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陳嘉銘:「牙力」覺醒──《星球大戰VII》承傳/複製原力

Lucas要玩原力,其實說到尾,就是一場戲內子憑父貴的「牙力」拉鋸,以至帶到戲外就是電影迷的延伸閱讀、回首解話、聯想補遺……
2015年12月2日,烏克蘭,一名電影《星球大戰》的粉絲改名為Darth Mykolaiovych Vader (黑武士)並於今年10月參選國內市長。圖為他打扮成黑武士般使用風筒。

當Han Solo(Harrison Ford飾)在《星球大戰VII:原力覺醒》甫出場不久,在「千歲鷹」上解釋Luke Skywalker失蹤原因,說到「他教過一個孩子,步向黑暗力量……」的時候,一臉愁容,就已讓觀眾想到,這個孩子,多少與Han有點血緣關係;然後,他重遇Leia公主(Carrie Fisher飾),就把這個「步向黑暗力量」的孩子,稱作「我們的孩子」,可想而知,那是再一次因原力傳承而來的隱憂,指向新生代──尤其是傳承着原力的新生代,一定出事!

所以,引導着影迷四十年的說法“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聽來似是人人受用,以為信念、原力,以至平衡,是人人平等的修為;然而在首六集創作者George Lucas的世界觀裏頭,暗渡陳倉的,或仍是那種尊貴的承傳想像──即父輩有異能與特權的,就會承傳到下一代,衍生角力與戲碼。是故即便《星球大戰V:帝國反撃戰》改由Irvin Kershner執導、《星球大戰VI:武士復仇》改由Richard Marquand執導,情況都如最新一集改由J.J. Abrams執導相同,必然是承傳着Lucas的世界,要觀眾相信原力可以達到戲中所言的平衡,造就「共和」。

然而,Lucas說漏了嘴的,就是如此一套被信以為是東方哲學的想像,其實還不是西方保守個人主義世界的糖衣。

是新紀元精神,卻更是荷里活貴氣

為甚麼說個人主義是「保守」?那不是本來歌頌自主與個體能力的說法嘛?不!個人主義,其實不止一種,學術論著早已為此說出那是個眾數──個人主義,當然可以是自主選擇,但亦可以是世代相傳,即子憑父貴,而利用父親留下的資本更上一層樓;這都是宣示個人能力,只不過那是「含着金鎖匙出生」罷了。是故,說個人主義,單憑個人而無上一輩的承傳,或者真箇才是「大能」;至於含住金鎖匙的,無論如何宣示個人,都有一種繼承父蔭的宿命。

George Lucas 在1944年出生,是美國三十年代大蕭條後成長的一代,自幼就已愛漫畫、賽車(也解釋了他把賽車與戰機對決放入星戰,甚或1973年的前作《American Graffiti》),以及Rock ‘n’ Roll,薰陶於西方戰後新生代的個人主義思潮當中,體味過1969年的Woodstock,迷上新紀元運動(New Age Movement)。他在三十歲未足就已構思的星戰世界,從來不是子虛烏有,因為他想說的宇宙故事,就有個人能力試煉過程,亦有新紀元的靈性追求與平衡;而這些一切,都是新世代與西方父輩傳統的「割蓆」行動,以見其時所言的「個人主義」,根本不好承傳,卻是強調純為個人能力的展現。

與Lucas同被稱為「新荷里活(New Hollywood)」代表人物的Steven Spielberg,一樣熱愛新紀元精神,是故都以電影拍出了共和想像──不過那多是以外星人為題,比如《第三類接觸》與《E.T.外星人》所言人類與外星生命共融的可能性。有趣之處,是兩人雖被稱作「新荷里活」代表人物,可卻都被評與「新荷里活」離經叛道!因為如此「新荷里活」講求的,就是六十年代以來美國電影人想為荷里活電影翻案,不甘被指淪為片廠大場面大製作的生財工具,亦想與歐洲(尤其法國)電影的藝術性看齊,於是一改大堆頭(無序地堆砌的)創作,改以人物帶動故事,甚至高舉歐洲引入的作者論,亦因此而捧紅了執導《教父》的Francis Ford Coppola。

Lucas跟過Coppola工作,縱或想到要利用人物,如《教父》的講故事手法般帶動電影情節,卻更想用場面先行,比如太空,要觀眾繼續沉浸奇觀!是故說他與Spielberg「離經叛道」,正是因為他們雖云「新荷里活」代表,想擺脫陳舊創作公式,可有些想像,還是依從了舊世代的奇觀刺激與敘事策略!他們的表現非常個人,可其實不脫昔日荷里活而來的「貴氣」。

2015年12月2日,烏克蘭,Darth Mykolaiovych Vader打扮成黑武士在港口城市Odessa溜狗。 攝:Valentyn Ogirenko/REUTERS
2015年12月2日,烏克蘭,Darth Mykolaiovych Vader打扮成黑武士在港口城市Odessa溜狗。

是原力引誘,也是子憑父貴的公式

是故返回電影,我們會見到1977年上映的《星球大戰IV:新的希望》,以至1999年上映的《星球大戰I:魅影危機》結局分別要Luke和Anakin直搗敵方核心,破壞發電器/接收器……情如《原力覺醒》結尾要破壞的充電器,是為承接公式,複製情節,也串連起七部電影(還會有第八及九部),說承傳原力的三代Skywalker,如何反覆被黑暗力量引誘──只是,最新一集的新生代,改了姓氏,因為那是Han Solo與Leia公主所生,卻祟拜Anakin Skywalker而投向黑暗之後,以Darth Vader為本,把自己原名Ben Solo改為Kylo Ren(Adam Driver飾)。

由Anakin到Luke,再到Ben/Kylo Ren去看,都是原力覺醒,卻更是原力承傳,而像是廣東話所謂的「牙力」(能耐)──邊個有牙力,就要睇老竇係邊個(誰有能耐,就得看老爸是誰)!情如Lucas直言愛看的美國漫畫英雄人物,Batman有他的家底,才可把遺產弄成開發個人蝙蝠俠的高科技武器,而Superman亦根本不是人類所生,卻是外星高智生物的遺子,才有超人能力!所以說Lucas「離經叛道」而保有昔日荷里活「貴氣」的說法,還有補充,就是美國漫畫世界的個人英雄想像,如何滲進了星戰的原力承傳裏──當然,離不開的,就是大能來自父輩世界,而不是自生自滅。

不過,《原力覺醒》還是聰明的,因為除卻Ben/Kylo Ren承傳了祖父與生母的能力之外,尚有一個未知過去的人物──少女Rey(Daisy Ridley飾)。她似乎忽然發現了自己擁有原力,卻只想待在家鄉,卻在電影裏沒有透露原因,甚至要在家鄉等些甚麼人事的出現。電影尾聲,是她尋上了老年Luke Skywalker,而說不定暗示出她就是Luke的女兒,即為與Ben/Kylo Ren乃堂表兄妹/姊弟關係,卻因不明原因離散而失去身分,那就情如《新的希望》、《帝國反撃戰》以至《武士復仇》的再版,重演一次Luke與Leia的再見與相認。

作為星戰迷,吊詭地,我會批判,卻明知預見一次又一次的重複,而甘於期待那重複而來的角力──甚至是最後兩集的兄妹/姊弟相殘與和好,就如《武士復仇》已玩過一次的父子相剋公式。畢竟,Lucas要玩原力,其實說到尾,就是一場戲內子憑父貴的「牙力」拉鋸,以至帶到戲外就是電影迷的延伸閱讀、回首解話、聯想補遺……於是星戰的原力想像,會被說成是東方哲學;以至人物的個人精神,就被說成是強者信念──然而說到底,那根本就是《星球大戰II》所言的「複製人戰爭」,在乎的,只是創作者可以Clone出多少,而又引發聯想。

May the (American Business) Force be with you

可是這個複製,以至承傳,就是Lucas說漏了嘴之處,以至所見的原力──如果真有其事──就是一場向父輩膜拜,而見得保守單向,因為細看箇中,就知那並非來自無遮無扇的個人主義,更非擺脫傳統的新紀元精神!戲中以見武士挑戰黑暗力量,尋求共和,其實只是一體兩面的權力傾軋公式,可只因一面黑,另一面白,而被演繹成簡化的忠奸對立戲碼。

不過我仍然愛星戰,更以Lucas的市場策略為藍本,在電影科教授荷里活市場成功典範,以至由電影成為精品,再成為影迷生活實踐的範例。因為,如此一句“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是一層糖衣,包裝了一盤消售美國流行文化的成功生意。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