身體語言,我們常困于前者,卻能以後者釋放自我。即使自己和自己講話,只要使用語言,中間就有轉化、翻譯。感受、情緒化作語言符號,再去被理解。而舞者與自我的交流,沒有任何中介過程。這種直接聯繫,是舞蹈最有力量的地方。一位哲學家、一位編舞者,在對話中感受另一種溝通、表達方式。
4.《如何獨處: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強納森‧法蘭岑的社會凝視》(推薦人:黃湯姆)
《如何獨處: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強納森‧法蘭岑的社會凝視》( How To Be Alone)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作者:Johnathan Franzen
譯者:洪世民
獨處,是活着的一種境界,也是考驗。當我們頻繁拿起手機的時候,已經知道獨處的困難。弗蘭岑的這本散文集集結之時,世界還是由電視主宰的。作為小說家,弗蘭岑在20世紀末有一肚子怒氣,充滿美國已到末世的絕望。這本書重要的一部份,是他和這種感受告別的紀錄。身為閱讀者、寫作者,他在獨處中保持獨特性。這比什麼都重要。
5.《山屋憶往:一個歷史學家的臨終追想》(推薦人:黃湯姆)
《山屋憶往:一個歷史學家的臨終追想》(Memory Chalet)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出版社:左岸文化
作者:Tony Judt
譯者:區立遠
記憶,活過的憑證。回憶錄中會被想起、寫到的,只是生命的一些片段,是作者最終篩選出的人生重點。小時候的食物、巴士路線,青年時1968年的巴黎學運,移民美國……每個片段牽扯出的身份認同、國族歷史、一代人的精神狀態,定位出了Tony Judt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6.《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推薦人:黃湯姆)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出版時間:2015年2月
出版社:衛城出版
作者: 呂蒼一, 胡淑雯, 陳宗延, 楊美紅, 羅毓嘉, 林易澄
遺書,生命被剝奪前最後的線索。因為這些遺書無法被送達,其中的平靜、驚恐、解釋、囑託、思念、歉意……成了收信人心上的一個缺口。幾十年後才讀到,是怎樣的感受?
7.《單車失竊記》(推薦人:黃湯姆)
《單車失竊記》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出版社:麥田出版社
作者:吳明益
沒有被好好哀悼的時代,如同沒有被充分表達的個人,需要理解、接納。所有的傷害不只鎖在那一代人的記憶中,不會隨他們去世而消失,而是不斷轉移,直到被消化的那一天。一輛腳踏車、一副蝴蝶手工藝品、一座動物園……全都是線索和轉移的載體。通過這樣的小說進入那個時代,能聽見其中每個脆弱的人的呼吸和心跳。
8.《長物: 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推薦人:介詞,大陸獨立書店舊天堂合夥人)
《長物: 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
出版時間:2015年5月
出版社:北京三聯書店
作者:[英]柯律格(Craig Clunas)
譯者:高昕丹 陳恒
人與物的關係,充滿生活的興味。物的美學承載、精神寄託說明了那個時代人的感官靈敏度。柯律格研究明朝物質文化,16世紀的文玩字畫,是當時精英階層兌換權力和自我認同的體現。趣味、品味、鑑賞、把玩,他們在為物所累的生活中,才能感受到人的價值。這和今天的藝術品市場不無相似之處。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