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許寶強:必要的繞道──檢討傘運的檢討

認真的回顧,並非是一蹴而就,反思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觸及的議題既廣而深的雨傘運動。
雨傘運動發生一週年前夕,有人在金鐘政府總部對出行人天橋懸掛印有「我要真普選」的黃色巨型橫額。
香港 政治

踏入9月,傘運一週年的檢討漸次出現,儘管由於選戰的考量,一些政治力量並不願意高調回顧,因此在社會的公共層面中表現得不算熱鬧,但也確實啟動了一些認真的反思。

這篇文章並非直接檢討雨傘運動,而是以9月初的一場於理工大學舉辦的傘運研討會作為對話對象,探討如何思考及設計回顧反思的過程,包括分析的方向及議程內容、討論程序之安排、後續的記錄和發布等等。因為認真的回顧,並非是一蹴而就,反思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觸及的議題既廣而深的雨傘運動。

議程設定

9月3日一場題為「後雨傘的政治解體和重構──公民社會往何處去?」的社運研討會,設訂了四場主題各異的對話,包括「雨傘運動的成敗得失」、「是革命,還是運動?」、「民粹主義下的公民社會」、「誰不是負資產?網絡時代下的性別政治」。這些議題涵括的範圍十分廣泛,嘗試檢討運動的成效、性質,同時企圖回應傘運前後頻繁呈現的民粹及性別政治。一天的時間自然無法達至什麼結論或共識,重要的是研討對話是否能生產出有助我們超越既有的認知框架、進一步釐清問題、深化反思的議程和開拓檢討的視角。循這思路,第一場的一位講者──前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提出,我們需要結合民眾的日常生活政治去思考民主運動的出路,這是很能夠開啟一個重要的反思面向的。他認為「雨傘運動是果,不是因」,指向的是重新檢視民主運動所置身的社會脈絡,尤其是民眾的日常生活政治。這讓我們思考雨傘民運觸動、接合以至改造了哪些香港百姓的生活習慣和價值取向,同時又如何脱離甚至惹怒另一些民眾的日常情感狀態。扣連民主政治與日常生活、民眾情感的重要性,在於理解後者能為前者建立一穩固的基礎,也就是認真對待社運中的「社會性」,否則只會剩下慣性的「運動」形式。此外,從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思考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也能對症下藥克服政權建制的政治與民生分割的論述。

這重要的檢討方向,其實也潛藏於其他場次的議題,包括社會革命的日常生活含義、民粹主義及性別政治中的大眾情感。可惜的是,在這幾場的具體討論中,並未有很緊密地接合周永康提出的民主與日常生活關係的課題,開啓窄義社運之外更廣闊的社會脈絡的分析,這或是日後的回顧反思活動可考慮補充的。之所以未能開拓更廣闊的檢討面向,除了這不一定是籌辦者的初衷外,與講者往往更傾向從自身的位置、經歷和關注出發並進入對話,或許也有點關係。當不少講者本身在傘運或其他社運中介入甚深,難免不容易從既有運動中經常出現的二元對立框架和概念──本土vs. 愛國、溫和vs. 勇武、大台vs. 自發、和平vs. 革命、理性vs. 激進、非暴力vs. 暴力、有組織vs. 無政府、光復vs. 落區、理念vs. 行動──中超脫,而是傾向站於其中一方的立場中說話。欠缺一種稍為抽離的視角,以重新審視這些二元對立的框架和概念,自然容易失卻開拓一些新的議程和視野的機會。

後續討論

循此思路,日後對傘運以至更廣義的民主/社會運動的檢討的其中一個焦點,或可嘗試逐步系統地探究民主運動與民眾日常生活和情感狀態的關係。事實上,隨着政治權力和經濟資源愈來愈集中在少數官商建制手上,加上語言偽術、官僚卸責盛行,民眾的日常生活品質也愈來愈失去保障。從鐵路故障誤點,以至區議會的一億元社區建設大而無當、自由行開放太快和來港人數太多為本地民眾帶來不便、疏菜中的農藥標準管制放寬、食水含鉛、屋村圍標等等,都直接影響民眾的生活質素。在當代香港這個複雜的開放社會中,日常生活所需的生產、消費、流通環環相扣,要保障民眾生活的品質和日常的權利,明顯無法指望愈來愈脫離民眾經驗的政客官僚,而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方式恐怕也難以奏效,因而必須要透過民間自我保衛的集體行動,介入公共政治,才有希望改變生活品質逐漸失去保障的趨勢。

未來對民運的檢討反思方向,應包括仔細及系統地探討和分析種種阻礙民眾參與政治的因素,從而理解並掃除這些影響民主發展、源自日常生活的障礙。

然而,當代香港社會仍然存在着各種阻礙民眾參與公共政治的因素,包括民眾對社區缺乏認識而導致情感疏離,或浸淫於消費社會中產生的被動需求習慣,以至長期缺乏有實質影響力的民主參與機會,造成了不少民眾都缺乏意願及能力積極參與地區和全港的公共政治。因此,未來對民運的檢討反思方向,應包括仔細及系統地探討和分析種種阻礙民眾參與政治的因素,從而理解並掃除這些影響民主發展、源自日常生活的障礙。

例如,在臨近的區議會選舉前後,傘後檢討的一個議程,或可包括探討過去十多年的港式「蛇齋餅糭」地區工作和區選,是否及如何產生了一種不利於民眾主動及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發展多元訴求的長遠效果?一個可供進一步討論的猜想是:「蛇齋餅糭」的地區政治,建基的是令民衆轉化成為利益交換的政治消費者,希望他們養成依賴政客代為表達訴求、爭取實利,並把多元的興趣和需求,化約成單一的物質或短期利益的消費,這樣被「蛇齋餅糭」逐漸改造的民衆,很可能不利於民主發展及公共政治的參與;而被動的消費心態的孕育,是否也存在於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學校的應試教學、民眾對官僚和專業人士的依賴,以至傘運中出現的拆大台、不要組織、諉過於人或譴責弱者的現象,與我們以官員/校長/教師/家長為中心、長期漠視學生權利、興趣及能力的權威教育,以及商家與消費者、醫生與病人、律師/社工與client之間的不對等權力關係,是否及如何相關?此外,廣泛地存在於傘運及廣義的民主運動中的民眾日常生活中的性/別觀念,是如何形成及於社運中再生產的?應如何面對及處理?傘運後期一些積極參與者的情感創傷和抑鬱無力,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身體和情感狀態又是否及如何相關?倘若我們能夠更清楚理解這些關係,傘後民運的深耕細作,自然能夠有更明確的方向。

檢討的安排和程序

除了設定議題的內容和方向外,有效的檢討還需要考慮檢討的程序和事前事後的各式各樣安排,包括講者配對、發言時間的分配和次序、開放提問的時間及形式、會後的整理紀錄及發布方式等,都會左右討論的質素和效果,影響能否延續已開啓的反思。如果傘運檢討的一個目標,是希望深化我們對民主政治和日常生活的關係的認識,於邀請講者和分配發言時,或可考慮超越既有的身份分類,在焦點議題下促進跨界別跨議題的對話,例如安排重視性別視角的講者分析雨傘是革命還是運動,又或邀請關注女性身體自主的朋友介入民粹政治的討論,當然也可以邀請關注革命與民粹的朋友把討論的部分焦點置放於性别與日常生活的議題。自然,這可能需要更多的發言時間,也不能依賴一次性的研討,而是同時需要安排能促進後續檢討的活動,前提自然是整理有助積累反思的紀錄。9月3日的研討會的一項值得參考的安排,包括「獨立媒體」於會後發表快速而精簡的撮寫紀錄,以及SocRec同樣快速地發表的現場錄像,對推動後續的討論,都很有幫助。

第一場的另一位講者陳樹暉,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就是「組織也同時是理念」。換句話說,工作程序的安排 、組織的方式和結構,本身就隱含或體現了社運參與者的理念、原則或價值,例如場次時間次序的編排、發言時間的分配、是否錄影以至錄影後是否公開發布,都能反映是否注重平等、尊重私隱或公眾的知情訴求,也要求一定的對話倫理──例如是否鼓勵有準備(informed) 的發言和聆聽等等。因此,檢討活動的計劃、程序等工作,與設定議題和討論内容同等重要,且密切相關。

為保有希望而回顧反思

總括來說,開啓有意義的反思,前提是仔細而系統地訂定議題、作出公平而詳盡的紀錄、以不同形式延續和深化已開啓的反思,避免簡單而無積累的重複。

檢討反思的最終目標,並不是為了判斷成功或失敗,又或停留於追究責任、相互譴責或自我追悔,而是為了從經驗以至錯誤中學習,目的是更有效地改造社會、走向未來。因此,有助我們繼續前行的檢討反思的必要條件,是在直面困難和錯誤之餘,努力保有希望。

檢討反思的最終目標,並不是為了判斷成功或失敗,又或停留於追究責任、相互譴責或自我追悔,而是為了從經驗以至錯誤中學習,目的是更有效地改造社會、走向未來。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